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部件和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83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3:14
一种用于线束的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形成为管状,从而容纳并且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导电路径,该外部部件包括:外层结构部,该外层结构部具有外表面,并且是最外层;内层结构部,该内层结构部具有内表面,并且是最内层;以及中间层结构部,该中间层结构部是在外层结构部与内层结构部之间的一层或多层。

External components and wiring harness

An external component for a wire harness formed as a tube to accommodate and protect one or more conductive paths. The external component includes an outer structural part having an outer surface and an outer layer; an inner structural part having an inner surface and being the innermost layer. And the middle layer structure part, which is one or more layers between the outer layer structure part and the inner layer structur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部部件和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和保护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的外部部件,以及包括该外部部件和导电路径的线束。
技术介绍
使用用于电连接安装在车辆中的装置的线束。线束包括管状的外部部件以及容纳在该外部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已知被采用为构成线束的外部部件的波纹管(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JP-A-2011-254614)。该波纹管具有波节凹部和波节凸部,并且形成有整体具有如下形状的柔性管部:其中,波节凹部与波节凸部在管轴的方向上交替连续。以长的尺寸生产包括该波纹管的线束。线束被布设为经过车辆的地板下方。[专利文献1]JP-A-2011-254614在现有技术的线束中,由于线束被布设为经过车辆的地板的下方,例如,当线束承受踏脚石等的外力时,或者当大于或者等于特定载荷的载荷强力地施加于线束时,担心波纹管(外部部件)损坏。如果发生损坏,则担心损坏导致导电路径的断开或者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难以损坏的外部部件以及具有该外部部件的线束,以能够提高可靠性等。在方面(1)中,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线束的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形成为管状,从而容纳并且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导电路径。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外层结构部,该外层结构部具有外表面,并且是最外层;内层结构部,该内层结构部具有内表面,并且是最内层;以及中间层结构部,该中间层结构部是在所述外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之间的一层或多层。所述外层结构部、所述中间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互相紧密附着。所述中间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中间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所述外部部件包括一层与另一层的材料硬度不同的至少一对相邻层。在方面(2)中,当外力以点或线施加到所述外表面时,在所述外表面的变形与所述内表面的变形由于所述中间层结构部而不偏移(non-offset)的状态下所述外部部件变形,所述内表面的变形比所述外表面的变形小,并且所述内表面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近似面接触。在方面(3)中,所述外部部件是具有柔性的柔性管部,或者是所述柔性管部与直管部的组合,在所述直管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被直线地布设。在方面(4)中,线束包括:根据方面(1)至(3)中的任意一方面的外部部件;以及容纳并且保护在该外部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根据方面(1),由于用于线束的外部部件形成为多层结构,所以外部部件与传统实例相比更难以损坏。即,由于至少多层结构的中间层结构部由软的材料形成,所以如果当外力作用在外部部件上时,冲击等被设计为由中间层结构部吸收,则柔性管部能够难以损坏。如果至少中间层结构部由软的材料形成,则多层结构的外层结构部(和内层结构部)由比中间层结构部的材料硬的材料形成,并且从而,能够保持耐腐蚀(耐冲击或者加强)的功能。结果,外部部件能够难以损坏。因此,实现了能够提供难以损坏的外部部件这样的效果。根据方面(1),由于外部部件形成为如上所述的多层结构,所以即使不添加新的部件,外部部件也比传统实例难以损坏。因此,实现了能够提供难以损坏的外部部件这样的效果。另外,根据方面(1),由于外部部件形成为如上所述的多层结构,所以在外层结构部(和内层结构部)处,除了耐腐蚀的功能之外,还能够保持线束所要求的例如散热性或耐热性的功能。因此,实现了能够提供一种能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的外部部件这样的效果。根据方面(2),当外力以点或线的状态作用在外部部件的外表面上时,外表面的变形与内表面的变形由于中间层结构部的存在而形成为非偏移状态。由于使得内表面的变形比外表面的变形和缓,所以内表面能够在近似表面的状态下与导电路径进行接触。因此,实现了能够缓解对导电路径的冲击的效果,并且还实现了能够防止断开或者故障的效果。根据方面(3),即使是整体变为柔性管部的外部部件或者是柔性管部与直管部混合的外部部件,都能够通过多层结构而难以损坏。