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987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在楼面梁围成的每一个板区格内进行分块,任意两相邻预制板之间须要留出适当宽的板缝,每个预制板内均须配置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受力钢筋根据板弯矩分布情况须要在装配施工中予以连接;钢筋的连接采用额外配置的搭接钢筋进行连接,搭接钢筋放置在总体呈长方体形状的搭接钢筋寓槽内;板缝及搭接钢筋寓槽内填充高强细石膨胀混凝土或高强膨胀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墙板类拼接预制构件四周出筋带来的预制构件边模复杂、生产效率低下、运输吊装操作困难等问题;解决了现有预制板叠合浇筑带来的现场大量湿作业问题以及无法在预制工厂完成装饰层施工问题。

Full thickness post embedded reinforced concrete precast slab and conne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 thickness post-embedded steel bar connect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lab and a connecting method. Each slab area enclosed by a floor beam is divided into blocks. Appropriate width of slab seams must be left between any two adjacent prefabricated slabs. Stressed steel bars and structural steel bars must be arranged in each prefabricated slab. Distribution should be connected in assembly construction; the connection of reinforcing bars should be connected by additional overlapping bars, which are placed in the groove of overlapping bars in the shape of a cuboid as a whole; the joints and grooves of overlapping bars should be filled with high strength fine stone expansive concrete or high strength expansive morta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side mol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difficult transportation and hoisting operation of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round the existing wallboard splicing prefabricated members,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a large number of wet operation on the spot caused by the existing prefabricated board overlapping pouring, and the problems of unable to complete the decorative layer construction in the prefabricated fac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建筑业飞速发展。然而建筑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迫使人们寻求建筑业的新出路。当前,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领域实现低碳、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预制和装配施工效率以及服役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楼板的连接在整个连接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其现有连接方式效率较低。楼板目前主要采用叠合浇筑的方式连接,其中预制板往往需要四个侧面伸出连接用钢筋,这造成了边模复杂且非标准化,难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严重影响预制板的生产效率;同时,四边出筋也给堆放、运输和吊装等过程带来了困难;另外,叠合浇筑也导致现场湿工作量很大,且无法实现楼面装饰层预制化,与预制装配化技术路线相背离。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解决现有楼板拼接方式中预制楼板多侧面出筋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堆放、运输和吊装操作困难、以及现场叠合浇筑带来的湿工作量大等施工效率低下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该预制板至少长向两端是用于搁置在梁上的;在预制板的底部布置正交的底部钢筋,长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一致,短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一致;在预制板搁置在梁上的端部顶部布置顶部钢筋,顶部钢筋由预制板侧面开始向内延伸,长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短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对于需要搭接的钢筋,以该钢筋待搭接段为边,在预制板的顶部向下、侧边向内开设长方体或类长方体的搭接钢筋寓槽。以常见房屋建筑为例,其中的任一层楼面板可以视作由若干个板区格组成,每个板区格实际上就是四个相邻楼面梁所围成的区格;一般而言,每个板区格的面积会较大,受限于运输条件而无法制作成一块完整的预制板,须要将其再分解为若干个预制板,并将其排布在板区格内,再浇灌后浇材料;当完成该楼层所有预制板的排布和后浇材料的浇灌后,所形成的结构即为该楼层的完整楼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就是对该体系中的预制板进行了改良设计。该专利技术中,每块预制板均需根据现有设计方法配置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我们的设计中底部钢筋和顶部钢筋都没有露出预制板外部,而采用与预制板长向长度、短向长度相一致或偏小的设计,便于后期的运输和存储。优选的,所述短向底部钢筋布置在两侧长向顶部钢筋之间的区域,以便于连接;而两侧长向顶部钢筋覆盖的区域,可以不用设置短向底部钢筋;但是,各钢筋的参数设计需要满足现有规范要求,根据现有规范计算即可。优选的,所述搭接钢筋寓槽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搭接钢筋长度,搭接钢筋寓槽宽度在40~60mm范围内,搭接钢筋寓槽深度与待搭接钢筋深度相同。优选的,当该预制板的角部遇到框架柱时,在该角部留出匹配缺口。一种上述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预制板放置在梁上,相邻两预制板之间留出板缝间距,预制板与框架柱连接位置留出柱周板缝间距;(2)在底部搭接钢筋寓槽内放置底部搭接钢筋,在顶部搭接钢筋寓槽内放置顶部搭接钢筋;(3)在板缝、柱周板缝、搭接钢筋寓槽内浇灌后浇材料并保养。