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460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包括: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的护板本体,风扇、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容纳腔内设有输入电线,其输出端穿过壳体并与风扇相连;输出电线,其输入端穿过壳体并与电源装置相连;导电块,与输出电线的输出端相连,其一端绝缘固定在壳体上;弹性导电片,与输入电线的输入端相连,其一端绝缘固定在壳体上;热熔件,在常温下与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相连并将其折弯固定在邻近导电块的位置,热熔件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复位与导电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机舱内的零部件受到磕碰和高温的损坏。

Controllable heat dissipation engine bottom guard plate and vehicle with the sam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ngine base plate with controllable heat dissipation and a vehicle with it. The engine base plate with controllable heat dissipation comprises a guard plate body with at least one heat dissipation hole, a fan,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 control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housing with a receptive cavity, an input wire in the receptive cavity, and an output end of the guard plate being perforated. The output wire passes through the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an; the input end of the output wire passes through the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the conductiv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output wire, and one end of the conductive sheet is insulated and fixed on the shell; the elastic conductive she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input wire, and the one end of the conductive sheet is insulated and fixed on the shell; the hot m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wir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conductive sheet is connected and bent to fix it in a position adjacent to the conductive block. The hot melt melts when the engine room temperature rises to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so that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conductive sheet is reset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nductive block.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damage of parts in the engine room to bump and high tempera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发动机底护板是根据不同车型定身设计的用于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防护装置,能够保护机舱偏下位置的零部件,可以防止因零部件遭受磕碰造成的损坏。但是,由于现有的发动机底护板功能单一,安装后会造成机舱内的气流流通受到限制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热害限制值时,会损伤机舱内的零部件。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却液循环功能的发动机下护板,该下护板装置采用液冷的方式,需要加装很多零部件,而且液冷的方式需要加注冷却液,操作比较繁琐,且空间的布置很难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上且与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在与所述风扇接通后向所述风扇提供电源;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装置连通或断开;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输入电线,所述输入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扇相连;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源装置相连;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块与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导电块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热熔件,所述热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热熔件在常温下与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相连并将其折弯固定在邻近所述导电块的位置,所述热熔件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复位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电片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绝缘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电块的一端通过第二绝缘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热熔件形成为蜡块,所述蜡块固定在与所述第一侧壁垂直的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绝缘块固定位置高于所述蜡块固定位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块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设置的所述壳体的第三侧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块的固定位置高于所述蜡块固定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固定位置。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在所述导电片和所述导电块接通后报警提示。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导电片相连。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电机在电源接通后驱动所述风扇旋转。优选地,所述电源装置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护板本体的远离高温区的边缘。优选地,所述护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护板本体安装在车辆机舱的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通过设置护板本体、风扇、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壳体内设置有根据温度变化可电连接输入电线和输出电线的热熔件,使得发动机底护板不仅能够避免机舱内的零部件因磕碰而损坏,同时又能够有效的控制机舱内的温度,提高整车温度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的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100;护板本体10;散热孔11;安装孔12;风扇20;电源装置30;控制装置40;壳体41;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2;第三侧壁413;输入电线42;输入电线的输入端421;输入电线的输出端422;输出电线43;输出电线的输入端431;输出电线的输出端432;导电块44;弹性导电片45;热熔件46;第一绝缘块47;第二绝缘块48;报警器4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100。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100包括护板本体10、风扇20、电源装置30和控制装置40。具体而言,护板本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11,风扇20设置在护板本体10上且与散热孔11相对设置,电源装置30在与风扇20接通后向风扇20提供电源,控制装置40用于控制风扇20与电源装置30连通或断开。控制装置40包括壳体41、输入电线42、输出电线43、导电块44、弹性导电片45和热熔件46,壳体41内部形成有容纳腔,输入电线42设置在容纳腔内,输入电线的输出端422穿过壳体41并与风扇20相连,输出电线43设置在容纳腔内,输出电线的输入端431穿过壳体41并与电源装置30相连,导电块44设置在容纳腔内,导电块44与输出电线的输出端432相连,导电块44的一端绝缘固定在壳体41上,弹性导电片45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输入电线的输入端421相连,弹性导电片45的一端绝缘固定在壳体41上,热熔件46设在容纳腔内,热熔件46在常温下与弹性导电片45的另一端相连并将其折弯固定在邻近导电块44的位置,热熔件46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弹性导电片45的另一端复位与导电块44电连接。也就是说,护板本体10上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内对应设有风扇20,风扇20和电源装置30通过控制装置40相连,控制装置40进一步控制风扇20与电源装置30连通或是断开,当发动机机舱内的温度升高到预设值,控制装置40控制风扇20和电源装置30连通,风扇20旋转,通过风扇20能够将发动机机舱内的高温气流从散热孔11排出,从而降低机舱内的温度,防止零部件热损害,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机舱内的零部件不因磕碰而损坏。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控制装置40的控制功能,在控制装置40的壳体41内设置有输入电线42、输出电线43、导电块44、弹性导电片45和热熔件46,其中,输出电线的输入端431与电源装置30连接,输出端432与导电块44连接,导电块44的一端固定在壳体41上,另一端朝向弹性导电片45的设置,输入电线的输出端422与风扇20连接,输入端421与弹性导电片45连接,弹性导电片45经过弯曲变形后将其一端绝缘的固定在壳体41上,另一端通过热熔件46固定在壳体41上,该热熔件46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形成固体将弹性导电片45固定,在温度达到预设定值时能够熔化,使得弹性导电片45一端失去固定作用,此时弯曲的弹性导电片45自身回弹复位与导电块44连接,从而将风扇20与电源装置30连通。温度的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实现了控制装置40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上且与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在与所述风扇接通后向所述风扇提供电源;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装置连通或断开;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输入电线,所述输入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扇相连;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源装置相连;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块与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导电块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热熔件,所述热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热熔件在常温下与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相连并将其折弯固定在邻近所述导电块的位置,所述热熔件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复位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护板本体上且与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在与所述风扇接通后向所述风扇提供电源;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扇与所述电源装置连通或断开;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输入电线,所述输入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扇相连;输出电线,所述输出电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源装置相连;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电块与所述输出电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导电块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弹性导电片,所述弹性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输入电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绝缘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热熔件,所述热熔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热熔件在常温下与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相连并将其折弯固定在邻近所述导电块的位置,所述热熔件在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熔化以使所述弹性导电片的另一端复位与所述导电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散热的发动机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片的一端通过第一绝缘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电块的一端通过第二绝缘块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祁建张英李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