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其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975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包含连接于键帽及底座之间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包含相互衔接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包含第一凹槽及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二支架包含第二滑动部及第二凹槽,沿该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二曲底面上,该第二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曲底面上。通过该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同时对应地于该第二曲底面、第一曲底面上滑动,以实现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相对于该第一方向的相互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按键结构的组装精度、升降机构作动的稳定度均易于维持。

Key structure and lifting mechanism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ey structure, comprising a lif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between a key cap and a base.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and a two support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bracket comprises a first groove and a first sliding part, and is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first groove has a first curved bottom surface extend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cond bracket comprises second sliding parts and two grooves, which are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cond groove has a second curved bottom surface extend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first sli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cond curve, and the second slid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rst curve. By sliding the first sliding part and the second sliding part on the second curved bottom and the first curved bottom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can rotate mutually relative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at the assembly accuracy of the key structur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re easy to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结构及其升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许多机械式按键结构使用枢接的支撑件作为升降机构,以支撑键帽并提供键帽上下作动的机制。例如以剪刀脚支架作为升降机构,其通常以孔、轴的配合来实现枢接。于组装升降机构时,其支撑件通常需适度形变以使孔、轴能顺利衔接。当按键结构小型化时,支撑件因组装而残留的变形会影响按键结构的组装精度,也就降低了升降机构作动的稳定度,此现象不利于按键结构小型化。此外,一般剪刀脚支架的支撑件以单一旋转轴向枢接,于剪刀脚支架作动时,支撑件会以不同的方向相对旋转,使得键帽无法同时与两个支撑件枢接,且底座亦是如此。故于使用剪刀脚支架的按键结构中,键帽与底座均需与至少一支撑件以容许该支撑件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一般而言,相对于仅容许旋转或滑动的连接结构,同时容许旋转、滑动的连接结构需有较大的公差以使其连接的构件(例如连接支撑件与键帽或底座)能平顺地作动,但此将使得该构件的组合精度较差且作动精度也较差。例如键帽无论是否被按压,均呈一定松动的状态,此会影响使用者的按压手感,亦不利于按键结构小型化(例如键帽因过度松动而无法提供稳定的作动)。又,于某些连接情形中,键帽相对于底座的水平位置会因键帽处于未被按压的状态或被按压的状态而有所不同,由此使得使用者于按压键帽的过程中,感受到键帽水平移动,如此,将会影响使用者的按压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按键结构中的升降机构,其支架通过相互衔接的凹槽与于其上滑动的滑动部而连接,此连接结构于支架相互旋转时提供浮动的旋转轴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按键结构中的升降机构,包含:第一支架,其包含第一本体及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凹槽及第一滑动部,第一凹槽与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曲底面,第一曲底面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支架,其包含第二本体及设置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包含第二滑动部及第二凹槽,第二滑动部与第二凹槽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曲底面,第二曲底面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经由第一滑动部滑动设置于第二曲底面上且第二滑动部滑动设置于第一曲底面上而衔接;其中,通过第一滑动部于第二曲底面上滑动且第二滑动部于第一曲底面上滑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能相对于第一方向相互旋转。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滑动部包含弧面,弧面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滑动部以弧面滑动设置于第二曲底面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滑动部包含结构棱边,结构棱边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滑动部以结构棱边滑动设置于第二曲底面上。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导引槽,第一导引槽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凹槽,第二连接部包含第二导引槽,第二导引槽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二凹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含:键帽,其包含第一上连接结构及第二上连接结构;底座,其设置于键帽下方并包含第一下连接结构及第二下连接结构;以及上述的升降机构,第一支架分别与第一上连接结构及第一下连接结构连接,第二支架分别与第二上连接结构及第二下连接结构连接,键帽经由升降机构而能垂直于第一方向以相对于底座上下移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架与第一上连接结构枢接,第二支架与第二上连接结构枢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架与第一下连接结构枢接,第二支架与第二下连接结构滑动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支架与第一下连接结构枢接,第二支架与第二下连接结构枢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底座包含板件,第一下连接结构及第二下连接结构分别嵌至板件。