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97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秧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秧机。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方一侧的进秧斗、位于壳体上部并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半圆形的抛秧盘、位于壳体内下部的电机、与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以及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半圆形的抛秧盘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凹槽,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的末端设置有泥土排出口,所述第二旋转轴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所述泥土排出盘的顶端与抛秧盘尺寸配合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秧机在工作过程中,泥土会随着抛秧盘的旋转,进入螺旋结构的凹槽中后排出,防止泥土四处飞溅,同时防止秧苗在抛秧过程中与抛秧盘中的泥土的粘附,保证抛秧的成功率。

A seedling thro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ice throw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to a seedling throwing machine. It comprises a shell, a seedling hopper on one side above the shell, a semicircular seedling throwing tray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and rotated with the shell, a motor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a first rotating shaft fixed to the motor and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rotated to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micircular seedling throwing tray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edling throwing tray. A groove with a spiral structure is arranged, the end of the groove with the spiral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clay discharge port,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a hollow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funnel-type clay discharge plate, and the top of the clay discharge plate is matched with and fixed with the size of the seedling throwing plat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seedling throwing machine, the soil will be discharged after entering the groove of the spiral structure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seedling throwing tray, preventing the soil from splashing around, preventing the seedling from adhering to the soil in the seedling throwing tray, and ensuring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seedling thr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秧机
本技术涉及抛秧机
,具体为一种抛秧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其中水稻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并且,我国水稻面积位居世界第二,水稻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3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逐年攀升,水稻种植不再完全依赖人工,很多地方已经普及使用抛秧机来进行水稻种植工作,大大降低了农民朋友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目前,具有很多种抛秧装置,如专利CN2015208946825,一种螺旋锥盘式抛秧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设置有抛秧盘,所述抛秧盘的左上方通过支架固定有喂秧斗,所述抛秧盘的内腔底部通过第一旋转轴固定有锥盘,所述第一旋转轴插接于设置在抛秧盘底部的轴承套的内腔,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端通过皮带与皮带盘配合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电机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的内腔底部,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加压泵配合和抛秧盘连接。此装置在抛秧过程中,秧苗掉下的泥土随着抛秧盘的抛秧过程中抛射出去,出现泥土四处飞溅的现象,而且粘附在抛秧装置中的泥土会对秧苗的底部的泥土具有粘附作用,会影响抛秧的成功率,同时粘附在抛秧装置中的泥土不能及时的排出,抛秧装置长时间工作后,出现清洗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抛秧机在抛秧过程中秧苗掉下的泥土粘附在抛秧装置中,会对秧苗的底部的泥土具有粘附作用,会影响抛秧的成功率和泥土四处飞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抛秧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抛秧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方一侧的进秧斗、位于壳体上部并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半圆形的抛秧盘、位于壳体内下部的电机、与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以及与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所述半圆形的抛秧盘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凹槽,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的末端设置有泥土排出口,所述第二旋转轴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所述泥土排出盘的顶端与抛秧盘尺寸配合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原理:电机通过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带动抛秧盘顺着螺旋结构的凹槽的螺旋方向旋转,秧苗经过进秧斗落入抛秧盘的内部,秧苗底部掉落的泥土在抛秧盘旋转过程中,泥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进入螺旋结构的凹槽中,可以防止秧苗底部的泥土对秧苗的粘附,提高抛秧的成功率,同时螺旋结构的凹槽中的泥土在电机的带动抛秧盘的旋转下,泥土会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过螺旋结构的凹槽的底部,抛秧盘下部的通孔的离开抛秧盘,经过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聚集,经第二旋转轴的底部集中流出抛秧机,可以防止抛秧盘中的泥土聚集,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防止泥土在抛秧过程中,四处飞溅。