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冲击组件及其压力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121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2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组件,包括,冲击底板,第一冲击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第一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拉索一端与第一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与第二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驱动块上设置有复位缺槽,且驱动块顶部与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伸缩轴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后装入电磁铁中,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复位轴穿过第二导向弧槽后与冲击块装配固定;冲击块与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连接固定;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有上述冲击组件的压力试验装置。

An impact assembly and its pressure tes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act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impact base plate, a first guide groove and a second guide groove on the first impact side plate, a guide wheel mounted along the first guide groove between the first guide wheel and the third guide wheel, and a guide wheel mounted along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between the second guide wheel and the fourth guide wheel. The guide wheel; one end of the cable is fixed and winded with the first winding shaft, the other end is fixed and winded with the second winding shaft; the driv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reset groove, and the top of the drive block is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expansion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expansion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cylinder and is loaded into the electromagnet; and the guide cylinder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guiding arc groove. The reset shaft is assembled and fixed with the impact block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second guide arc groove; the impact block is connected and fixed with one end of the pull ro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 rope is connected and fixed with the impact ro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impact side plat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impact side plat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ssure test device with the above impac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组件及其压力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试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岩石、混凝土块、砖块等力学性能的压力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岩石、混泥土块、砖、水泥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一般都会用到压力试验装置,用于测试其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目前主流的压力试验装置,主要采用三轴试验机、抗折机等。但是大多数只能在试样保持静止状态下进行测试,而试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受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围压、扰动、冲击等,故只在静态环境下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反应试样的真实受力环境。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其能够实现对试样加载冲击、扰动、围压等,从而可以尽量真实地反应出试样的受力环境,其测试结果能够更好地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于上述压力试验装置的冲击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组件,包括,冲击底板,所述的冲击底板底部与第一T形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底板上还固定有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之间为冲击间隙,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且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还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拉索一端与第一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分别绕过第四导向轮、导向轮、驱动凸起、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与第二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所述的驱动凸起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的驱动块上设置有能与复位轴卡合的复位缺槽,且所述的驱动块顶部与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伸缩轴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后装入电磁铁中,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所述的复位轴穿过第二导向弧槽后与冲击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块与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冲击顶板分别与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且面向驱动块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驱动块与第一冲击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磁铁上设有缺槽;所述的冲击顶板上固定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顶部与顶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且与之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绕线环组,其中第一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一绕线环和第二绕线环,所述的第二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三绕线环和第四绕线环;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位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可分别与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分别通过不同的齿轮轴与不同的齿轮支板可转动装配;两个所述的齿轮支板与齿轮连板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齿轮连板上还固定有齿轮安装板,齿轮销轴穿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齿轮安装板使齿轮安装板与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齿轮连板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销、切换轴,所述的第一弹簧销与切换弹簧一端装配,所述的切换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弹簧销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弹簧销与顶板转配固定;所述的切换轴穿过顶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的电动推杆可以驱动切换轴在其轴向上移动;初始状态时,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分开,或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分开、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传动轴上,所述的齿轮传动轴分别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齿轮传动轴一端与第一副驱动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固定在转接轴上,转接轴与第一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转接轴上还安装有第二副驱动带轮,所述的第二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与第二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凸起与拉索装配处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让位孔直径至少比拉索直径大3倍,且拉索在让位孔两端处设有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应用有上述冲击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底座支撑板,所述的底座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轴体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轴体另一端与第一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带轮固定在丝杠一端,所述的丝杠另一端穿过第二封板、T形槽与第一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丝杠与第二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T形槽设置在底座上;冲击组件、扰动组件底部分别设有与T形槽可滑动装配的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丝杠穿过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且与它们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还安装有加载组件,所述的加载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底部依次穿过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底座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与第一隔