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管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5805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5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管机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电源、脉冲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断电记忆模块、按键设置模块,所述断电记忆模块、脉冲输入模块、按键设置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断电记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和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管机控制器实现了模块化的电路,且成本低、应用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Pipe cutting machine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pe cutting machine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 power supply, a pulse input module, a drive output module, a display module, a power off memory module, and a button setting module.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the power off memory module, a pulse input module and a button setting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input terminal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input end of the display module and the drive output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e output module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end of the power off memory circuit. The controller of the pipe cutting machin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modular circui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application circuit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管机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切管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切管机控制器的原理是通过气推油式的互相配合,由电器系统控制气压系统的运动方向,推动油路作直线往返运动,在往返运动中,从拖板限位所检测到的信号作依据,控制和改变气油路运动,从而达到预期的走刀路线。传统的切管机控制器由多种小型低压电器的组合来实现控制切管机,切管机控制器电路繁杂、可靠性低、成本高、体积大,重新调整参数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成本低、应用电路简单、使用方便的切管机控制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切管机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电源、脉冲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断电记忆模块、按键设置模块,所述断电记忆模块、脉冲输入模块、按键设置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断电记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和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上述切管机控制器的电路模块化,简化了电路模块之间电线的连接,模块化的电路明确了每个电路功能,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切管机控制器让电路功能更全面,使用者仅需通过按键设置模块就可以设置切管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动作方式,同时断电记忆模块能在外部电源断电时保存数据,防止因断电引起的数据丢失。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6、二极管D5、二极管D8、二极管D11、电阻R17、电阻R22、电阻R29,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分别控制切管机的输出动作,所述继电器K1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2和二极管D8并联,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3和二极管D11并联,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都连接到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共地连接。上述驱动输出模块元器件少,连接简单,成本低,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分别控制切管机的计数输出电路、翻板输出电路、出刀输出电路,二极管并联在继电器上能保护三极管因继电器断开产生的反向电动势而损毁。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脉冲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光耦U3、接线端子J1,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到接线端子J1上,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并联在电阻R16两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3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高电平和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6两端分别连接到光耦U3的阳极和阴极,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高电平,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3的集电极,电阻R14并联在电容C5的两端,电阻R14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上述脉冲输入电路元器件简单,连接简单,并通过光耦U3提高了对脉冲输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断电记忆模块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阻R21、电阻R24、电阻R27、电阻R28、电容C14、电容C8、电容C9、存储芯片U6,所述存储芯片U6的型号为AT24C02,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到高电平和电阻R21的一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到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到存储芯片U6的A0管脚,所述存储芯片U6的A0管脚分别与A1管脚、A2管脚、VSS管脚相连接,所述存储芯片U6的A0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14的一端和WP管脚,电容C14的另一端连接到VCC管脚,存储芯片U6的VCC管脚分别连接电阻R27的一端和电阻R28的一端,存储芯片U6的SCL管脚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存储芯片U6的的SDA管脚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存储芯片U6的VCC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存储芯片U6的A0管脚分别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所述存储芯片U6的SDA管脚和SCL管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电容C8的一端连接到单片机。上述断电记忆模块能在断电时防止切管机的数据丢失,其中型号为AT24C02的存储芯片U6可靠性高,读写次数多、数据保存时间久。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单片机的型号为MA86E508AS28。上述型号的单片机低功耗、集成度高,控制性强、易扩展,能可靠地控制切管机各个模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输出模块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脉冲输入模块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断电记忆模块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切管机控制器,包括单片机、电源、脉冲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断电记忆模块、按键设置模块,所述断电记忆模块、脉冲输入模块、按键设置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断电记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和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单片机的型号为MA86E508AS28。如图2所示,驱动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6、二极管D5、二极管D8、二极管D11、电阻R17、电阻R22、电阻R29,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分别控制切管机的输出动作,所述继电器K1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2和二极管D8并联,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3和二极管D11并联,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都连接到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共地连接。如图3所示,脉冲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光耦U3、接线端子J1,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到接线端子J1上,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7并联在电阻R16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管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源、脉冲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断电记忆模块、按键设置模块,所述断电记忆模块、脉冲输入模块、按键设置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断电记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和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管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电源、脉冲输入模块、驱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断电记忆模块、按键设置模块,所述断电记忆模块、脉冲输入模块、按键设置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和驱动输出模块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断电记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单片机和驱动输出模块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管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模块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6、二极管D5、二极管D8、二极管D11、电阻R17、电阻R22、电阻R29,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分别控制切管机的输出动作,所述继电器K1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2和二极管D8并联,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继电器K3和二极管D11并联,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到单片机,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8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都连接到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共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切管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容C5、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Q1、光耦U3、接线端子J1,所述电阻R15的一端连接到接线端子J1上,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16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伊特胡伊达张彭春
申请(专利权)人: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