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18863 阅读:15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包括窗体,在窗体内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组件,电致变色玻璃组件由外到内依次为LED灯管层、遮罩层以及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然光强度信号并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改变透光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让人们在没有自然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感受到类似自然光的照明,能有效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真窗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城市中仍然存在有不少的老城区,或者有窗户但外面的光线也无法照进到室内的住宅。一些商用写字楼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居住者在这种没有自然光线的房间生活往往会心情低迷,提不起精神,缺少做事的动力,工作质量会下降。人工照明可以满足人类的光照需要,但满足不了人们的对自然光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现在市面上有出售一种有光源的仿真窗户,采用固定光源照明,达到美化居住环境同时给室内增加光源的效果。但是,这种仿真窗户的缺点显而易见,它的光源不能调节且价格昂贵,于是体现在室内装修上一般都只把其当成一种灯光装饰品来使用。还有一种可调节光源的仿真窗户,虽然其亮度可调节,但是并不能随着外界自然光变化而变化,而且灯在调节过程中容易产生光源不稳定还有发热严重等问题。基于上述的专利技术研究,设计一种实用性强、操作简便、不易损坏的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室内仿真窗户是本技术的出发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可安装在写字楼、宾馆、出租房等没有可见自然光源的室内,能够让人们在没有自然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感受到类似自然光的照明,能有效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包括窗体,其关键在于:在窗体内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组件,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组件由外到内依次为LED灯管层、遮罩层以及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自然光强度信号并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移动光线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改变透光率。本技术的LED灯管层设置有LED灯组,用于产生背光源,遮罩层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实现对光线的阻碍,减少LED灯光线对眼睛的直射;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改变透光率;移动光线检测模块放置于窗台或者阳台、或者其它可以接收到外界光线的地方,移动光线检测模块采集外界环境的自然光强度信号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输出与自然光强度信号相对应的控制电压,使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改变透光率,窗体整体发出的光亮同步于外界自然光,从而模拟外界自然光的照明,能有效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接收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连接有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控制电路还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为接收微处理器、第一通信模块、第一驱动电路以及LED灯管层供电;移动光线检测模块包括光线传感器、发送微处理器、第二通信模块以及第二电源模块,发送微处理器经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发送微处理器获取光线传感器的信号后传递给接收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通过第一驱动电路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施加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使其改变透光率;第二电源模块为光线传感器、发送微处理器、第二通信模块供电。在上述方案中,光线传感器用于采集外界的自然光线强度信号传递给发送微处理器,发送微处理器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传递给接收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设置有模拟信号输出端,该模拟信号输出端输出相应模拟电压,该相应模拟电压经第一驱动电路进行功率放大后施加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两极,使其改变透光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相适配,或者是蓝牙模块,或者是Wifi模块,或者是Zigbee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或者是上述三种模块一种以上的组合。通过上述的无线连接模块,发送微处理器能够实现与接收微处理器的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A以及与蓄电池A连接的第一充电电路,第一充电电路为蓄电池A充电。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随意安置在室内的任何地方,由于采用蓄电池供电,所以不需要在墙壁上面布线。控制电路可设置于窗体内。这样更加美观。所述发送微处理器连接有匹配开关按键,接收微处理器连接有匹配指示灯,发送微处理器接收匹配开关按键的指令向接收微处理器发出匹配信号,接收微处理器获取匹配信号后控制匹配指示灯点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移动光线检测模块上设置有匹配开关按键,当按压匹配开关按键时,发送微处理器发出信号自动与所述接收微处理器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接收微处理器控制安装在窗体上的匹配指示灯亮起。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接收微处理器经第二驱动电路连接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接收微处理器连接有颜色控制按键,接收微处理器根据颜色控制按键的指令控制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改变颜色。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能够在相应的驱动电压作用下改变颜色,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满足用户的喜好,当用户按下颜色控制按键给接收微处理器发出指令,接收微处理器通过相应的模拟输出端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经第二驱动电路功率放大后施加于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控制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改变颜色。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B,太阳能电池板经第二充电电路为蓄电池B充电。采用上述结构,第二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充电,免去反复充电的麻烦。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可安装在写字楼、宾馆、出租房等没有可见自然光源的室内,能够让人们在没有自然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感受到类似自然光的照明,能有效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电致变色玻璃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接收微处理器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发送微处理器的电路结构图;图6为蓝牙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包括窗体1,在窗体1内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由外到内依次为LED灯管层21、遮罩层22以及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还包括控制电路3和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所述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自然光强度信号并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根据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改变透光率。本技术的LED灯管层21设置有LED灯组,用于产生背光源,遮罩层22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实现对光线的阻碍,减少LED灯光线对眼睛的直射;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在控制电路3的控制下改变透光率;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放置于窗台或者阳台、或者其它可以接收到外界光线的地方,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采集外界环境的自然光强度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输出与自然光强度信号相对应的控制电压,使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改变透光率,窗体1整体发出的光亮同步于外界自然光,从而模拟外界自然光的照明,能有效改善人们工作和居住环境。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24分别用于改变玻璃对光线的透过率以及颜色。电致变色材料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包括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由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第二电致变色玻璃层24的内部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其内部结构不再赘述。所述控制电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包括窗体(1),其特征在于:在窗体(1)内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由外到内依次为LED灯管层(21)、遮罩层(22)以及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还包括控制电路(3)和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自然光强度信号并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根据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改变透光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包括窗体(1),其特征在于:在窗体(1)内设置有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组件(2)由外到内依次为LED灯管层(21)、遮罩层(22)以及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还包括控制电路(3)和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用于检测自然光强度信号并无线传递给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根据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改变透光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模拟自然光变化的智能室内仿真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包括接收微处理器(31),接收微处理器(31)连接有第一通信模块(32)以及第一驱动电路(33);第一驱动电路(33)连接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控制电路(3)还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34),第一电源模块(34)为接收微处理器(31)、第一通信模块(32)、第一驱动电路(33)以及LED灯管层(21)供电;移动光线检测模块(4)包括光线传感器(41)、发送微处理器(42)、第二通信模块(43)以及第二电源模块(44),发送微处理器(42)经第二通信模块(43)与第一通信模块(32)无线连接,发送微处理器(42)获取光线传感器(41)的信号后传递给接收微处理器(31),接收微处理器(31)通过第一驱动电路(33)输出相应的驱动电压施加于第一电致变色玻璃层(23),使其改变透光率;第二电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张世龙刘双印徐龙琴叶建庭许其裕李伟生吴雁婷周莹林湧佳刘晋帆罗智炼曾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