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35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11),其安装于车轴;环状构件,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12)的外筒体;以及连结构件(15),其在所述内筒体(12)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彼此连结为位移自如,其中,在所述安装体(11)的外周面(21)与所述内筒体(12)的内周面(22)之间设有按压构件(20),该按压构件(20)沿使所述安装体(11)和所述内筒体(12)在轮胎径向上分开的方向按压所述安装体(11)和所述内筒体(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使用时不需要向内部填充加压空气的非充气轮胎。本申请基于在2015年12月21日向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5-248961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那样的非充气轮胎。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环状构件,其包括外装于上述安装体的内筒体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上述内筒体的外筒体;连结构件,其在上述内筒体与上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彼此连结为位移自如;以及圆筒状的胎面构件,其外装于外筒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以往的非充气轮胎在以下方面有改善的余地,即,在使安装体与内筒体嵌合时,使这两个构件彼此易于嵌合而提高组装容易性,以及在组装后抑制在这两个构件间发生的晃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能使安装体与内筒体易于嵌合而提高组装容易性,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体与内筒体之间发生的晃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环状构件,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内筒体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的外筒体;以及连结构件,其在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彼此连结为位移自如,其中,在所述安装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设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沿使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在轮胎径向上分开的方向按压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非充气轮胎,能使安装体与内筒体易于嵌合而提高组装容易性,并且能够抑制在安装体与内筒体之间发生的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轮胎侧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A部分的图。图3是表示图2的B-B截面的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变形例,是与图2对应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图4的C-C截面的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的变形例,是与图3和图5对应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包括:安装体11,其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轴;环状构件14,其包括外装于安装体11的内筒体12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内筒体12的外筒体13;连结构件15,其在内筒体12与外筒体13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12、13彼此连结为能够相对于彼此自如地弹性位移;以及圆筒状的胎面构件16,其外装于外筒体13。另外,例如也可以在日本工业标准JIST9208规定的方向盘式电动轮椅等低速行驶的小型车辆等中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非充气轮胎1。另外,作为非充气轮胎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3.00-8等。另外,也可以在轿车用途中采用非充气轮胎1。作为该情况下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55/65R13等。上述的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以及胎面构件16分别与通用轴线同轴地配置。以下,将该通用轴线称为轴线O,将沿着轴线O的方向称为轮胎宽度方向H(参照图3)。另外,将在从轮胎宽度方向H观察的轮胎侧视情况下(参照图1)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为轮胎径向,将绕轴线O绕转的方向称为轮胎周向。另外,安装体11、内筒体12、外筒体13以及胎面构件16以轮胎宽度方向H的中央部彼此一致的状态配置。在图1中,安装体11包括供车轴的顶端部安装的安装筒部17、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安装筒部17的外环状部18以及连结安装筒部17与外环状部18的多个肋19。安装筒部17、外环状部18以及肋19例如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一体地形成。安装筒部17和外环状部18分别形成为圆筒状,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多个肋19例如沿轮胎周向隔开均等的间隔地配置。在外环状部18的外周面21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键槽18a,该键槽18a朝向轮胎径向的内侧凹陷,并且沿轮胎宽度方向H延伸。另外,在图1中,只图示上述键槽18a中的一个,除此以外的键槽省略图示。在外环状部18的外周面21上,键槽18a只在轮胎宽度方向H的一侧(例如车体的外侧)开口,轮胎宽度方向H的另一侧(例如车体的内侧)封闭。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也可以在外环状部18的位于沿轮胎周向相邻的键槽18a彼此之间的部分,沿轮胎宽度方向H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减重孔,该减重孔沿轮胎径向贯通外环状部18。另外,也可以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由上述多个减重孔构成的孔列。同样,也可以在各肋19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H贯通肋19的减重孔。通过形成这样的减重孔,能够确保安装体11的强度,并且实现轻量化。在外环状部18的轮胎宽度方向H的一侧的端缘,在与键槽18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18d,形成有通孔的板材28嵌入该凹部18d。凹部18d朝向轮胎宽度方向H的另一侧凹陷。另外,在划分形成凹部18d的壁面中的朝向轮胎宽度方向H的一侧的壁面形成有内螺纹部,该内螺纹部与嵌入凹部18d的板材28的通孔连通。另外,在板材28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上述通孔。同样,在凹部18d的壁面沿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上述内螺纹部。并且,螺栓29的外螺纹部贯穿于上述通孔而与上述内螺纹部螺纹配合。在图示的例子中,以板材28的通孔和凹部18d的内螺纹部分别各设两个的情况为例,但不限定于两个。环状构件14中的内筒体12外嵌于安装体11。内筒体12形成为圆筒状。在内筒体12的内周面22形成有突条部12a,该突条部12a朝向轮胎径向的内侧突出,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H的大致全长上延伸。在内筒体12的内周面22沿轮胎周向隔开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突条部12a,突条部12a与形成于安装体11的外周面21的键槽18a分别嵌合。在图1中,在突条部12a与键槽18a嵌合的状态下,使螺栓29经由嵌入凹部18d的板材28的通孔而与内螺纹部螺纹配合,从而将内筒体12安装于安装体11。在该状态下,利用板材28和划分形成键槽18a的壁面中的位于轮胎宽度方向H的另一端且朝向一侧的另一端壁面,沿轮胎宽度方向H夹入突条部12a。利用该结构,限制安装体11和内筒体12沿轮胎宽度方向H的相对移动。另外,划分形成键槽18a的壁面中的沿轮胎周向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面和朝向轮胎径向的外侧的底壁面形成为正交。另外,突条部12a的外表面中的自内筒体12的内周面22立起的一对侧壁面和朝向轮胎径向的内侧的顶壁面也同样形成为正交。并且,突条部12a和键槽18a的轮胎周向的大小彼此相等。也就是说,突条部12a以沿轮胎周向的晃动较少的方式嵌合于键槽18a内。利用该结构,限制安装体11和内筒体12沿轮胎周向的相对移动。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安装体11的外周面21与内筒体12的内周面22之间设有按压构件20,该按压构件20沿使安装体11和内筒体12在轮胎径向上分开的方向按压安装体11和内筒体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入将按压构件20插入到安装体11与内筒体12之间。按压构件20例如由比内筒体12硬的材质或具有与内筒体12同等的硬度的材质形成。如图1所示,在安装体11与内筒体12之间沿轮胎周向隔开等间隔地设有多个按压构件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环状构件,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内筒体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的外筒体;以及连结构件,其在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彼此连结为位移自如,其中,在所述安装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设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沿使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在轮胎径向上分开的方向按压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1 JP 2015-2489611.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安装体,其安装于车轴;环状构件,其包括外装于所述安装体的内筒体以及从轮胎径向的外侧围绕所述内筒体的外筒体;以及连结构件,其在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沿轮胎周向配置有多个,并且将这两个筒体彼此连结为位移自如,其中,在所述安装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内筒体的内周面之间设有按压构件,该按压构件沿使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在轮胎径向上分开的方向按压所述安装体和所述内筒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安装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内筒体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任一者形成有槽部,该槽部沿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明彦西田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