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1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包括筒体和顶盖,筒体圆周上设置有凹槽,顶盖上设置有吊环,吊环包括垫板和安装在垫板上的吊装部,吊装部自垫板向上凸起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上方设置有顶圈,顶圈上开设有允许抓具穿过以伸入收容空间内抓取顶圈的接口,筒体与顶盖通过可拆卸连接后围合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核电厂的运行成本,减少了二次废物的产生,解决了废物桶表面剂量率较高的安全转运问题,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受辐射照剂量,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
本技术属于核电厂放射性废物贮存和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
技术介绍
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于2mSv/h的湿废物,主要包括废树脂、浓缩液和废过滤器芯等,传统工艺对于核电厂产生的湿废物主要采用水泥固化,所用废物包装容器主要是水泥桶,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废物增容比大,不利于后续的贮存。随着核电厂废物最小化要求的提高,也有一些核电厂采用钢桶作为废物包装容器对放射性湿固体废物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废物量,相应的降低了废物暂存、运输和处置成本。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废物桶表面剂量率超过2mSv/h,不能满足废物运输要求。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实现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桶的安全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实现核电厂放射性废物桶的安全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包括筒体和顶盖,所述筒体圆周上设置有凹槽,顶盖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包括垫板和安装在垫板上的吊装部,所述吊装部自垫板向上凸起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上方设置有顶圈,顶圈上开设有允许抓具穿过以伸入收容空间内抓取顶圈的接口,所述筒体与顶盖通过可拆卸连接后围合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吊装部还包括底板和环板,所述底板和顶圈为直径不同的环形钢板,环板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柱形钢板,三者中心对齐后依次固定连接而形成圆形台阶状结构,所述底板、环板和顶圈相邻两个部件之间通过彼此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位于筒体的上部,并沿筒体360°圆周设置。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顶部开口附近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顶盖的下部对应于筒体螺栓孔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栓,并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栓孔适配使筒体和顶盖实现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为上宽下窄形。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的形状与所述筒体顶部开口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顶盖的下部至少有一部分与筒体内壁相切。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孔,所述吊环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固定安装在顶盖上。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的内径与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的最大外径相适配。作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一种改进,所述吊环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筒体和顶盖的材质为灰铸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解决了放射性水平超过2mSv/h的废物桶在核电厂内或从核电厂至处置场的安全转运问题,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受辐射照剂量,确保人员安全操作;2)充分考虑了安全转运,采用固定螺栓紧固顶盖,吊环与现有的放射性废物桶共用一套吊具,无须另外更换抓具,降低了人员受辐照的几率和剂量;3)屏蔽容器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核电厂的运行成本,减少了二次废物的产生,符合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的辐射屏蔽要求;4)解决了单个废物桶表面剂量率较高的安全转运问题,有利于废物最小化技术的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圆圈A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顶盖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圆圈B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吊环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垫板的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底板的俯视图。图14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中顶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筒体;100-凹槽;102-螺栓孔;20-顶盖;200-螺栓孔;204-固定螺栓;30-吊环;300-垫板;3000-安装孔,301-吊装部;302-底板;3020-安装孔;304-环板;306-顶圈;4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本技术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包括筒体10和顶盖20,筒体10圆周上设置有凹槽100,顶盖20上设置有吊环30,吊环30包括垫板300和安装在垫板300上的吊装部301,吊装部301自垫板300向上凸起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上方设置有顶圈306,顶圈306上开设有允许抓具穿过以伸入收容空间内抓取顶圈306的接口,筒体10与顶盖20通过可拆卸连接后围合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未图示)。请参阅图3所示,筒体10为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柱形灰铸铁桶,筒体10的开口设置为上宽下窄形,便于放射性废物桶的装入和取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筒体10的开口也可以为圆形,筒体10主要用于装载待暂存废物的放射性废物桶,如400L金属废物桶,放射性废物桶的最大外径与筒体10的内径相适配,防止废物桶在筒体10内晃动。筒体10的顶部靠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螺栓孔10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螺栓孔102,分别位于筒体10的两边,并位于筒体10的水平中轴线上。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示,凹槽100位于筒体10的上部,并沿筒体10的360o圆周设置,凹槽100可以作为外抓式机械抓具的吊装接口,也可作为屏蔽容器在运输车辆上的紧固接口,可采用钢丝绳或其他工具将屏蔽容器绑在运输车底板上,提高废物转运过程的安全性。凹槽100的设置可以方便屏蔽容器的抓具紧扣住凹槽100的内壁进行提取,防止屏蔽容器跌落。请参阅图1、图5和图6所示,顶盖20为采用灰铸铁制成的顶部为圆形的板,顶盖20的形状与筒体10顶部开口的形状相适配,顶盖20的下部至少有一部分与筒体10的内壁相切,如此设置,便于顶盖20对筒体10进行密封,同时能够防止顶盖20随意滑动。顶盖20的外径与筒体10的外径基本相同,顶盖20的下部对应于筒体10的螺栓孔102的位置焊接有固定螺栓204,并通过固定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包括筒体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圆周上设置有凹槽,顶盖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包括垫板和安装在垫板上的吊装部,所述吊装部自垫板向上凸起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上方设置有顶圈,顶圈上开设有允许抓具穿过以伸入收容空间内抓取顶圈的接口,所述筒体与顶盖通过可拆卸连接后围合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包括筒体和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圆周上设置有凹槽,顶盖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包括垫板和安装在垫板上的吊装部,所述吊装部自垫板向上凸起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的上方设置有顶圈,顶圈上开设有允许抓具穿过以伸入收容空间内抓取顶圈的接口,所述筒体与顶盖通过可拆卸连接后围合成密闭的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待暂存的放射性废物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还包括底板和环板,所述底板和顶圈为直径不同的环形钢板,环板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圆柱形钢板,三者中心对齐后依次固定连接而形成圆形台阶状结构,所述底板、环板和顶圈相邻两个部件之间通过彼此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筒体的上部,并沿筒体360°圆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安全转运屏蔽容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戈永军邓雪元张学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