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45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导光板,其具有入光面、底面以及出光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而入光面连接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其中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单元及多个微结构单元。这多个导光单元外凸于底面且沿着平行于入光面的方向排列设置,且这多个导光单元于入光面相连接且朝远离入光面的预定方向延伸。这多个微结构单元分别对应这多个导光单元设置,且各微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这多个微结构沿所述预定方向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具有此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本技术关于一种导光元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具有此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现今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显示的电子装置中。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藉由背光模块提供背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以供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块所提供的背光源的品质,也会影响到影像品质。背光模块的种类包括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入式背光模块,其中侧入式背光模块因具有厚度较薄的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于薄型化电子装置中。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及导光板,导光板用以将光源提供的光线转换成背光源。因此,背光源的品质与导光板的结构设计息息相关。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中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此外,在「
技术介绍
」中所公开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以提升出光辉度。本技术另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提升出光辉度。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底面以及出光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而入光面连接于底面与出光面之间,其中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单元及多个微结构单元。这些导光单元外凸于底面且沿着平行于入光面的方向排列设置,且这些导光单元于入光面相连接且朝远离入光面的预定方向延伸。这些微结构单元分别对应这些导光单元设置,其中各微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这些微结构沿预定方向排列,且各微结构具有面向入光面的取光面。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块包括上述的导光板以及光源,其中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本技术的导光板在底面设有导光单元及微结构,且微结构具有面向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取光面,除了藉由导光单元导引光线的传递路径外,还可藉由微结构的取光面使光线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以提升主要出光角度的辉度。为让本技术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及反射片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及反射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具有入光面102、底面104以及出光面106,底面104与出光面106相对,而入光面102连接于底面104与出光面106之间。导光板100包括多个导光单元110及多个微结构单元120。这些导光单元110外凸于底面104且沿着平行于入光面102的方向D1排列设置,且这些导光单元110于入光面102相连接并朝远离入光面102的预定方向D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此预定方向D2例如是垂直于入光面102,而导光单元110例如是V型柱体、半圆柱体、或矩形柱体等,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此外,这些微结构单元120分别对应这些导光单元110设置,其中各微结构单元120包括多个微结构121,这些微结构121沿预定方向D2排列,且各微结构121具有面向入光面102的取光面122。上述各微结构单元120例如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二导光单元110之间,且各微结构121例如是外凸于相邻的二导光单元110之间。此外,各微结构121例如更具有整光面123,背对入光面102且与取光面122相对,且整光面123的一侧边与取光面122的一侧边相连,其中整光面123位于入光面102与取光面122之间。在同一导光单元110中,导光单元110的宽度W1及高度H1例如为定值。亦即,导光单元110的宽度W1及高度H1从邻近入光面102的一侧至远离入光面102的一侧都固定不变。此外,在同一微结构单元120中,愈远离入光面102的微结构121的高度例如越高。以图2为例,从邻近入光面102至远离入光面102的方向排列的三个微结构121的高度分别为H2、H3、H4,且H4>H3>H2。在本实施例中,从入光面102入射的光线会大致沿着导光单元110的延伸方向(即上述预定方向D2)在导光板100内部传递。在导光板100内部传递的大部分光线(如光线L1、L2、L3)会在出光面106、底面104与微结构单元120之间产生一次或多次全反射。传递至取光面122的光线(如光线L2)被取光面122反射至出光面106时,大多会因入射角小于临界角(criticalangle)而从出光面106出射。藉由取光面122的设计,可以控制光线L2从出光面106出射的角度,进而提升导光板100的主要出光角度的辉度。此外,传递至整光面123的光线(如光线L3)被整光面123反射后会改变传递方向,所以藉由整光面123角度设计而使光线L3能被有效利用,增加导光板100的主要出光角度的辉度。另外,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计同一微结构单元120的这些微结构121的尺寸变化、排列间距变化等,使从出光面106出射的面光源具有较佳的均匀性。举例来说,由于光源(未绘示)会从入光面102进入导光板内,因此在导光板100内部中,愈接近入光面102处所接收到的光能量愈强,为了避免在出光面106靠进入光面102处的出光强度相较于其他处较强而形成亮区的状况,所以在同一微结构单元中120中,可设计成愈远离入光面102的微结构121的取光面122的面积越大。此外,在同一微结构单元120中,也可设计成愈接近入光面102的相邻的二微结构121之间的间距越大(例如图1中间距G1大于间距G2)。上述实施例中,整光面123例如为斜面,但其亦可为曲面或其他不同的形状,可依设计需求而调整。在图3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0a中,微结构121a的整光面123a例如具有斜度不同的多个区块124、125,这些区块124、125沿预定方向D2排列,且愈接近入光面102的区块的斜度愈大,亦即区块124的斜度大于区块125的斜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区块的数量可多于两个。此外,图2之取光面122例如为斜面,但其亦可为曲面或其他不同的形状,可依设计需求而调整。在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0b中,微结构121b的取光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以及一出光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而所述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单元以及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多个导光单元外凸于所述底面且沿着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多个导光单元于所述入光面相连接且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微结构单元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导光单元设置,各所述微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所述多个微结构沿所述预定方向排列,且各所述微结构具有面向所述入光面的一取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底面以及一出光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而所述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底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导光单元以及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多个导光单元外凸于所述底面且沿着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多个导光单元于所述入光面相连接且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预定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微结构单元分别对应所述多个导光单元设置,各所述微结构单元包括多个微结构,所述多个微结构沿所述预定方向排列,且各所述微结构具有面向所述入光面的一取光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微结构单元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单元之间,且各所述微结构外凸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单元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导光单元中,所述导光单元的宽度及高度为定值。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愈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微结构的高度越高。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愈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微结构的所述取光面的面积越大。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愈接近所述入光面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微结构之间的间距越大。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导光单元中,所述导光单元的宽度沿着所述预定方向而逐渐变窄,所述导光单元的高度沿着所述预定方向而逐渐变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所述多个微结构的高度相同。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微结构单元中,愈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微结构的所述取光面的面积越大。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增科杨朝闵
申请(专利权)人: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