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03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11
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朝向柔性基板背面的第一面和被突出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突起的基座部件;和由导电材料形成且具有朝向在柔性基板表面露出的柔性导体的第二面和被配置在第二面上的凹形突起收容部的触头;基座部件的第一面接触柔性基板的背面,且触头的第二面接触柔性基板的表面;在以基座部件的突起被柔性基板包围的方式将柔性基板夹在中间,且基座部件的突起被插入触头的突起收容部中的状态下,触头被固定在基座部件上;通过将突起收容部的内周面在平行于第二面的方向上接触柔性基板的柔性导体,使触头与柔性导体电连接。

Connector

A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member having a first face facing the back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and a protrusion formed on the first face; and a contact formed from a conductive material and having a second face fac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expos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and a concave protrusion receiv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ace; a base part. The first side of the member contacts the back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contact contacts the surface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The contac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conductor by contacting the flexible conductor of the flexible substrate in a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second plane on the inner circumference of the protruding receiv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被组装在柔性基板上的连接器,该柔性基板表面上露出有柔性导体。
技术介绍
作为被组装在柔性基板的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图19所示的连接器1。连接器1被组装在柔软的扁平电缆2上,具备具有冲孔片3的金属板4和形成有接收槽的金属制接收槽板6。在以冲孔片3沿接收槽5的一端被插入的方式使金属板4和接收槽板6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将金属板4的冲孔片3插入扁平电缆2,扁平电缆2内的柔性导体7被冲孔片3剪断,随着冲孔片的3插入,柔性导体7被剪断的部分被卷入形成在接收槽5的另一端和冲孔片3之间的空隙中而成为延伸切断部7A并接触冲孔片3。这样一来金属板4和扁平导体7被电连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5-1229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柔性导体7被扁平电缆2的绝缘材料8包覆,当金属板4的冲孔片3插入扁平电缆2时,柔性导体7和绝缘材料8一同被剪断。因此,绝缘材料8的切断片被夹在冲孔片3和柔性导体7之间,冲孔片3和柔性导体7的延伸切断部7A之间会产生接触不良。当产生这种接触不良时,金属板4和柔性导体7电连接的可靠性就会下降。并且,如图19所示,在以冲孔片3沿接收槽5的一端被插入的方式使金属板4和接收槽板6位置对齐的状态下,必须将冲孔片3插入扁平电缆2中,进一步地说,要想将冲孔片3插入包含扁平电缆2的柔性导体7,需要很大的力。因此,存在难以将连接器1容易地组装于扁平电缆2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提高柔性基板与柔性导体电连接的可靠性,且能够容易地与柔性基板组装。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是被组装柔性基板上的连接器,该柔性基板具有朝相反方向的表面和背面,且在表面上露出有柔性导体;该连接器具备基座部件和由导电材料构成的触头,其中,基座部件具有朝向柔性基板的背面的第一面和被突出形成在第一面上的突起;触头具有朝向露出在柔性基板的表面的柔性导体的第二面和被配置在第二面上的凹形的突起收容部;基座部件的第一面接触柔性基板的背面,且触头的第二面接触柔性基板的表面,在以基座部件的突起被柔性基板包围的方式将柔性基板夹在中间,而基座部件的突起被插入触头的突起收容部中的状态下,触头被固定在基座部件上;突起收容部的内周面在平行于第二面的方向上接触柔性基板的柔性导体,从而使触头与柔性导体电连接。优选地,触头具有筒状部和被形成在筒状部一端的凸缘,第二面由凸缘形成,突起收容部以向第二面打开的方式被形成在筒状部的内部。还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外壳,其贯穿触头的筒状部且形成有小于凸缘的触头用贯穿孔;以使触头的筒状部贯穿触头用贯穿孔且将凸缘压向基座部件的第一面的方式使外壳被固定于基座部件,从而使触头被固定于基座部件上。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基座部件具有被突出形成在第一面上且高于突起的外壳固定用柱;外壳具有凹形的柱收容部,通过使外壳固定用柱被收容在柱收容部,外壳被固定在基座部件上。优选地,外壳由绝缘性材料构成。优选地,外壳具有收容匹配侧连接器一部分的匹配侧连接器收容部。优选地,触头具有圆筒形的筒状部,突起收容部被形成在筒状部的内部;突起具有圆柱形状,突起收容部的内径具有小于突起的外径再加上露出有柔性导体部分的柔性基板的厚度和柔性导体的厚度之和的2倍的值。还可以构成为:基座部件具有在突起的旁边被突出形成在第一面的触头固定用凸部;触头的凸缘具有触头固定用凸部贯穿的凸部用贯穿孔;通过使贯穿于凸部用贯穿孔的触头固定用凸部的端部变形,触头被固定在基座部件上。优选地,基座部件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另外,触头可以是插头型触头,或者也可以是插座型触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以柔性基板包覆基座部件的突起的方式将柔性基板夹在中间,基座部件的突起被插入触头的突起收容部后,触头被固定在基座部件上,触头的突起收容部的内周面接触柔性基板的柔性导体,因此,能够提高柔性基板与柔性导体电连接的可靠性,且能够容易地与柔性基板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的平面图。图3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突起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触头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显示从斜上方看嵌合前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和匹配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是从斜下方看嵌合前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和匹配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是显示嵌合前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和匹配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1是显示从斜上方看嵌合前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和匹配侧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连接器所使用的触头的立体剖视图。