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7410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8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分开放置的A液和B液;其中A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大黄素21‑66mg和蒙花苷1‑2.33mg;B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6‑姜酚1‑1.5mg、维生素c 3‑3.33mg和辣椒素2‑4mg。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药水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对养殖水体没有污染,治愈率高,且适用于不同类型水体中小瓜虫病的防治,也为其他种类鱼的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Medicinal liquid for treating small freshwater melon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dicinal solution for treating freshwater stonehead fish cucumber worm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quaculture. It consists of liquid A and liquid B separately placed, in which liquid A contains 21.66 mg of emodin and 1.33 mg of linarin per liter of water, and liquid B contains 6.5 mg of gingerol, 3.33 mg of vitamin C and 2.4 mg of capsaicin per liter of water. The prepared medicinal liqui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no pollution to cultured water body, high cure rat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ucurbit insect disease in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bod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ucurbit insect disease in other kinds of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是淡水养殖生产中极为常见的鱼病之一。小瓜虫侵染鱼体后,引起组织增生和发炎,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在20世纪60年代已筛选出了一些有效防治小瓜虫的药物,如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甲醛等,但由于毒性强、高残留、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被禁用。近年来从中草药中筛选出的辣椒和生姜、五倍子、青蒿琥酯等和筛选出的硫酸铜、高锰酸钾、氯化钠、福尔马林、生石灰等已在大刺鳅、鲫鱼、澳洲龙纹斑等鱼上进行应用,但这些药物大多数只对幼虫有一定效果,而对滋养体阶段效果不明显。而超声波、紫外线、升温等方法不适合在大水体中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高效、无毒、绿色环保的治疗小瓜虫病的治疗方法。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grunniens)属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原产于北美洲,是极少数终生生活在淡水水域的石首鱼类。由于肉质好、营养丰富,无肌间刺,生长快,且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淡水石首鱼在我国具有良好的人工养殖前景,也是我国培育紫黑珍珠新品种——紫黑翼蚌人工繁育所需的特定寄主鱼。2016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淡水石首鱼鱼苗,进行人工驯养技术研究,2017年春季出现较严重的小瓜虫病。虽然采用已报道的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但均未见明显疗效,这严重影响到我国淡水石首鱼的人工驯养能否取得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原料均为绿色环保的药物,治愈率达100%,且适用于不同类型水体中小瓜虫病的防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包括分开放置的A液和B液;其中A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大黄素21-66mg和蒙花苷1-2.33mg;B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6-姜酚1-1.5mg、维生素c3-3.33mg和辣椒素2-4mg。所述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的应用:对通过显微镜镜检判断为小瓜虫病的鱼体进行药水喷洒;首先将A液喷洒于养殖池中,A液喷洒量为终浓度0.0006-0.0014ppm,间隔0.5-1.5h后喷洒B液,B液喷洒量为终浓度0.0006-0.0009ppm。间隔一天再次对患病鱼体养殖池进行喷洒A液和B液,再次喷洒次数为1-3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药水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对养殖水体没有污染,治愈率高,且适用于不同类型水体中小瓜虫病的防治,也为其他种类鱼的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a)2017年4月,养殖水体温度为20℃左右,显微镜镜检,发现淡水石首鱼皮肤上有白色包囊,判断鱼体为小瓜虫病;循环养殖系统水体积为7m3;(b)配置A液:称量大黄素21mg、蒙花苷1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配置B液:称量6-姜酚1mg、维生素c3mg、辣椒素2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c)先将A液均匀泼洒在养殖水体中,A液终浓度为0.0014ppm,1h后泼洒B液,B液终浓度为0.0009ppm。(d)将上述A液、B液隔一天再用一次,3d包囊开始脱落,4-5d脱落完成,治愈率为100%,淡水石首鱼成活率100%。一年内未见小瓜虫病复发。实施例2(a)2017年11月,养殖水体温度为14℃左右,显微镜镜检,发现淡水石首鱼鳍条上有白色包囊,判断鱼体为小瓜虫病;水泥池水体积为26.9m3。(b)配置A液:称量大黄素66mg、蒙花苷2.33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配置B液:称量6-姜酚1.5mg、维生素c3.33mg、辣椒素4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c)先将A液均匀泼洒在养殖水体中,A液终浓度为0.0006ppm,1h后泼洒B液,B液终浓度为0.0006ppm。(d)将上述A液、B液隔一天再用一次,3d包囊开始脱落,4-5d脱落完成,治愈率100%,淡水石首鱼成活率100%,一年内未出现小瓜虫病。实施例3(a)2017年3月,养殖水体温度为14℃左右,显微镜镜检,发现淡水石首鱼皮肤上有白色包囊,判断鱼体为小瓜虫病;养殖池塘水体积为1666.5m3。(b)配置A液:称量大黄素50mg、蒙花苷2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配置B液:称量6-姜酚1.2mg、维生素c3.15mg、辣椒素3mg溶于1L水,充分混匀。(c)先将A液均匀泼洒在养殖水体中,A液终浓度为0.001ppm,1h后泼洒B液,B液终浓度为0.0008ppm。(d)将上述A液、B液隔一天再用一次,3d包囊开始脱落,4-5d脱落完成,治愈率100%,淡水石首鱼成活率100%,一年内未出现小瓜虫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其特征是:包括分开放置的A液和B液;其中A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大黄素21‑66mg和蒙花苷1‑2.33mg;B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6‑姜酚1‑1.5mg、维生素c 3‑3.33mg和辣椒素2‑4m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其特征是:包括分开放置的A液和B液;其中A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大黄素21-66mg和蒙花苷1-2.33mg;B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6-姜酚1-1.5mg、维生素c3-3.33mg和辣椒素2-4mg。2.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的应用,其特征是:对通过显微镜镜检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海波马学艳徐跑金武邹军郑金良顾若波华丹张呈祥徐良孙光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