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52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其中,悬停式支臂包括第一联接件、第二联接件、第三联接件、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的铰接部铰接,第二上支撑杆的内部设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接部,挂接部分别与第一上支撑杆的两端挂接;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设有的铰接部铰接,第二下支撑杆内部设有压簧,压簧近于第一联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第一联接件设有第一定位联接轴,卡接部设有的凹槽止抵于第一定位联接轴外侧,压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下支撑杆内侧设有的止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任意悬停,多维度旋转的特点。

A hovering supporting arm and an infrared light therapeutic apparatus made of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vering arm and an infrared therapeutic apparatus composed of the hovering arm. The hovering arm comprises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ece, the third connecting piece, the first upper supporting rod, the second upper supporting rod, the first lower supporting rod, the second lower supporting rod, the first upper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econd upper supporting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upper support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upper support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lower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lower support rod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articulated parts respectively; and the second lower support rod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pring to press. One end of the spring near the first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art, the first connec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coupling shaft, a groove arranged at the clamping part is against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positioning coupling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ressure spring is against the stop part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cond lower suppo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bitrary hover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
技术介绍
红外光治疗仪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通过发射的红外线可以透过衣服作用与治疗部位,继而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红外线主要是由于其能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现有的红外光治疗仪中机臂一般采用可旋转联接结构,通过机臂实现机头位置的调整,现有的一般采用旋转联接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机臂在某一旋转状态时固定,但由于重力的原因,长久使用机臂会往下掉,继而影响治疗仪的使用效果;也有少数的机臂采用了气动弹簧进行机臂旋转时的定位,但不易操作,成本也相对较高;另外,现有的机臂只有在竖直方向上调节,以至于机头可调节的照射范围和照射角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停式支臂及由其构成的红外光治疗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悬停式支臂,包括上支臂、下支臂及设于上支臂、下支臂之间的第一联接件,所述上支臂的外端设有第二联接件,所述下支臂外端设有第三联接件,所述上支臂包括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二上支撑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二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杆的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的两端挂接;所述下支臂包括第一下支撑杆和第二下支撑杆,所述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三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部设有压簧,所述压簧近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第一定位联接轴,所述卡接部设有的凹槽止抵于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侧,所述压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侧设有的止挡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联接件包括第一内壳,及穿设于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周依次设有限位块、第一外壳,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内壳、第一外壳之间,所述限位块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接部的外端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内壳、第一外壳的相对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构成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端套设有三角形支撑架。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联接件包括第二内壳,及穿设于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二定位联接轴,所述第二定位联接轴外周套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内壳、第二外壳的相对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构成所述第二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内壳、第二外壳之间设有旋转联接件,所述旋转联接件设有向外延伸的夹具支杆,所述夹具支杆外端设有万向联接头,所述万向联接头固定联接有一联接杆,所述联接杆的外端设有夹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联接件包括第三内壳,及穿设于所述第三内壳的第三定位联接轴,所述第三定位联接轴外周套设有联接块、第三外壳,所述联接块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与所述第三外壳之间,所述第三内壳与所述第三外壳的相对面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构成所述第三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联接块上方与所述第三定位联接轴铰接,下方与设有的支撑座旋转式联接。