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64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9:36
一种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一台板,以台板为基准,第一部分位于台板的上方,至少部分第二部分位于台板的下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放料部,第一放料部形成一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机壳体,第一放料部包括一加热部,加热部设置在第一容纳腔的用于放置电机壳体的外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放料部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二放料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二放料部比第一驱动装置更靠近台板,第二放料部形成一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定子,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部,驱动部设置于第二放料部的下方,驱动部能够带动第二放料部向上运动;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

An assembly equipment

An assembly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part, second parts and a plate, which is based on a plate, the first is above the plate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second part is below the plate;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discharge section, the first feeding part forms a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first chamber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motor housing,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motor housing,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motor housing,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motor housing, and the first chamber for placing the motor housing. A heating part is composed of a heating part, the heating part is set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for the motor housing in the first chamber;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second discharge part and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second discharge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the second discharge section is closer to the platform plate than the first driving device, and the second discharge section forms a second capacity. The second chamber is used to place the stator. The first drive device includes a driving part, the driving part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discharge section, and the driving part can drive the second discharge part to move upwards; this setting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motor housing and the sta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机装配的
,具体涉及一种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电机以其使用方便和运行可靠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定子,通常电机壳体与定子过盈配合,而在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生产装配过程中,电机壳体与定子装配时的装配精度将会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因此如何在保证电机壳体和定子组装时的装配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设备,用于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组装,在保证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精度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设备,用于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组装,所述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一台板,以所述台板为基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上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放料部和抵压装置,所述第一放料部比所述抵压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一放料部形成一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所述第一放料部包括一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的外周,所述抵压装置包括一压头,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料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放料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放料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放料部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二放料部形成一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定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放料部的下方,所述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放料部向上运动。上述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放料部和抵压装置,第一放料部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机壳体,第一放料部包括一加热部,加热部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电机壳体的外周,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放料部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放料部连接,第二放料部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定子;这样设置使得电机壳体的加热和压装在同一地方完成,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对电机壳体进行二次转移,这样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组装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组装设备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组装设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装在一起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组装设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装在一起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电机壳体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定子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第一部分中的顶部气缸在初始状态下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第一部分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第一部分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第一部分中的顶部气缸动作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第一部分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第一部分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3中第二部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第二部分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6,图1为组装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组装设备100用于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组装,组装设备100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以及一台板3,以台板3为基准,第一部分1位于台板3的上方,至少部分第二部分2位于台板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部分第二部分2位于台板3的下方,当然,第二部分2也可以完全位于台板3的下方;第一部分1包括第一放料部11和抵压装置12,第一放料部11比抵压装置12更靠近台板3,第一放料部11能够形成一第一容纳腔111,第一容纳腔111用于放置电机壳体200,结合图9,第一放料部11包括一加热部114,加热部114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1内的电机壳体的外周,这样设置使得电机壳体的加热和压装在同一地方完成,装配过程中不需要对电机壳体进行二次转移,这样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抵压装置12包括一压头1223,压头1223设置于第一放料部11的正上方;第二部分2包括第二放料部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第一驱动装置22与第二放料部21连接,第二放料部21比第一驱动装置22更靠近台板3,第二放料部21能够形成一第二容纳腔24,第二容纳腔24用于放置定子300,结合图13,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一驱动部221,驱动部221设置于第二放料部21的下方,驱动部221能够带动第二放料部2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电机壳体与定子的压装,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21也能够带动第二放料部21向下运动,当然第二放料部221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机械结构实现向下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22与第二放料部21连接,这样设置使得第一驱动装置22能够直接带动第二放料部21运动,从而不需要其他的传动装置带动第二放料部21运动,这样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效率。参见图3至图6,定子300放置于第二容纳腔24内,第一放料部11的中心轴线S1与第二放料部21的中心轴线S2重合设置,这里的“重合”是指第一放料部11的中心轴线S1与第二放料部21的中心轴线S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0.5mm;参见图3至图6,在生产装配时,电机壳体200放置于第一放料部11的第一容纳腔111内,定子300放置于第二放料部21的第二容纳腔24内,因为第一放料部11的中心轴线S1与第二放料部21中心轴线S2重合设置,从而使得放置于第一容纳腔111内的电机壳体200的中心轴线S3与放置于第二容纳腔24内的定子300的中心轴线S4重合设置,这里的“重合”是指放置于第一容纳腔111内的电机壳体200的中心轴线S3与放置于第二容纳腔221内的定子300的中心轴线S4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0.5mm,这样设置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的同轴度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与定子组装时的装配精度。参见图7至图9,第一放料部11包括第一罩体112和第二罩体113,第一罩体112与第二罩体113同轴设置,第一罩体112套设于第二罩体113的外周,第一罩体112与第二罩体113之间留有间隙,加热部114设置于间隙内,这里的“间隙”是指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由于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差,这样设置使得有利于减少加热部的热量从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处传导出,从而有利于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的加热效率;结合图5和图9,加热部114的高度H2与电机壳体200的高度H1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1,这样设置使得电机壳体中至少一半以上的面积能够被加热,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机壳体的加热效率,这里“电机壳体的高度H1”是指电机壳体的轴向总高度,这里“加热部114的高度H2”是指加热部的轴向总高度;本实施例中,加热部114为一线圈,当然加热部114也可以为电阻丝或其他的一些热传导加热方式的物体;以下将针对加热部114为线圈时具体说明其加热的工作原理,具体地,结合图3,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图5中的电机壳体200放置于第一容纳腔111,当给加热部114通交流电时,加热部114能够产生交变磁场,本实施例中,图5中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设备,用于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一台板,以所述台板为基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上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放料部和抵压装置,所述第一放料部比所述抵压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一放料部形成一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所述第一放料部包括一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部位的外周,所述抵压装置包括一压头,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料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放料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放料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放料部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二放料部形成一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定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放料部的下方,所述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放料部向上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设备,用于电机壳体与定子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一台板,以所述台板为基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上方,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台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放料部和抵压装置,所述第一放料部比所述抵压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一放料部形成一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所述第一放料部包括一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用于放置所述电机壳体部位的外周,所述抵压装置包括一压头,所述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料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放料部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放料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放料部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更靠近所述台板,所述第二放料部形成一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所述定子,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放料部的下方,所述驱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放料部向上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料部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罩体套设于所述第二罩体的外周,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的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所述加热部的高度与所述电机壳体的高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下压机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使所述下压机构上下运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呈上下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顶部气缸和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顶部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抵压装置还包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装置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下压机构之间,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撑座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导杆和压头,所述抵压装置还包括一导套,所述导杆设置于导套的内周,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头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料部包括上板、下板,所述上板比所述下板更靠近所述第一放料部,所述第二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