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5161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所述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包括:碳罐和油箱;所述碳罐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和卡槽,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底部一端的两侧;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下凹面,所述下凹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每个安装卡子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碳罐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无需在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单独设置安装支架,进而可极大地减少所述碳罐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碳罐一般装在汽车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贮存装置。汽车油箱则是汽车上用于装燃料的容器,是液压系统中储存液压油或液压液的专用容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车身或车架上单独设计碳罐安装支架,然后将碳罐安装在该支架上,并利用螺栓固定,这样,易造成碳罐占用较大空间。可见,现有汽车碳罐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及汽车,解决了现有汽车碳罐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包括:碳罐和油箱;所述碳罐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和卡槽,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底部一端的两侧;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下凹面,所述下凹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每个安装卡子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碳罐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上,其中,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卡子的滑槽固定端,每对安装槽的卡槽与对应的安装卡子的卡接端通过卡接固定。可选的,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均为U型结构,且滑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每个安装卡子的滑槽固定端均设有滑槽支撑平面和滑槽上固定面,且滑槽固定端的滑槽支撑平面与滑槽上固定面内侧之间均形成槽位,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分别沿对应的滑槽支撑平面滑入槽位中。可选的,每对安装槽的卡槽远离滑槽的一端均设有三个往所述碳罐的表面延伸的卡爪,相邻卡爪之间形成卡接槽;每个安装卡子的卡接端上部均向滑槽固定端弯折,且卡接端的外侧设有卡槽扳手,卡接端的中间设有U型凹槽,卡接端的两端分别形成卡接点,每个安装卡子的卡接端的卡接点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槽的卡接槽中。可选的,每对安装槽的卡槽靠近滑槽的一端均设有往所述碳罐的表面延伸的加强筋。可选的,每个安装卡子的中部均设有铆接孔,所述油箱的下凹面的两端分别设有插杆,每个安装卡子的铆接孔分别套设于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两端的插杆中。可选的,所述碳罐为长条型结构。可选的,所述碳罐的四个表面均设有加强筋。可选的,所述碳罐的上部设有油管安装支架。可选的,所述碳罐和所述油箱的材质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TE塑料。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碳罐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下凹面,所述下凹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从而所述碳罐可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上,而无需在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单独设置安装支架,进而可极大地减少所述碳罐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卡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卡子的卡接端与卡槽的卡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100,包括:碳罐101和油箱102;如图2所示,所述碳罐10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1011和卡槽1012,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和卡槽1012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101底部一端的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油箱102的上部设有下凹面1021,所述下凹面10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1022,每个安装卡子1022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碳罐101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102上的安装卡子1022固定在所述油箱102的下凹面1021上,其中,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卡子1022的滑槽固定端,每对安装槽的卡槽1012与对应的安装卡子1022的卡接端通过卡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100包括碳罐101和油箱102,其中,所述碳罐101安装在所述油箱102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碳罐10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1011和卡槽1012,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和卡槽1012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101底部一端的两侧,这样,所述碳罐101可以通过底部两端的安装槽固定在所述油箱102上。如图3所示,所述油箱102的上部设有下凹面1021,所述下凹面102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1022,每个安装卡子1022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下凹面1021的表面积可以与所述碳罐101底部的表面积基本一致,滑槽固定端可与安装槽的滑槽1011相配合,卡接端可与安装槽的卡槽1012相配合,这样,所述碳罐101可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102上的安装卡子1022固定在所述油箱102的下凹面1021上。具体地,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卡子1022的滑槽固定端,每对安装槽的卡槽1012与对应的安装卡子1022的卡接端通过卡接固定。这样,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罐101可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102上的安装卡子1022固定在所述油箱102的下凹面1021上,从而无需在汽车的车身或车架上单独设置安装支架,进而可极大地减少所述碳罐101所占用的空间,而且所述碳罐101与所述油箱102的装配方式也比较简单,从而可提高装配效率。可选的,如图2所示,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均为U型结构,且滑槽1011的底部为平面结构;如图4所示,每个安装卡子1022的滑槽固定端均设有滑槽支撑平面10221和滑槽上固定面10222,且滑槽固定端的滑槽支撑平面10221与滑槽上固定面10222内侧之间均形成槽位,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分别沿对应的滑槽支撑平面10221滑入槽位中。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每对安装槽的滑槽1011均为U型结构,且滑槽1011的底部为平面结构,这样,滑槽1011的中部形成了中空结构。又如图4所示,每个安装卡子1022的滑槽固定端均设有滑槽支撑平面10221和滑槽上固定面10222,且滑槽固定端的滑槽支撑平面10221与滑槽上固定面10222内侧之间均形成槽位,这样,滑槽1011可以沿滑槽支撑平面10221滑入槽位中,而滑槽上固定面10222将位于滑槽1011中,并与滑槽1011相互夹紧。这样,该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所述碳罐101时,只需将所述碳罐101底部的滑槽1011滑入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1022的滑槽固定端,即可实现所述碳罐101与所述油箱102的其中一端的固定连接,从而具备装配简单的优点。可选的,如图5所示,每对安装槽的卡槽1012远离滑槽1011的一端均设有三个往所述碳罐101的表面延伸的卡爪10121,相邻卡爪之间形成卡接槽;如图4所示,每个安装卡子1022的卡接端上部均向滑槽固定端弯折,且卡接端的外侧设有卡槽扳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罐和油箱;所述碳罐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和卡槽,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底部一端的两侧;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下凹面,所述下凹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每个安装卡子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碳罐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上,其中,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卡子的滑槽固定端,每对安装槽的卡槽与对应的安装卡子的卡接端通过卡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罐和油箱;所述碳罐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安装槽,每对安装槽均包括滑槽和卡槽,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碳罐底部一端的两侧;所述油箱的上部设有下凹面,所述下凹面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安装卡子,每个安装卡子均包括滑槽固定端和卡接端;所述碳罐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和所述油箱上的安装卡子固定在所述油箱的下凹面上,其中,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卡子的滑槽固定端,每对安装槽的卡槽与对应的安装卡子的卡接端通过卡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均为U型结构,且滑槽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每个安装卡子的滑槽固定端均设有滑槽支撑平面和滑槽上固定面,且滑槽固定端的滑槽支撑平面与滑槽上固定面内侧之间均形成槽位,每对安装槽的滑槽分别沿对应的滑槽支撑平面滑入槽位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碳罐和油箱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安装槽的卡槽远离滑槽的一端均设有三个往所述碳罐的表面延伸的卡爪,相邻卡爪之间形成卡接槽;每个安装卡子的卡接端上部均向滑槽固定端弯折,且卡接端的外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于慧魏国祯曹广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