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95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工血管,其包括本体以及至少一组栅片;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多孔部,多孔部通过在本体的部分表面开设多个透孔而成;栅片设于本体的外表面,且各组栅片分别对应于各多孔部;其中,每组栅片包括至少一块栅片,每块栅片具有一基底边,以连接于本体的靠近多孔部的位置,使栅片可启闭地覆盖于多孔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本体上形成开孔部,并在本体外表面设置栅片对开孔部进行可启闭地覆盖,从而实现人工血管开窗结构可控地使用。相比于现有的人工血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克服开窗偏离的问题,同时保证人工血管封闭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血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血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人工血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动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对于动脉瘤、动脉夹层等病变,常采用动脉腔内介入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将人工血管送入并覆盖动脉病变部位,实现人工血管对动脉病变部位的隔离,消除因病变导致的非生理性血流。然而,对于发生在例如动脉分支近旁等位置的病变,人工血管会在隔离病变部位的同时造成封闭分支动脉血流的封闭,继而造成分支动脉血管供应区域的缺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人工血管采用开窗型的结构设计。现有人工血管的开窗型设计主要包括预开窗型和泛孔开窗型。其中,对于预开窗型的人工血管,其与目标动脉开口同尺寸的预开窗是在人工血管使用之前预先制作,存在开窗定位偏离的风险。当发生开窗偏离分支动脉开口的情况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动脉缺血。再者,对于泛孔开窗型的人工血管,是将孔洞广泛地分布在人工血管,以达到使用中无需准确定位的目的,但依然存在封闭效果不佳的问题,人工血管分布在病变部位的孔洞会使其对病变部位的封闭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开窗偏离且封闭效果较佳的人工血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人工血管,其中,所述人工血管包括本体以及至少一组栅片;所述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多孔部,所述多孔部通过在所述本体的部分表面开设多个透孔而成;所述栅片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且各组所述栅片分别对应于各所述多孔部;其中,每组栅片包括至少一块栅片,每块所述栅片具有一基底边,以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靠近所述多孔部的位置,使所述栅片可启闭地覆盖于所述多孔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各组栅片中的至少一组包括多块栅片,多块所述栅片的基底边环绕于所述多孔部的周围,使同组的多块所述栅片闭合时,完全覆盖所述多孔部,且同组的每一块所述栅片的覆盖面积均小于所述多孔部的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块所述栅片的基底边所在的直线方向与所述本体的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9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多孔部的多个所述透孔均匀分布;和/或,每个所述多孔部的多个所述透孔的孔径相同;和/或,各所述多孔部的开孔率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透孔的孔径为1.2mm~3.2mm;和/或,每个所述多孔部的孔隙率为20%~7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形成有多个多孔部,分别为第一多孔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多孔部;所述第一多孔部环绕地形成于所述本体的近端;所述第二多孔部形成于所述本体的非两端部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多孔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多孔部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人工血管还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本体,多个所述支架在所述本体轴向上序贯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呈连续“W”字型弯折的结构;和/或,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钛镍合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个所述支架间隔均匀分布;和/或,相邻所述支架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mm~30mm。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血管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血管,通过在本体上形成开孔部,并在本体外表面设置栅片对开孔部进行可启闭地覆盖,从而实现人工血管开窗结构可控地使用。相比于现有的预开窗型人工血管,本专利技术能够将与病变部位位置对应的开孔部的栅片开启,并将其他位置的开孔部的栅片关闭,从而克服开窗偏离的问题。同时,相比于现有的泛孔开窗型人工血管,本专利技术无需开启全部开孔部的栅片,从而保证人工血管封闭的有效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人工血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本体;101.近端;1101.透孔;111.第一多孔部;112.第二多孔部;200.栅片;210.基底边;30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上端部”、“下端部”、“之间”、“侧”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人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血管是以适用于动脉分支近旁等位置的人工血管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人工血管应用于其他血管位置或环境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支架300血管的原理的范围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血管主要包括本体100、至少一组栅片以及多个支架300。据此,图1具体示出了人工血管的其中一个栅片200开启的状态,且所示的栅片200开启状态旨在便于理解,并非限定人工支架300血管处于例如动脉分支近旁的工作环境时的真实开启状态。同时,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人工血管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具体示出了人工血管的其中一个栅片200关闭的状态。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人工支架300血管的各部分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人工血管的本体100形成有两个多孔部,多孔部可以是在本体100的部分表面开设多个透孔1101而成。具体而言,图中仅示出了两个多孔部,容易理解的是,当本体100形成有多个多孔部时,其他多孔部的位置可以位于本体100的各处,例如两端部、中部或图中示出的视图的背面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再者,每个多孔部在本体100上界定的范围的可以为矩形、圆形等各种形状,可根据动脉分支近旁的血管结构和病变位置与形状灵活调整,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多孔部的多个透孔1101优选为均匀分布的布置方式。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多孔部的多个透孔1101的孔径相同。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多孔部的开孔率相同。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多孔部及其多个透孔1101的优选设计方案,能够提升血液通过多孔部时的均匀性,同时使不同位置的多孔部的通过性大致统一,不会因通过性差异而对选择不同位置的多孔部造成限制。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多孔部,所述多孔部通过在所述本体的部分表面开设多个透孔而成;以及至少一组栅片,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且各组所述栅片分别对应于各所述多孔部;其中,每组栅片包括至少一块栅片,每块所述栅片具有一基底边,以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靠近所述多孔部的位置,使所述栅片可启闭地覆盖于所述多孔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血管包括: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多孔部,所述多孔部通过在所述本体的部分表面开设多个透孔而成;以及至少一组栅片,设于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且各组所述栅片分别对应于各所述多孔部;其中,每组栅片包括至少一块栅片,每块所述栅片具有一基底边,以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靠近所述多孔部的位置,使所述栅片可启闭地覆盖于所述多孔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各组栅片中的至少一组包括多块栅片,多块所述栅片的基底边环绕于所述多孔部的周围,使同组的多块所述栅片闭合时,完全覆盖所述多孔部,且同组的每一块所述栅片的覆盖面积均小于所述多孔部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栅片的基底边所在的直线方向与所述本体的长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多孔部的多个所述透孔均匀分布;和/或,每个所述多孔部的多个所述透孔的孔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