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毅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7247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开度对不同头围的患者进行头部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托板置于底座一端上,多个固定板分别置于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开口槽,支托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托板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部,所述支托板中部的高度从一端至三分之一处逐渐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至三分之二处达到最低,最后又逐渐增加至和一端高度相同后,等高度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支托板中部一端和导向托板齐平,防护垫置于支托板中部,多个滚珠置于防护垫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
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涉及一种进行颅内扫描时,对头部进行固定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调节开度对不同头围的患者进行头部固定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一体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尤其是CT检测人体过程中,在临床实践中,颅内的CT检测因为颅内部结构的复杂,CT扫描成像很难观察,特别是在利用CT扫描的过程中,患者的头部发生晃动,CT机的成像质量造成模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诊断难度,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误诊,甚至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固定的,但基于CT机的工作原理,金属的出现会干扰成像的准确性,影响最终的判断,也有采用气囊充气的结构,但气囊整体较大,充气时间长,且气囊很难进行较小尺寸的调节,固定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调节开度对不同头围的患者进行头部固定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由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底座、固定板、开口槽、滚珠、导向托板、支托板和防护垫组成,导向托板置于底座一端上,多个固定板分别置于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开口槽,支托板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托板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部,所述支托板中部的高度从一端至三分之一处逐渐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至三分之二处达到最低,最后又逐渐增加至和一端高度相同后,等高度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支托板中部一端和导向托板齐平,防护垫置于支托板中部,多个滚珠置于防护垫上,所述底座、固定板、导向托板和支托板分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固定装置由头部支托腔、内衬护垫、静态触点、面部支托杆、颅顶固定杆、下颌固定杆、固定带和下颌托板组成,两个颅顶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两个下颌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所述两个下颌固定杆和两个颅顶固定杆相对应,面部支托杆一端和颅顶固定杆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和对应的下颌固定杆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面部支托杆表面置有内衬护垫,所述两个面部支托杆和支托板之间置有头部支托腔,所述颅顶固定杆和下颌固定杆上分别置有多个静态触点,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和两个下颌固定杆相连接,下颌托板置于固定带中部,所述面部支托杆、颅顶固定杆、下颌固定杆和下颌托板分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使用时,首先通过多个固定板上的开口槽将底座固定在CT设备上,然后沿着导向托板将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支托板中部,并且使头部放置在头部支托腔内,使头顶位于两个颅顶固定杆之间,使下颌位于两个下颌固定杆之间,然后根据患者头围大小,转动两个颅顶固定杆和两个下颌固定杆,从而带动两个面部支托杆移动,直至两个面部支托杆贴在脸部两侧,颅顶固定杆和下颌固定杆上的静态触点能够增加与头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移动,将固定带放置在下颌处,并且使下颌托板托住下颌,进行固定,所述滚珠的设计,能够辅助头部在支托板上移动,便于调节头部在支托板上的位置,所述防护垫的设计,能够增加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所述面部支托杆表面置有内衬护垫的设计,能够增加脸部的舒适度,所述支托板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部的设计,能够贴合头部的弧度,便于放置,所述支托板中部的高度从一端至三分之一处逐渐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至三分之二处达到最低,最后又逐渐增加至和一端高度相同后,等高度延伸至另一端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和头部和颈部进行贴合,达到颅内扫描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三、能够提高头部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头部支托腔(1),内衬护垫(2),静态触点(3),面部支托杆(4),颅顶固定杆(5),底座(6),下颌固定杆(7),固定带(8),固定板(9),开口槽(10),滚珠(11),导向托板(12),支托板(13),防护垫(14),下颌托板(1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首先通过多个固定板(9)上的开口槽(10)将底座(6)固定在CT设备上,然后沿着导向托板(12)将头部和颈部放置在支托板(13)中部,并且使头部放置在头部支托腔(1)内,使头顶位于两个颅顶固定杆(5)之间,使下颌位于两个下颌固定杆(7)之间,然后根据患者头围大小,转动两个颅顶固定杆(5)和两个下颌固定杆(7),从而带动两个面部支托杆(4)移动,直至两个面部支托杆(4)贴在脸部两侧,颅顶固定杆(5)和下颌固定杆(7)上的静态触点(3)能够增加与头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移动,将固定带(8)放置在下颌处,并且使下颌托板(15)托住下颌,进行固定,所述滚珠(11)的设计,能够辅助头部在支托板(13)上移动,便于调节头部在支托板(13)上的位置,所述防护垫(14)的设计,能够增加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所述面部支托杆(4)表面置有内衬护垫(2)的设计,能够增加脸部的舒适度,所述支托板(13)的两侧高度高于中部的设计,能够贴合头部的弧度,便于放置,所述支托板(13)中部的高度从一端至三分之一处逐渐增加,然后逐渐降低,至三分之二处达到最低,最后又逐渐增加至和一端高度相同后,等高度延伸至另一端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和头部和颈部进行贴合,达到颅内扫描时,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底座、固定板、开口槽、滚珠、导向托板、支托板和防护垫组成,导向托板置于底座一端上,多个固定板分别置于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开口槽,支托板置于底座上,防护垫置于支托板中部,多个滚珠置于防护垫上,所述底座、固定板、导向托板和支托板分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固定装置由头部支托腔、内衬护垫、静态触点、面部支托杆、颅顶固定杆、下颌固定杆、固定带和下颌托板组成,两个颅顶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两个下颌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所述两个下颌固定杆和两个颅顶固定杆相对应,面部支托杆一端和颅顶固定杆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和对应的下颌固定杆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两个面部支托杆和支托板之间置有头部支托腔,所述颅顶固定杆和下颌固定杆上分别置有多个静态触点,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和两个下颌固定杆相连接,下颌托板置于固定带中部,所述面部支托杆、颅顶固定杆、下颌固定杆和下颌托板分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颅内检测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由主体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底座、固定板、开口槽、滚珠、导向托板、支托板和防护垫组成,导向托板置于底座一端上,多个固定板分别置于底座两侧,所述固定板上开有开口槽,支托板置于底座上,防护垫置于支托板中部,多个滚珠置于防护垫上,所述底座、固定板、导向托板和支托板分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固定装置由头部支托腔、内衬护垫、静态触点、面部支托杆、颅顶固定杆、下颌固定杆、固定带和下颌托板组成,两个颅顶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两个下颌固定杆分别位于支托板的两侧,且一端分别和支托板侧面铰接,所述两个下颌固定杆和两个颅顶固定杆相对应,面部支托杆一端和颅顶固定杆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和对应的下颌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张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