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464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转向系统包括:蜗壳;蜗轮,蜗轮设在蜗壳内,蜗轮用于与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蜗杆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相连以由驱动件驱动其绕轴线转动,蜗杆的第二端伸入蜗壳并与蜗轮配合以驱动蜗轮转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蜗杆的第二端相连以调节蜗杆与蜗轮的配合间隙。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系统,能够调节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既能调大蜗轮蜗杆的间隙,提升转向性能,又能减小蜗轮蜗杆间隙,避免异响产生,可减缓路面传递过来的冲击,提高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Steering system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teering system and a vehicle with it. The steering system includes: a worm case; a worm wheel,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worm case and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input shaft on the steering gear; a worm, whose firs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part to drive it to rotate around the axis,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worm extends into the worm c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m wheel. Fit to drive the worm wheel to rotate; adjust the assembly, adjust the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worm connected to adjust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worm and the worm gear. According to the steering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the clearance between worm and worm can be adjusted, the clearance between worm and worm can be adjusted, the steering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the clearance between worm and worm can be reduced, the abnormal noise can be avoided, the impact transmitted from the road can be alleviated, and the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eering system can be improved. The system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easy to real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减速机构多采用蜗轮蜗杆传动,蜗轮蜗杆在完成装配后其传动间隙就固定不变,稍小的蜗轮蜗杆间隙可使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上时不易产生异响,但却容易导致系统摩擦力大,从而影响正常行驶工况下的转向性能,而稍大的蜗轮蜗杆间隙可有效降低系统摩擦使转向性能提升,但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上容易产生异响,受限于蜗轮蜗杆等零部件加工工艺,其精度往往难以确保间隙同时满足系统摩擦力小和无异响的要求,因此难以兼顾正常路面行驶和颠簸路面行驶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蜗壳;蜗轮,所述蜗轮设在所述蜗壳内,所述蜗轮用于与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所述蜗杆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相连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其绕轴线转动,所述蜗杆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蜗壳并与所述蜗轮配合以驱动所述蜗轮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蜗杆的第二端相连以调节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的配合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的外周设有第一齿纹,所述蜗杆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纹对应的第二齿纹,所述第二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啮合以驱动所述蜗轮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一摆动轴承,所述第一摆动轴承设在所述蜗壳内且位于所述蜗轮的一侧,所述蜗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摆动轴承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第二摆动轴承,所述第二摆动轴承设在所述蜗壳内且位于所述蜗轮的另一侧,所述蜗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摆动轴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蜗壳内且用于支撑所述蜗杆的第二端;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座相连以调节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蜗轮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第三齿纹,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四齿纹,所述第四齿纹与所述第三齿纹啮合以驱动所述支撑座活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导程角小于所述第三齿纹与所述第四齿纹之间的当量摩擦角。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与所述调节杆相连以驱动所述调节杆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转角传感器,所述转角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调节电机上用于测量所述调节电机的旋转角度和方向并生成相应的检测信号。