图13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显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连接器的触头组装在柔性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显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连接器的触头组装在柔性基板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方式3涉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8是显示变形例所使用的柔性基板的立体图。图19是显示被安装在扁平电缆上的现有的连接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连接器2扁平电缆3冲孔片4金属板5接收槽6接受槽板7柔性导体7A延伸切断部11、61连接器12外壳12A凹部12B触头用贯穿孔12C面12D柱收容部13、53、63触头13A、53A筒状部13B、53B凸缘13C、53C第二面13D、53D突起收容部14、64基座部件14A平板部14B第一面14C突起14D外壳固定用柱14E面21、71、81柔性基板21A表面21B背面21C柔性导体21D、71A贯穿孔31电子装置模块32外壳32A凸部32B开口部33触头63A凸部用贯穿孔64A触头固定用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和图2显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连接器11。该连接器11是作为被用于嵌合可穿戴设备的衣服侧连接器部而使用的,被组装在柔性基板21上。连接器11具备被配置在柔性基板21上的外壳12和4个触头13。外壳12具有凹部12A,4个触头13分别在外壳12的凹部12A中垂直突出于柔性基板21。在此,为了便于说明,柔性基板21延伸的面称为XY面,将各个触头13突出的方向称为+Z方向。如图3所示,连接器11还具备被配置在柔性基板21的-Z方向侧的基座部件14。在由外壳12和基座部件14夹住柔性基板21的状态下,连接器11被组装在柔性基板21上。柔性基板21具有朝+Z方向的表面21A和朝-Z方向的背面21B;4个柔性导体21C以露出的状态形成在表面21A上。4个柔性导体21C分别对应4个触头13。并且,在柔性基板21上形成有2个贯穿孔21D。外壳12由绝缘性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在朝+Z方向打开的凹部12A内部形成有4个触头用贯穿孔12B。4个触头用贯穿孔12B分别对应4个触头13。并且,在XY方向上凹部12A的外侧的部位且在外壳12的-Z方向侧的面12C上形成有2个凹形的柱收容部12D。4个触头13分别是由金属等导电材料构成的插头型触头,具有Z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的筒状部13A和从筒状部13A的-Z方向端部沿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被组装在柔性基板上,该柔性基板具有朝相反方向的表面和背面,且在所述表面上露出有柔性导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部件,具有朝向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背面的第一面和被突出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突起;触头,由导电材料构成,具有朝向在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表面露出的柔性导体的第二面和被配置在所述第二面上的凹形的突起收容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背面,且所述触头的所述第二面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表面;在以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突起被所述柔性基板包围的方式将所述柔性基板夹在中间,而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突起被插入所述触头的所述突起收容部中的状态下,所述触头被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件上;所述突起收容部的内周面在平行于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柔性导体,从而使所述触头与所述柔性导体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0 JP 2017-0228271.一种连接器,其被组装在柔性基板上,该柔性基板具有朝相反方向的表面和背面,且在所述表面上露出有柔性导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部件,具有朝向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背面的第一面和被突出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上的突起;触头,由导电材料构成,具有朝向在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表面露出的柔性导体的第二面和被配置在所述第二面上的凹形的突起收容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一面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背面,且所述触头的所述第二面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表面;在以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突起被所述柔性基板包围的方式将所述柔性基板夹在中间,而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突起被插入所述触头的所述突起收容部中的状态下,所述触头被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件上;所述突起收容部的内周面在平行于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接触所述柔性基板的所述柔性导体,从而使所述触头与所述柔性导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具有筒状部和被形成在所述筒状部一端的凸缘;所述第二面由所述凸缘形成,所述突起收容部以向所述第二面打开的方式被形成在所述筒状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外壳,其贯穿所述触头的所述筒状部且形成有小于所述凸缘的触头用贯穿孔;以使所述触头的所述筒状部贯穿所述触头用贯穿孔且将所述凸缘压向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方式使所述外壳被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本哲也松永章宏松尾诚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