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73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包括:顶座、显示屏、滑座;顶座安装在后支撑的前部顶端,且顶座与后支撑通过内置螺丝固定相连接;顶座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显示屏,且顶座与显示屏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Z轴导向杆安装在顶座的内部两端,且Z轴导向杆与顶座通过贯通相连接;丝杠安装在顶座的下部两端,且丝杠与顶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升降座设置在Z轴导向杆及丝杠的外部,且升降座与Z轴导向杆及丝杠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印时运行稳定,打印精度高,且打印效率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A large size 3D printing equipment based on office automation of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rint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large-scale 3D printing equipment based on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office automation, which comprises a top seat, a display screen and a sliding seat; a top seat is install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support, and the top seat and the rear support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a built-in screw; and the front middle device of the top seat is arranged. A display screen is arranged, and the top seat and the display screen are connected by an embedded way; the Z-axis guide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inner two ends of the top seat, and the Z-axis guide rod and the top seat are connected by a through connection; the lead screw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two ends of the top seat, and the lead screw and the top seat are connected by a rotary connection; the lift seat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Z-axis guide rod and the lead screw. The lif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Z-axis guide rod and the lead screw through a sleeve m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operation, high printing precision and fast printing efficiency through structural improvement,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device technology, so as to make it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为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3D打印设备普遍存在打印时运行不够稳定,打印精度低,且打印效率慢的问题,在实际的打印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打印时运行稳定,打印精度高,且打印效率快的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打印时运行稳定,打印精度高,且打印效率快的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打印时运行不够稳定,打印精度低,且打印效率慢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包括:顶座、显示屏、滑座、机头、电源箱、Z轴导向杆、丝杠、后支撑、X轴电机、皮带轮、皮带、升降座、滑杆、滑套、前支撑、丝杠二、定位套、Y轴电机、热床、Z轴电机和第二滑杆;所述顶座安装在后支撑的前部顶端,且顶座与后支撑通过内置螺丝固定相连接;所述顶座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显示屏,且顶座与显示屏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Z轴导向杆安装在顶座的内部两端,且Z轴导向杆与顶座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丝杠安装在顶座的下部两端,且丝杠与顶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设置在Z轴导向杆及丝杠的外部,且升降座与Z轴导向杆及丝杠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的一侧中间安装有X轴电机,且升降座与X轴电机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X轴电机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皮带轮,且X轴电机与皮带轮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的外部设置有皮带,且皮带轮与皮带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设置在滑座及升降座的内部后侧,且皮带与滑座及升降座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升降座的内部两端安装有滑杆,且升降座与滑杆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安装在滑杆的外部,且滑座与滑杆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的前部中间安装有机头,且滑座与机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箱安装在后支撑的一侧底部,且电源箱与后支撑通过内置螺丝相连接;所述丝杠的底部安装有Z轴电机,且丝杠与Z轴电机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安装在后支撑的前部内侧,且前支撑与后支撑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的上部中间安装有Y轴电机,且前支撑与Y轴电机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Y轴电机的前部中间设置有丝杠二,且Y轴电机与丝杠二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二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套,且丝杠二与定位套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套安装在热床的底部中间,且定位套与热床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的内侧两端安装有第二滑杆,且前支撑与第二滑杆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外部安装有滑套,且第二滑杆与滑套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套设置在热床的底部两端,且滑套与热床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D打印设备所述丝杠前视为螺纹状结构的实心体设置,且丝杠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D打印设备所述Z轴导向杆前视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Z轴导向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D打印设备所述皮带前视为圆弧形状的塑制结构设置,且皮带呈锯齿状结构设置有一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D打印设备所述滑杆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两组,且滑杆为上下对称状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D打印设备所述滑套为圆形状的筒体式结构,且滑套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丝杠前视为螺纹状结构的实心体设置,且丝杠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能够在打印时通过Z轴电机的旋转,带动丝杠缓速转动,使升降座运行时稳定性高;通过Z轴导向杆前视