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71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的型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成型后的壳体从下模上顶出的顶针,所述顶板上滑动连接有斜顶杆,所述斜顶杆贯穿下模且斜顶杆背离顶板侧设置有用于成型放置腔的顶块,所述斜顶杆背离顶板端向远离开口端倾斜,所述斜顶杆与下模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部的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处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孔的成型杆,可以同时将放置腔与固定部脱模且二者同时脱模时不易产生干涉,脱模时简单方便。

An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comprising an upper mold and a lower mold, wherein a cavity for forming a shel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mold and the lower mold, an injection runner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mold, a top plate for pushing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mold, and a plurality of shells for forming the shell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mold. The oblique ejector rod runs through the lower die and the oblique ejector rod deviates from the side of the top plat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lock for forming a placement cavity. The oblique ejector rod deviates from the top plate end and tilts away from the open end. The oblique ejector rod slides and matches with the lower die.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lock for forming a placement cavity. The forming part of the forming fix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orming rod for forming a fixed hole, which can demould the placing cavity and the fixing part at the same time, and is not easy to interfere when demoulding, an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hen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让人们重新关注的电动车,电动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动车的外形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图1、2所示,现有一种电动摩托车壳体塑料件,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30内侧用于固定螺栓的固定部31,壳体30侧面设置有多个通孔33,在固定部31上具有供螺栓穿过的固定孔32,为了使得螺栓与壳体30固定后不易分开,需要在固定部31中设置有螺母,而该塑料件采用模具注塑成型,若要将螺母成型在壳体30中,就需要在注塑前向模具中放置螺母,这时需要工人在模具打开时将螺母放入固定部31的位置,但是模具合模时作用力非常大,容易夹到工人手臂,因此为了保障工人安全,将螺母在注塑前放置改为在安装时放置,因此需要在固定部31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放置腔34,螺母放置腔34一侧设置有供螺母放入的开口35,使得注塑出来的壳体30具有一个开口35,使用时,通过开口35将螺母放入,然后从固定孔32中拧入螺栓与螺母配合即可。但是在注塑时,由于固定孔较深,因此为了脱模方便需要在模具上设置成型固定孔的成型杆,在成型杆上设置有套筒,使用时通过套筒将壳体从成型杆上顶出,而由于该壳体需要注塑放置腔,因此为了方便使得放置腔从模具上脱出,需要在模具上设置斜顶机构,而放置腔与固定孔均位于同一处,因此斜顶机构与套筒之间将产生干涉,使得产品不能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具有脱模时不易产生干涉、方便脱出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的型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成型后的壳体从下模上顶出的顶针,所述顶板上滑动连接有斜顶杆,所述斜顶杆贯穿下模且斜顶杆背离顶板侧设置有用于成型放置腔的顶块,所述斜顶杆背离顶板端向远离开口端倾斜,所述斜顶杆与下模滑动配合,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部的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处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孔的成型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上模与下模合模,然后通过注塑流道向型腔中注入熔融状态的塑料,当塑料充满型腔后进行冷却,型腔中的塑料冷却以后将形成壳体,此时上模与下模分离,之后驱动顶板向上模端运动,此时顶板将推动斜顶杆与顶针同时向上运动,而斜顶杆与顶针将带动顶块以及产品逐渐与下模分离,在此过程中,由于斜顶杆倾斜设置,因此斜顶杆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将驱动顶块逐渐从放置腔中脱出,当顶板与下模接触时顶块将与放置腔分离,此时即可将产品从上模与下模之间拿出,在脱模过程中,位于成型部中的固定部将与下模之间具有较大的黏合力,使得固定部从成型部中脱出时、成型杆从固定孔中脱出时需要较大的力,而由于在固定部处有顶块支撑,因此通过顶块即可对固定部施加力,而施力点位于固定部处且顶块与产品接触面较大,因此产品可以方便被顶出同时也不易被顶坏,不使用单独的顶出机构也可将成型杆从固定孔中脱出,使得产品从放置腔脱出的同时也可使得固定孔方便脱出,因此从下模上脱出放置腔与固定部时不会产生干涉,脱模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成型部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可拆卸设置有安装块,所述成型杆设置在安装块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成型杆较细,因此在脱模与合模过程中成型杆容易损坏,为了方便跟换成型杆在成型部中设置有安装孔,然后在安装孔中安装有安装块,接着将成型杆一体成型设置在安装块上,当成型杆损坏时,可以将安装块与成型杆拆出,然后更换新的即可,更换时简单方便。优选的,贯穿所述下模设置有用于拆卸安装块的拆卸孔,所述安装块的外壁与拆卸孔的内壁贴合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拆卸孔与安装孔导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将安装块从安装孔中拆出,在下模上设置有拆卸孔,需要拆卸安装块时,通过拆卸孔将安装块从安装孔中顶出即可,由于安装块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因此安装块位于安装孔中时安装块稳定、不易脱落。