因此,实现了能够提供难以损坏的外部部件这样的效果。根据方面(4),由于线束包括根据方面(1)至(3)的任意一方面的外部部件,所以实现了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等的线束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A和1B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图,其中,图1A是图示出高压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图示出与图1A的高压线束不同的低压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示出图1A的线束的布设路径状态和构造的图;图3是图示出图1A的线束的布设路径状态和构造的图(其中,外部部件是图2的修改例);图4是线束的截面图(在外部部件的柔性管部的波节凹部的位置处截取截面);图5A和5B是外部部件中的柔性管部的视图,其中,图5A是外部视图,并且图5B是在管轴的方向上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6A和6B是外力作用在柔性管部的外表面上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线束包括管状的外部部件以及在该外部部件中容纳并保护的导电路径。外部部件具有可弯曲的柔性管部,并且该柔性管部的外表面形成为其具有波节凹部和波节凸部的形状。柔性管部包括:外层结构部,其成为最外层的部分;内层结构部,其成为最内层的部分;以及中间层结构部,其成为在外侧结构部与内层结构部之间的一层或者多层的部分。具有该多层结构的外部部件形成为外层结构部、中间层结构部与内层结构部的层进行紧密接触这样的状态。中间层结构部由比外层结构部和内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形成。中间层结构部和内层结构部由比外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形成。此外,外部部件具有由硬度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相邻层。实施例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图1A和1B是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的图,其中,图1A是图示出高压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并且图1B是图示出与图1A的高压线束不同的低压线束的布设状态的示意图。图2和图3是图示出图1A的线束的布设路径状态和构造的图,并且图4是线束的截面图。图5A和5B是外部部件中的柔性管部的视图,其中,图5A是外部视图,并且图5B是截面图。图6A和6B是外力作用在柔性管部的外表面上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专利技术用于布设在混合动力车辆(可以是电动车辆或者由发动机驱动的普通车辆)上的线束。<混合动力车辆1的构造>在图1A中,参考标号1表示混合动力车辆。混合动力车辆1是将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的两种动力混合并且被该动力驱动的车辆。电机单元3被经由逆变器单元4而从电池(电池组5)供给电力。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被安装在前轮所在的位置处的发动机室6中。电池5安装在后轮所在的车辆后部7处(可以安装在位于发动机6的后方处的车辆内部中)。电机单元3与逆变器单元4通过高压线束8(用于高电压的电机电缆)而连接。电池5与逆变器单元4也通过高压线束9而连接。线束9的中间部10被布设在车辆中(车体)的车辆地板11的下方。中间部10近乎平行地沿着车辆地板11布设。车辆地板11是公知体(车体)以及所谓的板部件,并且具有形成在预定位置处的通孔。线束9水密地插入到通孔内。线束9与电池5经由为电池5而设置的接线块12而连接。设置在靠近线束9的后端的线束末端13处的诸如屏蔽连接器14这样的外部连接装置电连接到接线块12。线束9与逆变器单元4经由设置在靠近线束9的前端的线束末端13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束的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形成为管状,从而容纳并且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导电路径,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外层结构部,该外层结构部具有外表面,并且作为最外层;内层结构部,该内层结构部具有内表面,并且作为最内层;以及中间层结构部,该中间层结构部是在所述外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之间的一层或多层,其中,所述外层结构部、所述中间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互相紧密附着,其中,所述中间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中间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外部部件包括一层与另一层的材料硬度不同的至少一对相邻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7 JP 2017-0346391.一种用于线束的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形成为管状,从而容纳并且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导电路径,所述外部部件包括:外层结构部,该外层结构部具有外表面,并且作为最外层;内层结构部,该内层结构部具有内表面,并且作为最内层;以及中间层结构部,该中间层结构部是在所述外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之间的一层或多层,其中,所述外层结构部、所述中间层结构部与所述内层结构部互相紧密附着,其中,所述中间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或者所述中间层结构部和所述内层结构部由比所述外层结构部的材料软的材料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博之足立英臣大下慎史川上广纪高田和昇沟渕正伦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