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且Z轴导向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两组,能够保证升降座在升降时垂直度更高,使其达到打印时运行稳定性高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皮带前视为圆弧形状的塑制结构设置,且皮带呈锯齿状结构设置有一组,皮带通过X轴电机产生的作用力高速运转,带动滑座做横向平移动作,并通过滑杆为圆柱形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两组,且滑杆为上下对称状结构的设置,能够保证滑座在做横向平移时,更稳定更快捷,达到了装置打印精度高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滑套为圆形状的筒体式结构,且滑套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使热床在做横向平移时,速度更快,且通过滑套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能够有效保证热床平移时的稳定性,使其达到了打印效率快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印时运行稳定,打印精度高,且打印效率快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顶座1、显示屏2、滑座3、机头4、电源箱5、Z轴导向杆6、丝杠7、后支撑8、X轴电机9、皮带轮10、皮带11、升降座12、滑杆13、滑套14、前支撑15、丝杠二16、定位套17、Y轴电机18、热床19、Z轴电机20、第二滑杆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包括:顶座1、显示屏2、滑座3、机头4、电源箱5、Z轴导向杆6、丝杠7、后支撑8、X轴电机9、皮带轮10、皮带11、升降座12、滑杆13、滑套14、前支撑15、丝杠二16、定位套17、Y轴电机18、热床19、Z轴电机20和第二滑杆21;顶座1安装在后支撑8的前部顶端,且顶座1与后支撑8通过内置螺丝固定相连接;顶座1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显示屏2,且顶座1与显示屏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Z轴导向杆6安装在顶座1的内部两端,且Z轴导向杆6与顶座1通过贯通相连接;丝杠7安装在顶座1的下部两端,且丝杠7与顶座1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包括:顶座(1)、显示屏(2)、滑座(3)、机头(4)、电源箱(5)、Z轴导向杆(6)、丝杠(7)、后支撑(8)、X轴电机(9)、皮带轮(10)、皮带(11)、升降座(12)、滑杆(13)、滑套(14)、前支撑(15)、丝杠二(16)、定位套(17)、Y轴电机(18)、热床(19)、Z轴电机(20)和第二滑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安装在后支撑(8)的前部顶端,且顶座(1)与后支撑(8)通过内置螺丝固定相连接;所述顶座(1)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显示屏(2),且顶座(1)与显示屏(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Z轴导向杆(6)安装在顶座(1)的内部两端,且Z轴导向杆(6)与顶座(1)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丝杠(7)安装在顶座(1)的下部两端,且丝杠(7)与顶座(1)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设置在Z轴导向杆(6)及丝杠(7)的外部,且升降座(12)与Z轴导向杆(6)及丝杠(7)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的一侧中间安装有X轴电机(9),且升降座(12)与X轴电机(9)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X轴电机(9)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皮带轮(10),且X轴电机(9)与皮带轮(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10)的外部设置有皮带(11),且皮带轮(10)与皮带(1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11)设置在滑座(3)及升降座(12)的内部后侧,且皮带(11)与滑座(3)及升降座(12)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的内部两端安装有滑杆(13),且升降座(12)与滑杆(13)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3)安装在滑杆(13)的外部,且滑座(3)与滑杆(13)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3)的前部中间安装有机头(4),且滑座(3)与机头(4)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箱(5)安装在后支撑(8)的一侧底部,且电源箱(5)与后支撑(8)通过内置螺丝相连接;所述丝杠(7)的底部安装有Z轴电机(20),且丝杠(7)与Z轴电机(2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15)安装在后支撑(8)的前部内侧,且前支撑(15)与后支撑(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15)的上部中间安装有Y轴电机(18),且前支撑(15)与Y轴电机(18)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Y轴电机(18)的前部中间设置有丝杠二(16),且Y轴电机(18)与丝杠二(1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丝杠二(16)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套(17),且丝杠二(16)与定位套(17)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套(17)安装在热床(19)的底部中间,且定位套(17)与热床(1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支撑(15)的内侧两端安装有第二滑杆(21),且前支撑(15)与第二滑杆(21)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1)的外部安装有滑套(14),且第二滑杆(21)与滑套(14)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套(14)设置在热床(19)的底部两端,且滑套(14)与热床(19)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形设计办公自动化的大尺寸3D打印设备,包括:顶座(1)、显示屏(2)、滑座(3)、机头(4)、电源箱(5)、Z轴导向杆(6)、丝杠(7)、后支撑(8)、X轴电机(9)、皮带轮(10)、皮带(11)、升降座(12)、滑杆(13)、滑套(14)、前支撑(15)、丝杠二(16)、定位套(17)、Y轴电机(18)、热床(19)、Z轴电机(20)和第二滑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1)安装在后支撑(8)的前部顶端,且顶座(1)与后支撑(8)通过内置螺丝固定相连接;所述顶座(1)的前部中间设置有显示屏(2),且顶座(1)与显示屏(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Z轴导向杆(6)安装在顶座(1)的内部两端,且Z轴导向杆(6)与顶座(1)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丝杠(7)安装在顶座(1)的下部两端,且丝杠(7)与顶座(1)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设置在Z轴导向杆(6)及丝杠(7)的外部,且升降座(12)与Z轴导向杆(6)及丝杠(7)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的一侧中间安装有X轴电机(9),且升降座(12)与X轴电机(9)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X轴电机(9)的前部中间设置有皮带轮(10),且X轴电机(9)与皮带轮(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轮(10)的外部设置有皮带(11),且皮带轮(10)与皮带(1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皮带(11)设置在滑座(3)及升降座(12)的内部后侧,且皮带(11)与滑座(3)及升降座(12)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升降座(12)的内部两端安装有滑杆(13),且升降座(12)与滑杆(13)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3)安装在滑杆(13)的外部,且滑座(3)与滑杆(13)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滑座(3)的前部中间安装有机头(4),且滑座(3)与机头(4)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箱(5)安装在后支撑(8)的一侧底部,且电源箱(5)与后支撑(8)通过内置螺丝相连接;所述丝杠(7)的底部安装有Z轴电机(20),且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健魏芳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