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3236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浸变压器辅助系统,特别是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水系统,所述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管道相连的油浸变压器、油箱和循环油泵,所述二次冷却水系统包括管道相连的油水热交换器和冷却水源,所述油水热交换器中设置有油路管道,所述油路管道与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电厂现有的工业冷却水和循环冷却水作为二次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源,将变压器的热量释放到环境中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油浸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保障变压器的工作性能和安全运行,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大大降低冷却成本,并减少冷却水向自然界排放,保护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浸变压器辅助系统,特别是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油浸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其散热效率的高低对变压器的工作性能和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目前传统的变压器散热方式以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强油强风式为主。油浸自冷为绕组浸在变压器油中,依靠油的自然热循环将热量带到油管散热器,并由油管散热器自然通风冷却;油浸风冷为绕组浸在变压器油中,依靠油的自然热循环将热量带到油管散热器,并由电风扇吹风冷却;强油强风式为绕组浸在变压器油中,依靠油泵强迫将油泵到油管散热器,并由电风扇吹风冷却;这三种散热方式均存在散热效率普遍较低,仍然无法摆脱地域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大大提高了油浸变压器的散热功效,并有效利用了工厂现有的水循环系统,降低散热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和二次冷却水系统,所述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依次管道相连的油浸变压器、油箱和循环油泵,所述二次冷却水系统包括管道相连的油水热交换器和冷却水源,所述油水热交换器中设置有油路管道,所述油路管道与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相连。所述冷却水源为工业冷却水和/或循环冷却水。所述油水热交换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分别与工业冷却水和循环冷却水相连。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油箱进口、循环油泵进口、油水热交换器的油路管道出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相连。所述工业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循环冷却水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处都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控制器与电动阀门相连。所述油箱设有油位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所述油位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油水热交换器进水口处设有温度变送器、电动流量调节阀和流量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电动流量调节阀、流量变送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油水热交换器的油路管道出口处设有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循环油泵有两台,所述两台循环油泵并联设置。所述油路管道在油水热交换器中呈W形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对于风冷式散热系统,本散热系统设备运行声音非常小,设备运行环境好。2)本散热系统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和较高可靠性,且对环境适应力强,可以在粉尘及有害气体的环境中正常运行。3)本散热系统不受地域环境气温限制,能够充分提高散热效率。4)本散热系统充分利用电厂已有的水循环系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和制造成本,与电厂工艺流程能够完好的融合。5)本散热系统的控制系统可纳入电厂的DCS控制系统,同时方便根据电厂的工艺流程进行统一协调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参考图1,本技术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包括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二次冷却水系统20和控制系统30。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包括依次管道相连的油浸变压器11、油箱12和循环油泵13,二次冷却水系统20包括管道相连的油水热交换器21和冷却水源,油水热交换器21中设置有油路管道211,油路管道211与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相连。控制系统包括DCS控制器31。油浸变压器11工作时产生热量,因变压器本体浸泡在冷却油中,热量传递给冷却油。在循环油泵13的作用下,强迫冷却油流动。冷却油在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和油路管道211组成的闭合系统中循环流动,热油流经油水热交换器21中的油路管道211时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热油中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后的油沿油路管道211重新回到油浸变压器11本体,以此循环实现变压器的散热。为了实现热油的充分冷却,油路管道211在油水热交换器21中呈W形排列,增加与冷却水的接触距离和接触时间。油箱12可保持油管路的压力恒定,同时缓冲管道中的油因温度变换而产生的体积变化,在一定时间运行后根据油消耗量随时补充油量。循环油泵13可促使油在管道中流动,可并联设置两台循环油泵13,工作状态为一工一备,保证油循环冷却系统的连续运行。冷却水源为电厂现有的工业冷却水221和/或循环冷却水222,可以从现有的冷却水母管上接分路水管,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油水热交换器1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三通阀141,三通阀141分别与工业冷却水221和循环冷却水222相连。工业冷却水221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循环冷却水222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处都设有电动阀门32,DCS控制器31与电动阀门32相连,通过控制电动阀门32的开闭来选择工业冷却水221或循环冷却水222作为冷却水源。在气温较低时,可选择使用水量较大的循环冷却水222作为冷却水源,这时,关闭工业冷却水2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电动阀门32,循环冷却水通过三通141流入油水热交换器21,带走热油中的热量,加热后的水通过回水口回到冷却塔重新冷却。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可选择使用受气温影响较小的不循环工业冷却水221作为冷却水源。在单独的冷却水源提供的冷却水较少的情况下,也可同时打开两种冷却水源的电动阀门32,两种冷却水源同时提供冷却水给油水热交换器21。本技术的控制系统30纳入电厂DCS控制系统,包括以下组件:DCS控制器31;油箱12进口、循环油泵13进口、油水热交换器14的油路管道出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32,DCS控制器31与电动阀门32相连,通过控制电动阀门32的开闭来对油箱12、循环油泵13和油水热交换器14进行开闭控制。工业冷却水221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循环冷却水222的进水口和回水口处都设有电动阀门32,DCS控制器31与电动阀门32相连,通过控制电动阀门32的开闭实现对冷却水源的选择。油箱12设有温度变送器35和油位变送器34,温度变送器35、油位变送器34与控制器31相连,将油箱12的温度和油位高度反馈到DCS控制器31,DCS控制器31与报警装置相连,实现油低位/高位报警,如油位过低,可联锁控制循环油泵13停止及电动阀门32的关闭等。同时,油箱12上还设置有油位显示器,可供现场工作人员直接读取油位高度。油水热交换器21进水口处设有温度变送器35、电动流量调节阀36和流量变送器37,温度变送器35、电动流量调节阀36、流量变送器37与DCS控制器31相连,将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反馈到DCS控制器31,DCS控制器31根据预设的水温度值通过电动流量调节阀36自动调节换热比例,从而精确地控制油的温度。油水热交换器21的油路管道211出口处设有温度变送器35,温度变送器35与DCS控制器31相连,将冷却后的油温度反馈到DCS控制器31,以监控油温是否已冷却到设置温度,如油温尚未冷却到设置温度,可通过电动流量调节阀36来增大冷却水的流量,增加对油的冷却程度。事实证明,随着国内变压器技术近几年持续的发展,变压器容量的不断提高,本技术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有效改善了运行环境,隔离变压器噪声,平衡运行成本,本技术的散热系统摆脱了地域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不仅仅能够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能够满足大负荷工况下的安全运行。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和二次冷却水系统(20),所述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包括依次管道相连的油浸变压器(11)、油箱(12)和循环油泵(13),所述二次冷却水系统(20)包括管道相连的油水热交换器(21)和冷却水源,所述油水热交换器(21)中设置有油路管道(211),所述油路管道(211)与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和二次冷却水系统(20),所述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包括依次管道相连的油浸变压器(11)、油箱(12)和循环油泵(13),所述二次冷却水系统(20)包括管道相连的油水热交换器(21)和冷却水源,所述油水热交换器(21)中设置有油路管道(211),所述油路管道(211)与一次油循环冷却系统(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源为工业冷却水(221)和/或循环冷却水(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热交换器(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有三通阀(141),所述三通阀(141)分别与工业冷却水(221)和循环冷却水(222)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变压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30),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31),所述油箱(12)进口、循环油泵(13)进口、油水热交换器(21)的油路管道(211)出口处均设有电动阀门(32),所述控制器(31)与电动阀门(32)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浸变压器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琳刘万山刘军文杨浩亮马保路张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