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储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970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物料单元、储热单元和供热单元。废物料单元包括废物料排放装置和与废物料排放装置流体连通的废物料回收装置。储热单元包括蓄热装置,蓄热装置能够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当蓄热装置处于储热状态时,储热单元与所述废物料单元流体连通,蓄热装置吸收并储存废物料的热能,当蓄热装置处于放热状态时,蓄热装置释放所储存的热能。当蓄热装置处于放热状态时,供热单元与储热单元流体连通,以接收储热单元释放的热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能够实现间歇性或连续性废物料的热能以最高比例回收,在用热时实现连续稳定或间歇式按需供热,实现用热端双向平衡调节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储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近些年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新措施,国内钢铁冶金、有色冶金、水泥、石化、陶瓷、化工、玻璃等行业大力发展了节能工作,主要集中在一次能源节约和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两个层面,一次能源消耗量逐步降低,二次能源回收量逐步提高。以往的节能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温节能技术的使用,比如针对生产设备的节约煤、节约油、节约电、节约水、节约燃气、节约蒸汽等相关技术,以及高温余热回收利用、余压回收利用、副产煤气回收利用等余热余能回收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使企业的能耗明显降低,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全面节能,主要是综合评估一次能源的消耗、二次能源的回收,以及排放废气废热的热能利用,高温连续性热源可以借助的装置主要有燃烧锅炉、余热锅炉等。这些措施的使用,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能耗降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节约能源的消耗量。但仍有大量的低温废物料,以废气或废液的方式,被白白的浪费掉,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热污染。特别是大型和中小型工业企业广泛存在有间歇性、小流量的污水或烟气的排放等,这些污水或烟气一直没有很好的利用方式。在供热领域,一直以蒸汽采暖和蒸汽换热的集中换热站供热为主,在近一年,国家推进洁净供暖,采取了一系列电代煤、气代煤、光热供暖等举措。但是由于运行成本过高、投资成本过高或者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并没有特别理想的技术经济双优的方式将工业余热结合蓄热装置用于供热领域用作企业自用热或区域供热的调节手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内容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物料单元、储热单元和供热单元。所述废物料单元包括废物料排放装置和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流体连通的废物料回收装置,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用于排放废物料,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废物料。所述储热单元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能够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储热单元与所述废物料单元流体连通,所述蓄热装置吸收并储存所述废物料的热能,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蓄热装置释放所储存的热能。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供热单元与所述储热单元流体连通,以接收所述储热单元释放的热能。根据本技术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能够实现间歇性废物料或连续性废物料的热能以最高比例回收,在用热时实现连续稳定或间歇式按需供热,为间歇式废物料的热能回收提供了有效手段,实现用热端双向平衡调节手段。可选地,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材料和设置于所述蓄热材料内部的流体输送管道,所述蓄热材料能够将所述流体输送管道内的流体的热能储存或能够将储存的热能释放给所述输送管道内的流体。根据本方案,蓄热装置能够实现热能的储存和释放,以使得蓄热装置能够实现间歇性热源或连续性热源的热能的储存,并能够在需要时实现间隙性或者连续性热能的释放。可选地,所述废物料为废液,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排放的所述废液流入所述蓄热装置并经所述蓄热装置吸收热能降温后流入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根据本方案,能够实现废物料的热能的回收,防止废物料的热能被浪费掉。可选地,所述储热单元还包括第一换热器,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侧与所述蓄热装置流体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循环工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侧与所述供热单元流体连通。根据本方案,当蓄热装置处于放热状态时,第一换热器和蓄热装置形成循环回路,以使得第一循环工质能够不断地吸收蓄热装置中储存的热能,并将热能换热释放给第一循环工质,第一循环工质吸热升温后进入第一换热器,在第一换热器内放热使得供热介质能够在第一换热器内吸热升温。可选地,所述供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游并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温侧流体连通的缓冲水箱。根据本方案,能够将经过升温的供热介质暂存在缓冲水箱中,以进一步实现间歇性或连续性供热。可选地,所述储热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的稳压箱,所述稳压箱用于稳定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的管路中的第一循环工质的压力。根据本方案,当第一循环回路中第一循环工质的压力过高或者过低时,稳压箱能够实现上水或者对第一循环回路进行补水。可选地,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根据本方案,通过对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能够更好地控制流体进入或者流出蓄热装置,以实现蓄热装置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废物料为废气,所述储热单元还包括第二换热器,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温侧与所述废物料单元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低温侧与所述蓄热装置流体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设置有第二循环工质。根据本方案,当蓄热装置处于储热状态时,从废物料排放装置排出的具有余温的废气在第二换热器中放热降温后流入废物料回收装置。第二换热器与蓄热装置形成循环回路,以使得第二循环工质在第二换热器能够不断地吸收废气的所放出的热能,经过吸热升温后的第二循环工质进入蓄热装置后,蓄热装置吸收经过吸热升温后的第二循环工质的热能,以能够实现热能的连续储存。可选地,所述供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下游的缓冲水箱和位于所述蓄热装置上游的用于供应供热介质的供热介质源,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供热介质流入所述蓄热装置经由所述蓄热装置释放热能升温后流入所述缓冲水箱。根据本方案,能够将经过升温的供热介质暂存在缓冲水箱中,以进一步实现连续性或者间歇性供热。可选地,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缓冲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阀,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供热介质源之间设置有第四三通阀。根据本方案,通过对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的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能够更好地控制流体进入或者流出蓄热装置,以实现蓄热装置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废物料为废液,蓄热装置处于储热状态;图2为图1中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蓄热装置处于放热状态;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废物料为废气,蓄热装置处于储热状态;以及图4为图3中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流程示意图,其中蓄热装置处于放热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物料单元,所述废物料单元包括废物料排放装置和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流体连通的废物料回收装置,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用于排放废物料,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废物料;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能够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储热单元与所述废物料单元流体连通,所述蓄热装置吸收并储存所述废物料的热能,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蓄热装置释放所储存的热能;以及供热单元,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供热单元与所述储热单元流体连通,以接收所述储热单元释放的热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包括:废物料单元,所述废物料单元包括废物料排放装置和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流体连通的废物料回收装置,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用于排放废物料,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废物料;储热单元,所述储热单元包括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能够在储热状态和放热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所述储热单元与所述废物料单元流体连通,所述蓄热装置吸收并储存所述废物料的热能,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蓄热装置释放所储存的热能;以及供热单元,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供热单元与所述储热单元流体连通,以接收所述储热单元释放的热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材料和设置于所述蓄热材料内部的流体输送管道,所述蓄热材料能够将所述流体输送管道内的流体的热能储存或能够将储存的热能释放给所述输送管道内的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物料为废液,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储热状态时,从所述废物料排放装置排放的所述废液流入所述蓄热装置并经所述蓄热装置吸收热能降温后流入所述废物料回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储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还包括第一换热器,当所述蓄热装置处于所述放热状态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温侧与所述蓄热装置流体连通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循环工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雷勇雷鹏飞王晗刘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