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9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3:41
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出光模块、第一棱镜片以及第二棱镜片。出光模块具有出光面。第一棱镜片设置在出光模块的出光面上。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片设置在第一棱镜片上。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结构。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

Backlight module

A backlight module includes a light emitting module, a first prism lens and a second prism lens. The light emitting module has a light emitting surface. The first edge lens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 emitting module. The first prism lens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prism structures extending along the first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second prism lens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rism lens. The second prism lens has a plurality of second prism structures extending along the second extension direction.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extension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extension direction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30 deg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供较佳光学品质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演进,所以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而在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因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随即成为市场的主流。而众所皆知的是,液晶显示器包括有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与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其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备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将背光模块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如此一来,液晶显示器才得以显示影像画面给使用者观看。在背光模块的设计上,通常是以其出射光线在全视角的半高宽(FullWidthatHalfMaximum;FWHM)为40度以内,以作为准直出光的依据。在一般的设计上,可以通过逆棱镜片(reverseprism)来达到这样的需求。然而,逆棱镜片的成本较为昂贵。并且,由于单一的逆棱镜片遮蔽性较低。因此,在出光模块的出光面或逆棱镜片上若具有任何的缺陷(如:刮伤),则很容易造成光径上的斜疵而非常容易被看见。故逆棱镜片用于背光模块上的制作上良率较低。因此,如何通过其他的光学膜来调整其出射光线的半高宽,以提升背光模块的准直性光型,来减少大视角出光。并且,可以降低区域调光(localdimming)时可能产生的光晕现象(haloeffect),以提升视觉效果,达到高准直背光模块的需求,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改善色偏现象,而具有均匀的出光颜色。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括出光模块、第一棱镜片以及第二棱镜片。出光模块具有出光面。第一棱镜片设置在出光模块的出光面上。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片设置在第一棱镜片上。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结构。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中,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结构,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结构,并且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通过从第一棱镜片与第二棱镜片射出的光发生特定的折射、反射、散射及/或绕射等光学效果,可以使射出的光向特定视角范围内聚集,而使背光模块所射出的光线集中,以提升背光模块的整体辉度与均匀度,达到增亮的效果。因此,由出光模块、前述第一棱镜片以及前述第二棱镜片所构成背光模块可以减少大视角的光且可以提升光的准直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至图1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2A至图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俯视图。图2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测试例的坐标表示示意图。图10A至图10C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例1在不同的视觉方向上的光强度的关系图。图11A至图11C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例2在不同的视觉方向上的光强度的关系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200、300、400、500、600:背光模块110、210、310、410:出光模块110a:出光面110b:出光面的中心110n:出光面的法线方向120:发光模块130、230、330:导光板130a、430a:上表面130b:下表面130c、230c、330c、430c:入光面230b'、330b’:虚拟面130n:入光面的法线方向231、331:微结构231a、331a:受光面231b、331b:背光面432:条状结构432a:第三延伸方向140:反射片150、550:第一棱镜片151、551:第一棱镜结构151a:第一延伸方向151b:第一顶角150a:第一表面150b、550b:第二表面552:第一扩散层560:第一扩散片170、570:第二棱镜片171、571:第二棱镜结构171a:第二延伸方向170a:第三表面170b、570b:第四表面572:第二扩散层580:第二扩散片L0、L1、L2、L3:光L1a:第一出光方向L1b:第二出光方向L1c:第一出光方向的投影方向L2a:第三出光方向L3a:第四出光方向900:人眼910:视觉方向910a:第一投影方向910b:第二投影方向x、y、z:方向A1、A2、A3、A4、A5、A6、A7、θ、ψ:夹角D1:第一间距D2:第二间距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或缩小了部分的元件或膜层的尺寸。并且,在说明书中,两个方向(即,向量)之间的夹角可通过一般的数学方式(如:余弦定理(CosineRule))所推得。因此,于说明书中并不限定两方向所构成的夹角需为具有交点(crosspoint)的夹角。举例而言,纵使对应于一延伸方向的一直线与对应于另一延伸方向的另一直线实质上为彼此不相交且不平行的歪斜线(skewline),但前述的一延伸方向与前述的另一延伸方向也可以具有依据一般的数学方式所推得的夹角。另外,一方向与一平面间的一夹角,在空间中通常指的是前述方向与前述平面的法线向量(normalvector)所构成的另一夹角的余角,也可通过一般的数学方式所推得。除此之外,在说明书中所表示的数值,可以包括所述数值以及在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偏差值。上述偏差值可以是于制造过程或测量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或是于计算或换算过程因采用位数的多寡、四舍五入、单位换算或经由误差传递(ErrorPropagation)等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计算误差。图1A至图1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1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2A至图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俯视图。图2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具体而言,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100中的出光模块110的立体分解图。图2A是图1A的俯视图。图1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100中的发光模块120、导光板130与第一棱镜片150的立体分解图。图2B是图1B的俯视图。图2C是图1C的俯视图。图3A是依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出光模块,具有一出光面;一第一棱镜片,设置在该出光模块的该出光面上,该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结构;以及一第二棱镜片,设置在该第一棱镜片上,该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结构,其中,该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4 TW 107108562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出光模块,具有一出光面;一第一棱镜片,设置在该出光模块的该出光面上,该第一棱镜片具有多个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结构;以及一第二棱镜片,设置在该第一棱镜片上,该第二棱镜片具有多个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结构,其中,该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背对该出光模块,且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背对该出光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由该出光模块射出的光在一第一出光方向具有一第一最大亮度,且该第一出光方向于该出光面上的投影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75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由该出光模块射出的光在一第一出光方向具有一第一最大亮度,且该第一出光方向于该出光面上的投影与该第二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75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之间各具有一第二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之间各具有一第一间距,且各该第二间距小于各该第一间距。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间距为D1,该第二间距为D2,其中,D1与D2符合以下关系:D2<D1/2;且D2=N·D1,其中N不为整数。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具有至少一第一顶角,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具有至少一第二顶角,且该至少一第一顶角的角度与该至少一第二顶角的角度的总和介于170度至200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顶角的角度介于80度至90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一第一扩散片,设置于该第一棱镜片与该第二棱镜片之间;以及一第二扩散片,设置于该第二棱镜片上,且该第二扩散片的雾度大于该第一扩散片的雾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第一扩散片的雾度大于30%,该第二扩散片的雾度大于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伦徐明君陈俐伽陈政传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