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09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固定在车门内板上,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侧翼部,所述第一端部靠近车门内板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远离车门内板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侧翼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点焊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加强板结构,优化了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的焊接方式,减少了焊点数量,且降低了开发成本及车身重量。

Lightweight structure of front door inner reinforc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weight structure of a front door inner reinforc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integrally formed door inner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fixed on the door inner plate. The door inner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has a first end, a second end and a flank part, and the first end is close to the door on the door inner plate. The lock is mounted through a hole setting, and the second end is far from the door inner plate, and the side wing is close to the first end setting. The door inner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is spot welded to the door inn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welding mode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the door inner plate, reduces the number of welding points, and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cost and the weight of the car body by reasonably desig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reinforcemen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身轻量化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和造价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能耗、提升安全性。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汽车的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前车门更是车身中工艺复杂的部件,对车身轻量化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一种前车门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在车门内板4和车门外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加强板结构复杂,导致前车门的质量很重,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车身的重量,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制造成本增加。如图5所示,上述前车门内加强板结构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加强板1与车门内板4进行部分两层焊焊接,第二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和车门内板4进行三层焊焊接,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一侧与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进行三层焊焊接,另一侧与车门内板4进行焊接,焊接工艺较为繁琐,且现场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内板加强板结构,优化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的焊接方式,减少焊点数量,降低了车身重量及开发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固定在车门内板上,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侧翼部,所述第一端部靠近车门内板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远离车门内板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侧翼部靠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与所述车门内板点焊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侧翼部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端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侧翼部的倾斜角度。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的成型面与车门内板表面形状一致。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的侧面设有多个弧形凹口。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呈长条状。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为厚度2mm至3mm的钢板。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内板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连接,且操作易实现,相比之前的内板加强板结构简单,焊装操作容易,焊点数量减少,能够实现车身轻量化,并且降低了开发成本。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前车门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二加强板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第二加强板装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车门内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车门内板加强板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其中:1-第一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3-第二加强板连接板,4-车门内板,5-车门内板加强板,6-第一端部,7-第二端部,8-侧翼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现有技术中一种前车门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在车门内板4和车门外板之间设有加强板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和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加强板结构复杂,导致前车门的质量很重,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车身的重量,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制造成本增加。如图5所示,上述前车门内加强板结构的连接方式为,第一加强板1与车门内板4进行部分两层焊焊接,第二加强板2、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和车门内板4进行三层焊焊接,第二加强板连接板3一侧与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进行三层焊焊接,另一侧与车门内板4进行焊接,焊接工艺较为繁琐,且现场操作比较麻烦。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5,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呈长条状,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固定在车门内板4上,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具有第一端部6、第二端部7和侧翼部8,所述第一端部6靠近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7远离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侧翼部8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设置,所述第一端部6、所述第二端部7和所述侧翼部8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其中,所述第一端部6的倾斜角度为30°,所述第二端部7的倾斜角度为20°,所述侧翼部8的倾斜角度为10°,所述第一端部6、所述第二端部7和所述侧翼部8都平贴在所述车门内板4的内侧面上。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与所述车门内板4的连接方式为点焊连接,焊点的数量减少50%,节约了现场焊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现场的操作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的成型面与车门内板4表面形状一致,可使所述车门内板4保持原有的外观形状,使增设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不会影响车体外观。可选的,所述车门内板4由玻璃纤维制成,弹性较大。可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通过钢板冲压成型,加工简单,强度高,成本低。优选的,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的侧面设有多个弧形凹口,设置所述弧形凹口有利于实现缓冲,更好地吸收外界的冲击力。本实施例通过合理设计加强板结构,优化了加强板与车门内板的焊接方式,减少了焊点数量,且降低了开发成本及车身重量。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5,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呈长条状,所述车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5),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固定在车门内板(4)上,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具有第一端部(6)、第二端部(7)和侧翼部(8),所述第一端部(6)靠近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7)远离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侧翼部(8)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设置,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与所述车门内板(4)点焊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结构包括一块一体成型的车门内板加强板(5),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固定在车门内板(4)上,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具有第一端部(6)、第二端部(7)和侧翼部(8),所述第一端部(6)靠近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第二端部(7)远离车门内板(4)上的门锁安装过孔设置,所述侧翼部(8)靠近所述第一端部(6)设置,所述车门内板加强板(5)与所述车门内板(4)点焊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门内加强板的轻量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6)、所述第二端部(7)和所述侧翼部(8)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叶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