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转角传感器和所述调节电机相连,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调节所述调节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转向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能够调节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既能调大蜗轮蜗杆的间隙,提升转向性能,又能减小蜗轮蜗杆间隙,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由于较大的摩擦,也可减缓路面传递过来的冲击,提高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控制器的行驶模式转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的控制示意图。附图标记:转向系统100;蜗壳10;蜗轮20;第一齿纹21;蜗杆30;第二齿纹31;调节组件40;支撑座41;调节杆42;第三齿纹43;第四齿纹44;第一摆动轴承50;第二摆动轴承60;调节电机70;转角传感器8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包括蜗壳10、蜗轮20、蜗杆30和调节组件40。具体而言,蜗轮20设在蜗壳10内,蜗轮20用于与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30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相连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其绕轴线转动,蜗杆30的第二端伸入蜗壳10并与蜗轮20配合以驱动蜗轮20转动,调节组件40与蜗杆30的第二端相连以调节蜗杆30与蜗轮20的配合间隙。也就是说,转向系统100主要由蜗壳10、蜗轮20、蜗杆30和调节组件40构成,其中,蜗轮20可以设在蜗壳10内,蜗轮20和蜗壳10内的腔室相匹配,蜗轮20可以用于与车辆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30的第一端可以与驱动件相连,驱动件可以为转向助力电机,可以通过挠性联轴器将转向助力电机与蜗杆30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从而由驱动件驱动蜗杆30绕其轴线转动,蜗杆30的第二端可以伸入蜗壳10内并与蜗轮20相配合以驱动蜗轮20转动,当驱动件驱动蜗杆30绕其轴线转动时,蜗杆30的第二端可以与蜗轮20相配合以驱动蜗轮20转动。车辆上的转向助力电机可以通过挠性联轴器与蜗杆30连接,蜗杆30转动带动蜗轮20转动,从而使与蜗轮20连接的输入轴转动,进一步驱动转向器产生转向助力。调节组件40可以与蜗杆30的第二端相连,通过调节组件40可以调节蜗杆30与蜗轮20的配合间隙,当车辆在普通路面行驶时可以适当调大蜗轮20与蜗杆30之间的间隙,以提升转向性能,当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可以适当减小蜗轮20与蜗杆30之间的间隙,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由于较大的摩擦,也可减缓路面传递过来的冲击。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100,能够调节蜗轮20与蜗杆30之间的间隙,既能调大蜗轮20与蜗杆30之间的间隙,提升转向性能,又能减小蜗轮20与蜗杆30之间的间隙,避免异响产生,同时由于较大的摩擦力,也可减缓路面传递过来的冲击,提高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蜗轮20的外周可以设有第一齿纹21,蜗杆30上可以设有与第一齿纹21对应的第二齿纹31,第二齿纹31可以与第一齿纹21啮合以驱动蜗轮20转动,当驱动件驱动蜗杆30绕其轴线转动时,蜗杆30可以驱动蜗轮20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向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摆动轴承50和第二摆动轴承60,其中,第一摆动轴承50可以设在蜗壳10内且位于蜗轮20的一侧,蜗杆30的第一端可以穿过第一摆动轴承50与驱动件相连,驱动件可以驱动蜗杆30转动,第一摆动轴承50可以支撑蜗杆30的摆动,通过第一摆动轴承50的支撑蜗杆30可以稳定地摆动,第二摆动轴承60可以设在蜗壳10内且位于蜗轮20的另一侧,蜗杆30的第二端可以穿过第二摆动轴承60与调节组件40相连,第二摆动轴承60可以支撑蜗杆30的摆动,在第一摆动轴承50和第二摆动轴承60的支撑下蜗杆30可以稳定地摆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可以包括支撑座41和调节杆42,其中,支撑座41可以设在蜗壳10内且用于支撑蜗杆30的第二端,支撑座41可以设在第二摆动轴承60的上侧,支撑座41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刚度的橡塑衬套安装于蜗壳10内,橡塑衬套可以设置在支撑座41与蜗壳10内壁之间,使蜗杆30与蜗轮20接触,同时在克服橡胶衬套弹性时可使得蜗杆30做小幅度摆动从而起到间隙可调的作用,调节杆42可以与支撑座41相连在一起以调节支撑座41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蜗轮,所述蜗轮设在所述蜗壳内,所述蜗轮用于与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所述蜗杆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相连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其绕轴线转动,所述蜗杆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蜗壳并与所述蜗轮配合以驱动所述蜗轮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蜗杆的第二端相连以调节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的配合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蜗轮,所述蜗轮设在所述蜗壳内,所述蜗轮用于与转向器上的输入轴相连;蜗杆,所述蜗杆的第一端与驱动件相连以由所述驱动件驱动其绕轴线转动,所述蜗杆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蜗壳并与所述蜗轮配合以驱动所述蜗轮转动;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蜗杆的第二端相连以调节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的配合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外周设有第一齿纹,所述蜗杆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纹对应的第二齿纹,所述第二齿纹与所述第一齿纹啮合以驱动所述蜗轮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摆动轴承,所述第一摆动轴承设在所述蜗壳内且位于所述蜗轮的一侧,所述蜗杆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摆动轴承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第二摆动轴承,所述第二摆动轴承设在所述蜗壳内且位于所述蜗轮的另一侧,所述蜗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摆动轴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蜗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法许思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