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板缝的宽度为50~100mm,柱周板缝的宽度为50~100mm。优选的,所有底部搭接钢筋寓槽的深度一致,所有顶部搭接钢筋寓槽的深度一致。优选的,所述底部搭接钢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块预制板对应的底部搭接钢筋寓槽内,顶部搭接钢筋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块预制板对应的顶部搭接钢筋寓槽内。优选的,所述搭接钢筋的长度等于所置于的两个搭接钢筋寓槽长度及板缝宽度之和。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浇灌的后浇材料为高强细石膨胀混凝土或高强膨胀砂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预制板块不需要在四周伸出钢筋,从而简化了预制墙板构件的边模,继而有利于模板标准化、提高预制构件生产效率、有利于预制构件的堆放、运输和吊装操作;2、预制板块直接预制成全厚度构件,不需要施工现场叠合浇筑,避免了现场大量湿作业,且全厚度预制板块上下板面均可在预制工厂完成装饰层施工,进一步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量,缩短现场施工工期;3、相邻板块钢筋连接只需要将截好的搭接钢筋放置到搭接钢筋寓槽内并浇筑即可,装配连接便利性和生产效率均得到提高;4、全厚度预制板块在搁置方向已经承受了几乎全部的恒荷载和部分楼面活荷载,连接部位仅承受部分楼面活荷载,因而与传统叠合板及传统现浇板相比,连接部位承载力和抗裂性失效的风险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楼板结构及预制板的布置示意图;图2为三边搁置两边连接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两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甲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三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两相邻板块板底钢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两相邻板块板顶钢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1、框架柱;2、外框架梁;3、内框架梁;4、次梁;11、三边搁置两边连接板块;12、两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13、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甲;14、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乙;15、两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16、三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17、悬空板缝;18、梁上板缝;19、柱周板缝;X、11至16中的任一板块;Y、11至16中与X相连的任一板块;21、板底长向不连钢筋;22、板底短向一端待连钢筋;23、板底短向两端待连钢筋;24、板顶不连钢筋;25、板顶待连钢筋;26、板底搭接钢筋寓槽;27、板顶搭接钢筋寓槽;28、板底搭接钢筋;29、板顶搭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其支承体系,预制板支承在由外框架梁2、内框架梁3及次梁4组成的楼面梁上,其中外框架梁2和内框架梁3又支承在框架柱1上。根据楼面梁的布置情况,对楼面梁围成的每一个板区格进行分块,分块原则是:根据板区格两个垂直方向的长短(即长跨和短跨),不在短跨方向分割,仅将长跨方向分割,分割后使板块的宽度在符合现行运输尺寸限值的前提下尽可能大以减少分块数量。于是,每个分块至少有两条对边会沿板区格短向搁置在楼面梁上。根据分隔开的每个板块(也可称为预制混凝土板或预制板)的四周搁置情况和钢筋连接情况,一般可有六种不同特征的板块,分别是:三边搁置两边连接板块11、两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12、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甲13、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乙14、两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15、三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16。所述各种板块的基本平面形状为矩形,当某个板块的角部遇到框架柱时,该角部要留出一个与框架柱形状相匹配的缺口;结合本案,三边搁置两边连接板块11、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甲13、三边搁置三边连接板块乙14、三边搁置四边连接板块16等板块在靠近框架柱1的角部留出一个与框架柱1形状相匹配的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至少长向两端是用于搁置在梁上的;在预制板的底部布置正交的底部钢筋,长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一致,短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一致;在预制板搁置在梁上的端部顶部布置顶部钢筋,顶部钢筋由预制板侧面开始向内延伸,长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短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对于需要搭接的钢筋,以该钢筋待搭接段为边,在预制板的顶部向下、侧边向内开设长方体或类长方体的搭接钢筋寓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板至少长向两端是用于搁置在梁上的;在预制板的底部布置正交的底部钢筋,长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一致,短向底部钢筋的长度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一致;在预制板搁置在梁上的端部顶部布置顶部钢筋,顶部钢筋由预制板侧面开始向内延伸,长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长向长度,短向顶部钢筋的长度短于预制板的短向长度;对于需要搭接的钢筋,以该钢筋待搭接段为边,在预制板的顶部向下、侧边向内开设长方体或类长方体的搭接钢筋寓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向底部钢筋布置在两侧长向顶部钢筋之间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钢筋寓槽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搭接钢筋长度,搭接钢筋寓槽宽度在40~60mm范围内,搭接钢筋寓槽深度与待搭接钢筋深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当该预制板的角部遇到框架柱时,在该角部留出匹配缺口。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民赵婕耿欧郭震范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