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三螺杆顶部分别安装有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所述的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四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螺杆、第四螺杆顶部分别设有第二副升降带轮、第二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二副升降带轮、第二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二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第三螺杆、升降驱动轴上分别设有第五升降带轮、第五副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五升降带轮、第五副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五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升降驱动轴、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第三副升降带轮、第三升降带轮,所述的第三副升降带轮、第三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三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升降驱动轴一端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另一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装配;所述的第一隔板上固定有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加载筒,所述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分别设置在加载筒两侧;所述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顶部还与第三隔板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与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可转动装配;所述的加载筒与第三隔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隔板上固定有支撑柱;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还固定有油缸,所述的油缸的驱动输出轴穿过第三隔板与装配筒装配,所述的装配筒设置在驱动柱上,所述的驱动柱装入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三让位槽中,且第一销轴穿过第三让位槽、驱动柱将驱动柱与连接柱可转动装配;第三让位槽设置在连接柱一端,所述的连接柱上还设有第二让位槽、第四让位槽、第一让位槽,且所述的连接柱另一端与砝码柱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砝码柱另一端与托盘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撑柱装入第二让位槽中,第二销轴穿过支撑柱且两端与第四让位槽可滑动装配;加载轴顶部装入第一让位槽中且第三销轴穿过第一让位槽、加载轴将加载轴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冲击底板,所述的冲击底板底部与第一T形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底板上还固定有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之间为冲击间隙,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且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还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拉索一端与第一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分别绕过第四导向轮、导向轮、驱动凸起、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与第二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所述的驱动凸起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的驱动块上设置有能与复位轴卡合的复位缺槽,且所述的驱动块顶部与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伸缩轴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后装入电磁铁中,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所述的复位轴穿过第二导向弧槽后与冲击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块与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冲击顶板分别与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冲击底板,所述的冲击底板底部与第一T形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底板上还固定有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之间为冲击间隙,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设有第一导向弧槽、第二导向弧槽,且所述的第一冲击侧板上还安装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一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所述的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设有沿着第二导向弧槽安装的导向轮;拉索一端与第一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另一端分别绕过第四导向轮、导向轮、驱动凸起、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后与第二绕线轴连接固定、缠绕;所述的驱动凸起设置在驱动块上,所述的驱动块上设置有能与复位轴卡合的复位缺槽,且所述的驱动块顶部与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伸缩轴另一端穿过导向筒后装入电磁铁中,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所述的复位轴穿过第二导向弧槽后与冲击块装配固定;所述的冲击块与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拉绳另一端与冲击顶板连接固定,所述的冲击顶板分别与第一冲击侧板、第二冲击侧板、第三冲击侧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与第一冲击侧板上的结构一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筒穿过第一导向弧槽且面向驱动块一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的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驱动块与第一冲击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铁上设有缺槽;所述的冲击顶板上固定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所述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顶部与顶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穿出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且与之可转动装配,所述的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绕线环组,其中第一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一绕线环和第二绕线环,所述的第二绕线轴上的绕线环组为第三绕线环和第四绕线环;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位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可分别与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分别通过不同的齿轮轴与不同的齿轮支板可转动装配;两个所述的齿轮支板与齿轮连板两端装配固定,所述的齿轮连板上还固定有齿轮安装板,齿轮销轴穿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齿轮安装板使齿轮安装板与过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齿轮连板两端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销、切换轴,所述的第一弹簧销与切换弹簧一端装配,所述的切换弹簧另一端与第二弹簧销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弹簧销与顶板转配固定;所述的切换轴穿过顶板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连接固定,所述的电动推杆可以驱动切换轴在其轴向上移动;初始状态时,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分开,或第一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分开、第二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副齿轮、第二副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传动轴上,所述的齿轮传动轴分别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齿轮传动轴一端与第一副驱动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一驱动皮带与第一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驱动带轮固定在转接轴上,转接轴与第一侧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转接轴上还安装有第二副驱动带轮,所述的第二副驱动带轮通过第二驱动皮带与第二驱动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带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凸起与拉索装配处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让位孔直径至少比拉索直径大3倍,且拉索在让位孔两端处设有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5.一种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应用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冲击组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底座支撑板,所述的底座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轴体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轴体另一端与第一带轮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带轮固定在丝杠一端,所述的丝杠另一端穿过第二封板、T形槽与第一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丝杠与第二封板可转动装配;所述的T形槽设置在底座上;冲击组件、扰动组件底部分别设有与T形槽可滑动装配的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丝杠穿过第一T形块、第二T形块且与它们通过螺纹旋合装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底座上还安装有加载组件,所述的加载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底部依次穿过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底座可转动装配;所述的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四螺杆与第二隔板可转动装配、与第一隔板通过螺纹旋合装配;所述的第一螺杆、第三螺杆顶部分别安装有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所述的第四升降带轮、第四副升降带轮之间通过第四升降皮带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潭张波仲涛刘谦甘翠刘世荣黄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