优选的,所述拆卸孔与安装孔均为圆形孔,所述拆卸孔的中心轴线与安装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拆卸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将安装块从安装孔中拆出,将拆卸孔与安装孔均设置为圆形孔,且使得拆卸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此时安装块装入安装孔中时将和安装孔与拆卸孔连接处的台阶抵触,起到定位安装块的作用,安装时只需要使得安装块与安装孔底壁接触即可,安装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斜顶杆之间设置有万向滑座,所述万向滑座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安装座、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中的滑块,所述斜顶杆的端部铰接在所述滑块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斜顶杆倾斜设置,所以斜顶杆在下模中滑动时,斜顶杆的底部会发生水平位移,为了使得顶板可以始终对斜顶杆施加作用力,在顶板与斜顶杆之间固定有万向滑座,工作时,斜顶杆将带动滑块在安装座中滑动,同时由于滑块固定在安装座中,所以顶板与斜顶杆将在脱模与注塑过程中始终连接在一起,这样斜顶杆工作时稳定优选的,所述下模上滑动设置有侧抽块,所述侧抽块一侧与壳体贴合,且侧抽块与壳体贴合端设置有用于成型通孔的抽芯杆,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抽块向背离型腔侧滑动使得抽芯杆从通孔中脱出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在壳体上成型通孔的同时使得壳体可以方便脱出,在下模上滑动设置有侧抽块,同时在侧抽块朝向壳体端设置有抽芯杆,注塑时,通过驱动机构将抽芯杆驱动至插入型腔的位置,然后注塑产品,壳体成型后将在壳体上形成通孔,当壳体需要脱模时,通过驱动机构将侧抽块向远离壳体端驱动,使得抽芯杆与壳体分离,方便壳体从下模上脱出。优选的,所述侧抽块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上用于在上模与下模分离时推动侧抽块向背离型腔侧滑动的斜导杆,所述斜导杆一端插入导向孔中且与导向孔滑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上模与下模分离的同时使得侧抽块向远离壳体端运动,在侧抽块上设置有导向孔,使用时,在上模上设置有斜导杆,当上模与下模分离时,上模将带动斜导杆向远离导向孔端运动,此时导向孔与斜导杆将相对滑动,使得侧抽块逐渐向远离壳体端运动直至抽芯杆与成型的壳体分离,这时就可以通过推动顶板将壳体从下模中推出。优选的,所述侧抽块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在抽芯杆与通孔完全分开时与限位槽靠近型腔端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块,所述侧抽块滑动时所述限位块将相对于侧抽块在限位槽中滑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侧抽块从下模一端滑落,在侧抽块上设置有限位槽,同时在下模上设置有限位块,侧抽块运动时,限位块将相对于侧抽块在限位槽中滑动,当抽芯杆与壳体分离时,限位块将与限位槽靠近型腔端的内壁贴合,阻止侧抽块进一步运动,使得侧抽块不会与下模分离。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向下模与产品之间通气的气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将成型的壳体从下模中脱出,在下模上设置有气门,脱模时通过气门向壳体与下模之间吹气,使得壳体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与下模(2),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30)的型腔(3),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与型腔(3)连通的注塑流道(4),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30)的顶板(5),所述顶板(5)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成型后的壳体(30)从下模(2)上顶出的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上滑动连接有斜顶杆(7),所述斜顶杆(7)贯穿下模(2)且斜顶杆(7)背离顶板(5)侧设置有用于成型放置腔(34)的顶块(8),所述斜顶杆(7)背离顶板(5)端向远离开口(35)端倾斜,所述斜顶杆(7)与下模(2)滑动配合,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部(31)的成型部(9),所述成型部(9)处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孔(32)的成型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与下模(2),所述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壳体(30)的型腔(3),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与型腔(3)连通的注塑流道(4),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壳体(30)的顶板(5),所述顶板(5)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成型后的壳体(30)从下模(2)上顶出的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上滑动连接有斜顶杆(7),所述斜顶杆(7)贯穿下模(2)且斜顶杆(7)背离顶板(5)侧设置有用于成型放置腔(34)的顶块(8),所述斜顶杆(7)背离顶板(5)端向远离开口(35)端倾斜,所述斜顶杆(7)与下模(2)滑动配合,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部(31)的成型部(9),所述成型部(9)处设置有用于成型固定孔(32)的成型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9)处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中可拆卸设置有安装块(12),所述成型杆(10)设置在安装块(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贯穿所述下模(2)设置有用于拆卸安装块(12)的拆卸孔(13),所述安装块(12)的外壁与拆卸孔(13)的内壁贴合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拆卸孔(13)与安装孔(11)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孔(13)与安装孔(11)均为圆形孔,所述拆卸孔(13)的中心轴线与安装孔(1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拆卸孔(13)的直径小于安装孔(11)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5)与斜顶杆(7)之间设置有万向滑座(14),所述万向滑座(14)包括固定在顶板(5)上的安装座(141)、滑动设置在安装座(141)中的滑块(142),所述斜顶杆(7)的端部铰接在所述滑块(14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奥杰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