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的宽度为1-5mm。螺旋结构的凹槽可以聚集一定的泥土,同时螺旋结构的凹槽宽度过宽会增加秧苗与螺旋结构的凹槽中的泥土的接触面积和几率,伤害秧苗和降低抛秧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的螺距为1-3cm。螺距相对于螺旋结构的凹槽宽度大,可以保证秧苗进入抛秧盘中与泥土的接触面积小,防粘强,提高抛秧成功率。进一步的,所述抛秧盘,泥土排出盘和第二旋转轴的内壁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的防粘涂层。秧苗落下的泥土中具有一定的水分,防粘涂层可以防止泥土在螺旋结构的凹槽内粘附,泥土不随着抛秧盘旋转,顺着螺旋结构的凹槽离开抛秧盘,同时降低抛秧盘的清洗难度和提高抛秧盘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抛秧机在工作过程中,泥土会随着抛秧盘的旋转,经过离心力的作用,进入螺旋结构的凹槽中,最后排出,防止泥土的四处飞溅的现象;(2)螺距相对于螺旋结构的凹槽的宽度大,可以防止秧苗在抛秧过程中与抛秧盘中的泥土的粘附,保证抛秧的成功率;(3)抛秧盘,泥土排出盘和第二旋转轴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的防粘涂层,可以防止泥土粘附抛秧盘中,降低了清洗的难度,同时延长抛秧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抛秧机的结构图;图2是抛秧盘侧视图;图中标记为:1-壳体;2-进秧斗;3-抛秧盘;4-螺旋结构的凹槽;5-泥土排出盘;6-第二旋转轴;7-第一旋转轴;8-电机;9-泥土排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抛秧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上方一侧的进秧斗2、位于壳体1上部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半圆形的抛秧盘3、位于壳体1内下部电机8、与电机8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7以及与第一旋转轴7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6,所述半圆形的抛秧盘3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凹槽4,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末端设置有泥土排出口9,所述第二旋转轴6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旋转轴6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5,所述泥土排出盘5的顶端与抛秧盘3尺寸配合并固定连接。工作原理:电机8通过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6带动抛秧盘3顺着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螺旋方向旋转,秧苗经过进秧斗2落入抛秧盘3的内部,秧苗底部掉落的泥土在抛秧盘3旋转过程中,泥土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进入螺旋结构的凹槽4中,可以防止秧苗底部的泥土对秧苗的粘附,提高抛秧的成功率,同时螺旋结构的凹槽4中的泥土在电机8的带动抛秧盘3的旋转下,泥土会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过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底部,抛秧盘3下部的通孔的离开抛秧盘3,经过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5聚集,经第二旋转轴6的底部集中流出抛秧机,可以防止抛秧盘3中的泥土聚集,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防止泥土在抛秧过程中,四处飞溅。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宽度为1-5mm。螺旋结构的凹槽4可以聚集一定的泥土,同时螺旋结构的凹槽4宽度过宽会增加秧苗与凹槽4中的泥土的接触面积和几率,伤害秧苗和降低抛秧成功率。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螺距为1-3cm。螺距相对于螺旋结构的凹槽4宽度大,可以保证秧苗进入抛秧盘3中与泥土的接触面积小,防粘强,提高抛秧成功率。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1,所述抛秧盘3,泥土排出盘5和第二旋转轴6的内壁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的防粘涂层。秧苗落下的泥土中具有一定的水分,防粘涂层可以防止泥土在螺旋结构的凹槽4内粘附,泥土不随着抛秧盘3旋转,顺着螺旋结构的凹槽4离开抛秧盘3,同时降低抛秧盘3的清洗难度和提高抛秧盘3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秧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上方一侧的进秧斗(2)、位于壳体(1)上部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半圆形的抛秧盘(3)、位于壳体(1)内下部的电机(8)、与电机(8)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7)以及与第一旋转轴(7)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的抛秧盘(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凹槽(4),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末端设置有泥土排出口(9),所述第二旋转轴(6)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旋转轴(6)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漏斗式的泥土排出盘(5),所述泥土排出盘(5)的顶端与抛秧盘(3)尺寸配合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秧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上方一侧的进秧斗(2)、位于壳体(1)上部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半圆形的抛秧盘(3)、位于壳体(1)内下部的电机(8)、与电机(8)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轴(7)以及与第一旋转轴(7)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的抛秧盘(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凹槽(4),所述螺旋结构的凹槽(4)的末端设置有泥土排出口(9),所述第二旋转轴(6)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
申请(专利权)人:邛崃市万发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