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25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m~4m×3.5m~4.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9m~11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3m~5m,其它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第二排抗滑桩截面尺寸2.5m~3.5m×3m~4m,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抗滑桩顶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非塑性的岩堆体,滑能力大,圬工数量小,在岩堆体推力大、滑动面深的情况下,较其他抗滑措施经济有效,抗滑桩施工方便,施工工艺与设备简单,易实施。

An anti slide pile method for reinforcing huge rock masses at tunnel entra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strengthening a huge rock pile at the entrance of a tunnel with anti-slide piles. Two rows of anti-slide piles are arranged, in which the cross-section dimensions of the first row of anti-slide piles are 3m~4m x 3.5m~4.5m,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two anti-slide pi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unnel entrance is 9m~11m,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anti-slide piles is 3m~5m,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other anti-slide piles is 4m~6m, and the anti-slide piles are 9 The second row of anti-slide piles has a cross-sectional dimension of 2.5m~3.5m *3m~4m, the space between anti-slide piles is 4m~6m, the bottom of anti-slide piles is 9m~11m, the long side of anti-slide piles is arranged with connecting beams along the line direction, and the top surface of anti-slide piles and the ground are i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non-plastic rock pile with large sliding capacity and small number of masonr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large thrust and deep sliding surface of rock pile body, it is more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than other anti-sliding measures,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of anti-sliding piles,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easy to imp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
技术介绍
辽宁省田桓铁路大前石岭隧道进口存在大规模的巨型岩堆,隧道进口自然坡度约26°,地势起伏,大部分为植被覆盖,少部分为裸露岩堆。岩堆石块主要为石英砂岩,石块直径约0.3~1.2m,呈块石土、角砾土及碎石土状,结构松散,孔隙率大,缝隙多填充黏性土,具有软弱的粘结。根据现场调查、钻探及物探结果,岩堆最大垂直厚度为40m。针对该岩堆,经多次召开设计方案研讨会,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其中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对线路影响范围内的岩堆体进行注浆加固。但是,由于岩堆体巨大,在列车动载影响下,仅仅注浆加固,安全储备不足。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抗滑桩埋入地层以下深度,按一般经验,软质岩层中锚固深度为设计桩长的三分之一;硬质岩中为设计桩长的四分之一;土质滑床中为设计桩长的二分之一。当土层沿基岩面滑动时,锚固深度也有采用桩径的2~5倍。抗滑桩的布置形式有相互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桩排,下部间隔、顶部连接的桩排,互相间隔的锚固桩等。桩柱间距一般取桩径的3~5倍,以保证滑动土体不在桩间滑出为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合理设计抗滑桩的位置、桩型、数量、间距等,能够有效的与注浆加固共同作用,确保岩堆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m~4m×3.5m~4.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9m~11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3m~5m,其它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第二排抗滑桩截面尺寸2.5m~3.5m×3m~4m,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5m×4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10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4m,其它抗滑桩间距5m,抗滑桩底入岩10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第二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m×3.5m,抗滑桩间距5m,抗滑桩底入岩10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抗滑桩顶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抗滑桩顶连系梁为C35钢筋砼结构,尺寸为1.5m×1m。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抗滑桩间距按照桩中心距计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抗滑桩共50根,每排25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非塑性的岩堆体,滑能力大,圬工数量小,在岩堆体推力大、滑动面深的情况下,较其他抗滑措施经济有效;(2)位置灵活,可以设在岩堆体中最有利于抗滑的部位,更加精准有效:(3)可以单独使用,多排设置,共同作用,分排设置时,可以将巨大岩堆体切割成若干分散的单元体,对滑坡起到分而治之的效果;(4)开挖桩孔能有效核实地质情况,揭示滑面(带)产状,可检验并及时修改原有设计,使其更符合实际:(5)因岩堆为松散石块,抗滑桩施工方便,施工工艺与设备简单,易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抗滑桩布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如图1,在线路里程为DK69+345处设置一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3.5m×4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中-中)为10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4m,其它抗滑桩间距5m,抗滑桩底入岩10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如图1,在线路里程为DK69+235处设置第二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3m×3.5m,抗滑桩间距(中-中)5m,抗滑桩底入岩10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桩顶连系梁尺寸为1.5m×1m,钢筋必须与桩顶预留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整体浇注,将25根抗滑桩连为一体,以确保整体性,增大抗滑能力。实施例2在线路里程为DK69+425处设置一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3m×3.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中-中)为9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3m,其它抗滑桩间距4m,抗滑桩底入岩9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在线路里程为DK69+305处设置第二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2.5m×3m,抗滑桩间距(中-中)4m,抗滑桩底入岩9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桩顶连系梁尺寸为1.5m×1m,钢筋必须与桩顶预留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整体浇注,将25根抗滑桩连为一体,以确保整体性,增大抗滑能力。实施例3在线路里程为DK69+615处设置一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4m×4.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中-中)为11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5m,其它抗滑桩间距6m,抗滑桩底入岩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在线路里程为DK69+505处设置第二排抗滑桩,25根,C35砼,截面为3.5m×4m,抗滑桩间距(中-中)6m,抗滑桩底入岩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桩顶设C35钢筋砼连系梁。桩顶连系梁尺寸为1.5m×1m,钢筋必须与桩顶预留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整体浇注,将25根抗滑桩连为一体,以确保整体性,增大抗滑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m~4m×3.5m~4.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9m~11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3m~5m,其它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第二排抗滑桩截面尺寸2.5m~3.5m×3m~4m,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m~4m×3.5m~4.5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9m~11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3m~5m,其它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第二排抗滑桩截面尺寸2.5m~3.5m×3m~4m,抗滑桩间距4m~6m,抗滑桩底入岩9m~11m,抗滑桩长边沿线路方向布置连系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加固隧道进口巨型岩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2排抗滑桩,其中,第一排抗滑桩截面尺寸3.5m×4m,隧道洞口两侧的两根抗滑桩间距为10m,紧邻的两根抗滑桩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钟安德王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铁路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