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第一下连接结构及第二下连接结构分别为塑料件,板件为金属件。综上所述,相对于先前技术,于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及按键结构中,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非以孔、轴配合,故于衔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时,原则上不会产生变形,使得按键结构的组装精度、升降机构作动的稳定度均易于维持。又,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相互旋转时,其旋转轴向浮动,故键帽(或底座)无需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容许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换言之,键帽(或底座)可同时与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以纯旋转的方式连接。此结构配置易于维持键帽及底座于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具有较佳的组合精度及作动精度,可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按压手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结构局部爆炸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按键结构的升降机构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升降机构的第二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如图2中线X-X所示;图7为图6中按键结构于其键帽被按压后的剖面图;图8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如图2中线Y-Y所示;图9为图8中按键结构于其键帽被按压后的剖面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剖面图,其剖面位置相当于图2中线X-X所示;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结构局部爆炸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按键结构的升降机构的爆炸图,图5为图4中升降机构的第二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包含键帽10、底座12及升降机构14。底座12设置于键帽10下方,升降机构14连接于键帽10与底座12之间,使得键帽10能经由升降机构14相对于底座12上下移动。按键结构1还包含薄膜电路板16及弹性圆突18,薄膜电路板16设置于底座12上并具有开关162(以带影线圆圈表示于图3中),弹性圆突18对应开关162设置于键帽10与薄膜电路板16之间。当键帽10被按压而朝向底座12移动,键帽10会弹性挤压弹性圆突18以触发开关162。此外,键帽10包含帽体102、第一上连接结构104及第二上连接结构106;于实际操作中,键帽10可经由但不限于一体成型(例如塑料射出)或埋入射出(例如帽体102为塑料件而第一上连接结构104、第二上连接结构106为另外的金属件或塑料件)的方式而实现。底座12包含板件122、第一下连接结构124及第二下连接结构126;于实际操作中,底座12可经由但不限于一体成型(例如透过金属板冲压成型或塑料射出成型)或埋入射出(例如板件122为塑料件而第一下连接结构124、第二下连接结构126为另外的金属件或塑料件,又例如板件为金属件,第一下连接结构124、第二下连接结构126分别为塑料件,使得第一下连接结构124、第二下连接结构126分别嵌至板件122)的方式而实现。升降机构14包含第一支架142及第二支架144。第一支架142包含第一本体1422、第一上端部1424、第一下端部1426及第一连接部1428,第一连接部1428设置于第一本体1422上并包含第一凹槽14282及第一滑动部14284,沿第一方向D1相邻排列。第一凹槽14282具有第一曲底面14286,第一曲底面14286垂直于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支架142的第一上端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按键结构中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架,其包含第一本体及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凹槽及第一滑动部,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曲底面,该第一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支架,其包含第二本体及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包含第二滑动部及第二凹槽,该第二滑动部与该第二凹槽沿该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曲底面,该第二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经由该第一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二曲底面上且该第二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曲底面上而衔接;其中,通过该第一滑动部于该第二曲底面上滑动且该第二滑动部于该第一曲底面上滑动,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能相对于该第一方向相互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按键结构中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支架,其包含第一本体及设置于该第一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凹槽及第一滑动部,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一滑动部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一凹槽具有第一曲底面,该第一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支架,其包含第二本体及设置于该第二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包含第二滑动部及第二凹槽,该第二滑动部与该第二凹槽沿该第一方向相邻排列,该第二凹槽具有第二曲底面,该第二曲底面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经由该第一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二曲底面上且该第二滑动部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曲底面上而衔接;其中,通过该第一滑动部于该第二曲底面上滑动且该第二滑动部于该第一曲底面上滑动,该第一支架及该第二支架能相对于该第一方向相互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动部包含弧面,该弧面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滑动部以该弧面滑动设置于该第二曲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动部包含结构棱边,该结构棱边沿该第一方向延伸,该第一滑动部以该结构棱边滑动设置于该第二曲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包含第一导引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令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