一种红外光治疗仪,包括机身、底座、机头、及所述的悬停式支臂,所述机身下方设有所述底座,所述机身上方设有所述悬停式支臂,所述机头与所述悬停式支臂的上端联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悬停式支臂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悬停式支臂、第二悬停式支臂,所述机身两侧设有固定部,所述悬停式支臂的下端与所述固定部联接,所述机身上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悬停式支臂、第二悬停式支臂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机身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联接柱,所述联接柱的上端与所述机身的后侧固定联接,所述联接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联接,所述底座下方设有万向轮;所述联接柱近于所述机身的一端设有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悬停式支臂设有的上支臂中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二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接件、第二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第二支撑部设有拉簧,拉簧两端设有的挂接部与第一上支撑杆的两端挂接,上支臂旋转时,会拉动拉簧,拉簧产生的向上的分力以平衡上支臂的受到的重力,同理下支臂在旋转时,会压缩压簧,压簧产生的向上的分力以平衡下支臂的受到的重力,以实现悬停式支臂在旋转过程中的任意悬停,操作方便,下支臂;另外,下支臂的下方的支撑座与设有的联接块旋转式联接,以实现360°旋转,红外光治疗仪中的机头与上支臂外端设有的万向联接头联接,使机头能够多角度旋转,实现了悬停式支臂可多维度旋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悬停式支臂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悬停式支臂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红外光治疗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标记1悬停式支臂11上支臂111第一上支撑杆112第二上支撑杆113拉簧1131挂接部12下支臂121第一下支撑杆122第二下支撑杆123压簧1231卡接部13第一联接件131第一内壳132第一外壳133第一定位联接轴134第一凸起135限位块1351限位槽136三角形支撑架14第二联接件141第二内壳142第二外壳143第二定位联接轴144第二凸起15第三联接件151第三内壳152第三外壳153第三定位联接轴154第三凸起155联接块156支撑座16旋转联接件17夹具支杆171万向联接头18夹头2红外光治疗仪21机身211显示器212固定部22底座221万向轮23联接柱231把手24悬停式支臂241第一悬停式支臂242第二悬停式支臂3机头4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图3所示,一种悬停式支臂,包括上支臂11、下支臂12及设于上支臂11、下支臂12之间的第一联接件13,上支臂11的外端设有第二联接件14,下支臂12外端设有第三联接件15,上支臂11包括第一上支撑杆111和第二上支撑杆112,第一上支撑杆111、第二上支撑杆1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接件13、第二联接件14设有的铰接部铰接,第二上支撑杆112的内部设有拉簧113,拉簧113的两端分别设有挂接部1131,挂接部1131分别与第一上支撑杆111的两端挂接;下支臂12包括第一下支撑杆121和第二下支撑杆122,第一下支撑杆121、第二下支撑杆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接件13、第三联接件15设有的铰接部铰接,第二下支撑杆122内部设有压簧123,压簧123近于第一联接件13的一端设有卡接部1231,第一联接件13设有第一定位联接轴133,卡接部1231设有的凹槽止抵于第一定位联接轴133外侧,压簧123另一端抵接于第二下支撑杆122内侧设有的止挡部。具体的,第一上支撑杆1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悬停式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臂、下支臂及设于上支臂、下支臂之间的第一联接件,所述上支臂的外端设有第二联接件,所述下支臂外端设有第三联接件,所述上支臂包括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二上支撑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二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杆的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的两端挂接;所述下支臂包括第一下支撑杆和第二下支撑杆,所述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三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部设有压簧,所述压簧近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第一定位联接轴,所述卡接部设有的凹槽止抵于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侧,所述压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侧设有的止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悬停式支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臂、下支臂及设于上支臂、下支臂之间的第一联接件,所述上支臂的外端设有第二联接件,所述下支臂外端设有第三联接件,所述上支臂包括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二上支撑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第二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二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杆的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设有挂接部,所述挂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支撑杆的两端挂接;所述下支臂包括第一下支撑杆和第二下支撑杆,所述第一下支撑杆、第二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接件、第三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部设有压簧,所述压簧近于所述第一联接件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第一定位联接轴,所述卡接部设有的凹槽止抵于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侧,所述压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下支撑杆内侧设有的止挡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停式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件包括第一内壳,及穿设于第一内壳的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周依次设有限位块、第一外壳,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内壳、第一外壳之间,所述限位块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接部的外端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内壳、第一外壳的相对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构成所述第一联接件设有的铰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停式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联接轴外端套设有三角形支撑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停式支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接件包括第二内壳,及穿设于所述第二内壳的第二定位联接轴,所述第二定位联接轴外周套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内壳、第二外壳的相对面设有第二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金秋都吉良黄日新陈其伟叶柱英郑毅曾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