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584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息,其中,该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高频通信中对上行信号发送功率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可以对上行信号发送功率进行有效控制的技术效果。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nod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nodes.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sends information to the second communication node, wherein the information includes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for indicating the transmission mode scanning period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information for indicating the transmission mode scanning resources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and information for indicating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communication node The information scanned by the moving uplink transmission mode, the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transmission mode scanning period of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the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transmission mode scanning resource of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nod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nsmitting power of the upstream signal can not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n the high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of the related technology, and then achieves the technical effect that the transmitting power of the upstream signal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DCCH)用于承载上、下行调度信息,以及上行功率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简称为DCI)格式(format)分为DCIformat0、1、1A、1B、1C、1D、2、2A、3、3A等,后面演进至LTE-A版本12(LTE-ARelease12)中又增加了DCIformat2B、2C、2D以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和传输模式。基站(eNB,e-Node-B)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配置终端(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或者终端接收高层(higherlayers)的配置,也称为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UE。无线系统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上行功控,可以使得小区中的UE既保证上行所发送数据的质量,又尽可能减少对系统中其他用户的干扰,延长UE电池的使用时间。LTE/LTE-A系统中,同小区内不同用户之间的上行数据是正交的,因此,LTE系统采用慢速的上行功率控制,主要考虑通过功率控制来使得上行传输适应不同的无线传输环境,包括路损、阴影衰落等。LTE功率控制的对象包括PUCCH,PUSCH,SRS等。虽然这些上行信号的数据速率和重要性各自不同,其具体功控方法和参数也不尽相同。但其原理都是基本相同的,可以归纳为:UE发射的功率谱密度(即每RB(resourceblock资源块)上的功率)=开环工控点+动态的功率偏移。其中,开环工控点=目标功率P0+开环的路损补偿α×(PL)。目标功率P0又分为小区目标功率和UE特定的目标功率两部分。开环的路损PL基于UE对于下行的路损估计。UE通过测量下行参考信号RSRP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简称RSRP),并与已知的RS(参考信号基站发送的时候用了多少功率,通过信令通知终端)信号功率进行相减,从而进行路损估计。对于PUSCH和SRS,eNodeB通过参数路损补偿因子α来决定路损在UE的上行功率控制中的权重。比如说,对于处于小区边缘的UE,如果其发送功率过高,会对别的小区造成干扰,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容量。对于PUCCH来说,由于不同的PUCCH用户是码分复用的,α取值为1,可以更好地控制不同PUCCH用户之间的干扰。动态的功率偏移包含两个部分,基于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CodingScheme,简称MCS)的功率调整△TF和闭环的功率控制。基于MCS的功率调整可以使得UE根据选定的MCS来动态地调整相应的发射功率谱密度。闭环的功率控制是指UE通过PDCCH中的传输功率控制(TransmittingPowerCommand,简称TPC)传输功率命令来对UE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可以分为累积调整和绝对值调整两种方式。累积调整方式适用于PUSCH,PUCCH和SRS,绝对值调整方式只适用于PUSCH。这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之间的转换是半静态的,eNB通过专用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信令指示UE采用累积方式还是绝对值方式。累积方式是指当前功率调整值是在上次功率调整的数值上增加/减少一个TPC中指示的调整步长,累积方式是UE缺省使用的调整方式。LTE中累积方式的TPC可以有两套不同的调整步长,第一套步长为(-1,0,1,3)dB,对于PUSCH,由DCIformat0/3指示;对于PUCCH,由DCIformat1/1A/1B/1D/2/2A/3指示。第二套步长为(-1,1),由DCIformat3a指示(适用于PUCCH和PUSCH)。绝对值方式是指直接使用TPC中指示的功率调整数值,只适用于PUSCH。此时,eNodeB需要通过RRC信令显式地关闭累积方式地功率调整方式。当采用绝对值方式时,TPC数值为(-4,-1,1,4)dB,由DCIformat0/3指示,其功率调整地范围可达8db,适用于UE不连续的上行传输,可以使得eNodeB一步调整UE的发射功率至期望值。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业务需求量不断增加,可用的低频载波也已经非常稀缺,由此,基于还未充分利用的高频(30~300GHz)载波通信成为解决未来高速数据通信的重要通信手段之一。高频载波通信的可用带宽很大,可以提供有效的高速数据通信。但是,高频载波通信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就是:相对低频信号,高频信号在空间的衰落非常大,虽然会导致高频信号在室外的通信出现了空间的衰落损耗问题,但是由于其波长的减小,通常可以使用更多的天线,从而可以基于波束进行通信以补偿在空间的衰落损耗。但是,当天线数增多时,由于此时需要每个天线都有一套射频链路,基于数字波束成型也带来了增加成本和功率损耗的问题。因此,目前的研究中比较倾向于混合波束赋形,即射频波束和数字波束共同形成最终的波束。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NewRadioAccessTechnology,简称NR)的研究中,高频通信系统除了基站会配置大量的天线形成下行传输波束以补偿高频通信的空间衰落,终端同样也会配置大量的天线形成上行传输波束,基站侧也会选择合适的接收波束以匹配接收上行信号。在现有的研究中,由于不同的波束能量差异比较大,UE的不同发送波束对临区造成的干扰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UE的不同发送波束应有不同功率参数配置,不同发送波束的功率参数设置应将对临区造成的干扰水平考虑在内。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高频通信中对上行信号发送功率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可选地,所述发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发送波束、发送天线、发送扇区、发送端的预编码、天线端口、天线权重矢量、天线权重矩阵、空分复用方式对应的发送方式、频域传输分集对应的发送方式以及时域传输分集对应的发送方式。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下行发送方式扫描的时间间隔或周期。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下行发送方式扫描所在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三通信节点配置的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所在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上行发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发送波束、发送天线、发送扇区、发送端的预编码、天线端口、天线权重矢量、天线权重矩阵、空分复用方式对应的发送方式、频域传输分集对应的发送方式以及时域传输分集对应的发送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下行发送方式扫描的时间间隔或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下行发送方式扫描所在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三通信节点配置的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所在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上行发送方式扫描周期、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各个上行发送方式之间的时间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所在的时域资源和/或频域资源和/或码域资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反馈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不同的接收方式下测量到的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在不同的发送方式下的接收功率或干扰水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相同的接收方式下测量到的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在不同的发送方式下的接收功率或干扰水平。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收波束、接收天线、接收扇区、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的准共址指示的接收端的波束资源、基准参考信号和天线端口的准共址指示的接收端的波束资源。11.一种通信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启动上行发送方式扫描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方式扫描资源的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状态消息,以使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第三通信节点的发送功率。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不同的接收方式下测量到的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在不同的发送方式下的接收功率或干扰水平、所述第二通信节点在相同的接收方式下测量到的所述第三通信节点在不同的发送方式下的接收功率或干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瑜新鲁照华陈艺戬李儒岳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