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63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母线且接地,还包括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铝壳电阻R3的一端,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正母线,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负母线并连接且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母线电压通过铝壳电阻R3、场效应管Q1和负母线形成回路,然后通过铝壳电阻R3使回路电流形成热量消耗,降低电压。

A charging pile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rge pile circuit, including a control circu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 circuit connects the resistance R1 and one end of the resistance R2, the other end of the resistance R2 connects the negative bus and ground, and includes the discharge circuit, the discharge circuit includes the field effect tube Q1, the gate of the field effect tube Q1 is connected to the electricity.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R1, the leakage pole of the field effect tube Q1 connects to one end of the aluminum shell resistance R3, the other end of the aluminum shell resistance R3 connects the positive bus, and the source pole of the field effect tube Q1 connects to the negative bus and connects and connects to the earth. The normal busbar volt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forms a loop through the aluminum shell resistance R3, the field effect tube Q1 and the negative bus line, and then through the aluminum shell resistance R3, the circuit current is formed to form the heat consumption and reduce the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电路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桩电路。
技术介绍
直流充电桩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在设计中必须要满足安全规范,其中有一项要求:在绝缘监测之后和充电结束之后都要启动泄放回路,充电桩进行IMD检测后,应该要及时的对充电输出电压进行泄放,避免在充电阶段对电池负载产生电压冲击,充电结束后,充电机应该及时对充电输出电压进行泄放,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电击伤害。充电回路的参数选择应该保证在充电连接器断开后1s内将供电接口电压降到60VDC以下,现有的泄放回路,通常是增加一个铝壳电阻和一个接触器,接触器能使正负母线电压与铝壳电阻组成回路,从而达到降低电压的目的,但是外接高压直流规格的接触器,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的充电桩电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充电桩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母线且接地,还包括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铝壳电阻R3的一端,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正母线,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负母线且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场效应管Q1和所述正母线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正母线,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隔离光耦U1,所述隔离光耦U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隔离光耦U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光耦U1的输入端还连接有信号输入电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桩电路还包括有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信号驱动电阻R1将场效应管Q1导通,正母线电压通过铝壳电阻R3、场效应管Q1和负母线形成回路,回路电流在经过铝壳电阻R3时形成热量进行消耗,降低了回路电压,本电路的结构简单,零件成本低。而且根据正母线和负母线的电压值、规定的泄放时间,更换阻值大小不同的铝壳电阻R3,可以在规定的泄放时间内,提高或者减少回路电流经过铝壳电阻R3时的消耗,有效的降低回路电压,从而达到充电桩的规定电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充电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充电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母线且接地,还包括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铝壳电阻R3的一端,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正母线,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负母线且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内有二极管。需要说明的是,当关闭场效应管Q1的时候,场效应管Q1的栅极存储的电荷可以通过电阻R2及时释放出去,下拉接地也能在不启动电路的时候避免驱动端悬空。所述场效应管Q1和所述正母线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正母线,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当正母线和负母线反接的时候,二极管D1可以阻止电流从场效应管Q1内的二极管反向流过,使场效应管Q1和铝壳电阻R3不形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隔离光耦U1。所述隔离光耦U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隔离光耦U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所述隔离光耦U1的输入端还连接有信号输入电路。隔离光耦U1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隔离光耦U1接收来自信号输入电路的初级电信号然后隔离光耦U1的光敏三极管导通,电源VCC输出电信号驱动电阻R1然后驱动场效应管Q1导通。所述充电桩电路还包括有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稳压二极管有效的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信号驱动电阻R1将场效应管Q1导通,正母线电压通过铝壳电阻R3、场效应管Q1和负母线形成回路,回路电路在经过铝壳电阻R3时形成热量进行消耗,本电路的结构简单,零件成本低。而且根据正母线和负母线的电压值、规定的泄放时间,更换阻值大小不同的铝壳电阻R3,可以在规定的泄放时间内,将电压在一秒内下降至60V,从而达到充电桩的规定电压。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母线且接地,还包括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铝壳电阻(R3)的一端,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正母线,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负母线且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负母线且接地,还包括泄放电路,所述泄放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铝壳电阻(R3)的一端,所述铝壳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正母线,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负母线且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1)和所述正母线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正母线,所述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肇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