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58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端模块、与所述前端模块配合连接的前上保险杠格栅,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前端模块与前上保险杠格栅之间的前上保险杠骨架;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与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前端模块支撑。其能够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沉,保证汽车的外观品质;在碰撞力较小时能够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一定的缓冲和支撑作用;在碰撞力较大时能够通过延伸腔体的折弯和溃缩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碰撞时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能够提高配合精度,减轻汽车质量,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国内道路人车混流较为普遍,行人与车辆极易发生碰撞事故,而行人的腿部是受伤害最频繁的部位,各个汽车企业都在致力于开发出更加合理和安全的汽车前端结构,以减小行人腿部在碰撞中所受到的伤害。现有的汽车前上保险杠一般通过支架直接与前端模块连接,如CN101945779A公开的“托盘能量吸收器和保险杠系统”,说明书中记载:“保险杠系统包括上保险杠部分和下保险杠部分,上保险杠部分通过支架连接到纵梁”。汽车前上保险杠在与行人发生轻度碰撞时,不能够对行人的腿部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在碰撞力较大时,变形困难,使得行人腿部受到较大伤害。由于仅通过支架对前上保险杠进行支撑,汽车长时间行驶后,经路面颠簸和自身重量,容易出现下沉现象。因此,需要对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其能够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沉,保证汽车的外观品质;在碰撞力较小时能够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一定的缓冲和支撑作用;在碰撞力较大时能够通过延伸腔体的折弯和溃缩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碰撞时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能够提高配合精度,减轻汽车质量,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端模块、与所述前端模块配合连接的前上保险杠格栅,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前端模块与前上保险杠格栅之间的前上保险杠骨架;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与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前端模块支撑。进一步,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吸能部和向后凸出的水平吸能部;所述竖直吸能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后凸出的延伸腔体,所述延伸腔体上均设有折弯孔;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上的延伸腔体通过所述前端模块支撑。进一步,所述延伸腔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弱化孔、后端部下面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折弯孔设在所述延伸腔体的上壁。进一步,所述前端模块的上部前面设有凹槽;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后部的延伸腔体与所述前端模块前部的凹槽对应。进一步,所述前端模块上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的下表面共面,且所述延伸腔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对应紧贴。进一步,所述支撑部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限位翻边。进一步,所述竖直吸能部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卡孔和多个通孔,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的后部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的定位筋、与所述卡孔一一对应的卡扣、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为塑料材质。进一步,所述竖直吸能部和水平吸能部上均设有加强筋和加强翻边。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前上保险杠骨架的前部与前上保险杠格栅固定连接、后部通过前端模块支撑,使得前端模块对前上保险杠骨架起到了支撑作用,承担了一部分前上保险杠骨架的重量,防止了汽车前保险杠下沉,兼顾了汽车的美观性,同时在碰撞力较小时,前上保险杠骨架随前上保险杠格栅向后移动,直至前上保险杠骨架与前端模块在碰撞方向接触,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和支撑作用;由于将前上保险杠骨架上的延伸腔体作为与前端模块的接触部,且在延伸腔体上设有折弯孔,使得延伸腔体在撞击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折断,对行人的腿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碰撞时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由于延伸腔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弱化孔,受较大撞击力时加速延伸腔体的折弯和溃缩,进一步减轻了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延伸腔体后端部下面设计导向斜面,在安装时起到了导向作用;由于在前端模块的前部设计支撑部,支撑部两边设计限位翻边,保证了前上保险杠骨架与前端模块的配合精度;由于将前上保险杠骨架设计为塑料材质,减轻了汽车的质量,满足了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同时使得碰撞过程中变形容易,对行人的腿部伤害较小;安装方便快捷,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前上保险杠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正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前上保险杠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A部放大图;图7是前上保险杠骨架与前上保险杠格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B部放大图;图9是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前上保险杠骨架与前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上保险杠骨架,2-前上保险杠格栅,3-前端模块,4-螺钉;11-竖直吸能部,12-水平吸能部,13-延伸腔体,14-加强筋,15-加强翻边;21-定位筋,22-卡扣,23-螺纹孔;31-凹槽,32-支撑部,33-限位翻边;111-定位孔,112-卡孔,113-通孔;131-折弯孔,132-弱化孔,133-导向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端模块3、与所述前端模块3配合连接的前上保险杠格栅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前端模块3与前上保险杠格栅2之间的前上保险杠骨架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与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2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前端模块3支撑。前上保险杠骨架1与前上保险杠格栅2固定连接;前上保险杠骨架1搁置在前端模块3上,两者之间并无连接关系;前端模块3能够对前上保险杠骨架1起支撑作用,承担一部分前上保险杠骨架1的重量,防止前上保险杠下沉。当行人与车辆前端发生碰撞时,前上保险杠格栅2受到压力变形,由于前上保险杠骨架1仅搁置在前端模块3上,此时前上保险杠骨架1随着前上保险杠格栅2受到压力后,能够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再与前端模块3在碰撞方向接触,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和支撑作用,降低碰撞时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吸能部11和向后凸出的水平吸能部12;所述竖直吸能部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后凸出的延伸腔体13,所述延伸腔体13上均设有折弯孔13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上的延伸腔体13通过所述前端模块3支撑。将前上保险杠骨架1搁置在前端模块3上的部分(即延伸腔体13)设计成腔体结构,能够使得碰撞时,前上保险杠骨架1与前端模块3在碰撞方向接触时容易变形,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对行人腿部造成的伤害。延伸腔体13上开设的折弯孔131,有利于延伸腔体13的变形。所述延伸腔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弱化孔132、后端部下面设有导向斜面133,所述折弯孔131设在所述延伸腔体13的上壁。弱化孔132为多个布置在延伸腔体13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条形孔,在延伸腔体13与前端模块3碰撞的过程中,引导延伸腔体在碰撞方向折断,起到缓冲作用。导向斜面133能够在前上保险杠骨架1搁置在前端模块3上时起导向作用,所述前端模块3的上部前面设有凹槽3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后部的延伸腔体13与所述前端模块3前部的凹槽31对应。所述前端模块3上设有向前凸出的支撑部32,该支撑部32的上表面与所述凹槽31的下表面共面,且所述延伸腔体13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32的上表面对应紧贴。前端模块3上的支撑部32使得延伸腔体13与其接触更加可靠,延伸腔体13的后端面与前端模块3凹槽31的底面相隔一定距离。所述支撑部32的左部和右部均设有限位翻边33。整个支撑部32相当于导轨,限位翻边33能够对延伸腔体13起到限位作用,保证装配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端模块(3)、与所述前端模块(3)配合连接的前上保险杠格栅(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前端模块(3)与前上保险杠格栅(2)之间的前上保险杠骨架(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与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2)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前端模块(3)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包括前端模块(3)、与所述前端模块(3)配合连接的前上保险杠格栅(2),其特征是:还包括设在所述前端模块(3)与前上保险杠格栅(2)之间的前上保险杠骨架(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与所述前上保险杠格栅(2)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前端模块(3)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吸能部(11)和向后凸出的水平吸能部(12);所述竖直吸能部(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设有向后凸出的延伸腔体(13),所述延伸腔体(13)上均设有折弯孔(13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上的延伸腔体(13)通过所述前端模块(3)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延伸腔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弱化孔(132)、后端部下面设有导向斜面(133),所述折弯孔(131)设在所述延伸腔体(13)的上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前上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模块(3)的上部前面设有凹槽(31);所述前上保险杠骨架(1)后部的延伸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陈如意宋淼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