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47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52
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3、3)分别具备将金属线的多个环绕部分(50)呈阵列状地捆扎而成的胎圈芯(5)、且胎体层(4)的两端部绕胎圈芯(5)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的充气轮胎中,胎圈芯(5)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至少2层中央层(10A);位于比中央层(10A)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上层(10B);以及位于比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下层(10C),中央层(10A)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为相同数且为最大值,上层(10B)以及下层(10C)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随着从中央层(10A)离开而从最大值1根1根地减少。

Inflatable tire

A pneumatic tire capable of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carcass layer at the bead portion is provided. The tire core (5) consists of at least 2 layers (10A)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tire (3, 3) in an inflatable tire with a bead core (5) bundled with a metal line (50), and a tire core (5) winding the tire core (5) from the inside of the tire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tire. At least 1 layers of upper layer (10B) located on the lateral radial side of the tire (10A), and at least 1 layers of lower layer (10C) at the position of the radial inside of the tire on the central layer, the number of roots of the surrounding part of the metal line of the central layer (10A) is the same and the maximum, and the surround part of the metal line of the upper (10B) and the lower layer (10C). The number of roots decreased from 1 to 1 at the maximum level (1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改善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充气轮胎具有如下构造:在一对胎圈部分别具备将多根金属线呈阵列(日文:段列)状捆扎而成的胎圈芯,且胎体层的两端部绕该胎圈芯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一般在乘用车用轮胎中采用具有四边形的截面形状的胎圈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包括小型卡车在内的重载荷用轮胎中采用具有六边形的截面形状的胎圈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5)。在小型卡车用轮胎中,从降低成本的观点出发,尝试了通过采用从现有的胎体帘线提高纤度并提高了断裂强度(日文:強力)的胎体帘线,从而使胎体构造从3层变为2层。在这样使胎体构造为2层的情况下,若使用具有四边形、六边形等截面形状的以往的胎圈芯,则在负荷滚动时,在胎圈部、尤其是应力容易集中的胎圈芯的角部处,相对于胎体层的应力会集中而有时会导致胎体帘线的断裂,结果,存在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会下降的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1179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7-22341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4-1985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2-21855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2012-1880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是在一对胎圈部分别具备将金属线的多个环绕部分呈阵列状地捆扎而成的胎圈芯、且胎体层的两端部绕该胎圈芯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芯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至少2层中央层;位于比该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上层;以及位于比所述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下层,所述中央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为相同数且为最大值,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随着从所述中央层离开而从所述最大值1根1根地减少。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胎圈芯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至少2层中央层;位于比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上层;以及位于比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下层,该中央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为相同数且为最大值,这些上层以及下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随着从中央层离开而从最大值1根1根地减少,由此能够缓和负荷滚动时的胎圈芯的角部处的相对于胎体层的应力的集中,能够使应力分散。结果,能够提高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另外,优选的是,绕上述胎圈芯卷起的胎体层为1层,构成该胎体层的胎体帘线的总纤度处于4000dtex~5500dtex的范围。而且,优选的是,上述充气轮胎为重载荷用。以往,在用于重载荷的轮胎中,为了提高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一般将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卷起个数设为2层。然而,通过采用总纤度高的胎体帘线与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胎圈芯的构造,从而能够在维持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的状态下,削减胎体层的卷起个数,能够改善成本性。而且,优选的是,上述中央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处于4根~7根的范围,且上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上的层数处于4层~7层的范围。由此,能够兼顾到胎圈部处的胎体层的耐久性与成本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胎圈芯的一例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中的胎圈芯的一例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以往例的充气轮胎中的胎圈芯的另一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图。此外,在图1中,CL为轮胎中心线。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2、2;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3。在一对胎圈部3、3之间架设有包括在轮胎径向上延伸的多根胎体帘线的胎体层4。胎体层4包括:在胎面部1处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内侧胎体层4A;和在胎面部1处位于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胎体层4B。在各胎圈部3埋设有环状的胎圈芯5,在该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由橡胶组成物构成的胎圈填胶6。内侧胎体层4A构成为,绕胎圈芯5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并将胎圈芯5以及胎圈填胶6包入。另外,关于外侧胎体层4B,其端部配置于内侧胎体层4A的卷起部的轮胎轴向外侧,且延伸至胎圈芯5的侧方位置。作为构成这些胎体层4A、4B的胎体帘线,优选使用尼龙、聚酯等有机纤维帘线。在各胎圈部3配置有胎圈包布9,胎圈包布9的轮胎轴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内侧胎体层4A与外侧胎体层4B之间,且延伸至胎圈芯5的侧方位置。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处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带束层7。这些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根加强帘线,且配置成在层间加强帘线互相交叉。在带束层7中,加强帘线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在例如10°~40°的范围。作为带束层7的加强帘线,优选使用钢帘线。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以提高高速耐久性为目的而配置有将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以例如5°以下的角度排列而成的至少1层带束覆层8。带束覆层8优选设为将带材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卷绕而得到的无接缝构造,所述带材是将至少1根加强帘线拉齐并橡胶覆盖而成的。另外,带束覆层8可以配置成覆盖带束层7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或者也可以配置成仅覆盖带束层7的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作为带束覆层8的加强帘线,优选使用尼龙、芳族聚酰胺等有机纤维帘线。此外,上述的轮胎内部构造示出充气轮胎中的代表性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胎圈芯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充气轮胎中,各胎圈芯5由在轮胎周向上卷绕的金属线50构成,金属线50的多个环绕部分50A形成在轮胎轴向Tw上排列的多个列和在轮胎径向Tr上重叠的多个层10。另外,各胎圈芯5的轮胎径向上的层数以6层构成,各胎圈芯5由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2层中央层10A、位于比中央层10A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2层上层10B、以及位于比中央层10A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2层下层10C构成。在上述2层中央层10A中,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50A的根数为相同数,且金属线的环绕部分50A的根数在构成胎圈芯5的所有的层10中为最大值(N)。另一方面,在上层10B以及下层10C中,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50A的根数被配置成随着从中央层10A离开而从上述最大值(N)1根1根地减少。即,在上述各层中,金属线的环绕部分50A的根数构成为,在成为最大值(N)的中央层10A中为6根,在与中央层10A相邻的上层10B以及下层10C中为5根,而且在层10中位于轮胎径向的两端的上层10B以及下层10C中为4根。由此,胎圈芯5的截面形状实质为八边形。在此,在如以往那样胎圈芯5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参照图3)和/或胎圈芯5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情况下(参照图4),在胎圈芯5的角部(图3或图4的虚线部)处胎体帘线与胎圈芯5接触,在该胎圈芯5的角部处相对于胎体层4的应力容易集中,有时会导致胎体层4的断裂。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的胎圈芯5中,2层中央层10A互相相邻,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50A相对于轮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分别具备将金属线的多个环绕部分呈阵列状地捆扎而成的胎圈芯,且胎体层的两端部绕该胎圈芯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圈芯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至少2层中央层;位于比该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上层;以及位于比所述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下层,所述中央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为相同数且为最大值,所述上层以及所述下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随着从所述中央层离开而从所述最大值1根1根地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12 JP 2016-003415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一对胎圈部分别具备将金属线的多个环绕部分呈阵列状地捆扎而成的胎圈芯,且胎体层的两端部绕该胎圈芯从轮胎内侧向轮胎外侧卷起,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胎圈芯包括:位于轮胎径向的中央部的至少2层中央层;位于比该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外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上层;以及位于比所述中央层靠轮胎径向内侧的位置的至少1层下层,所述中央层的金属线的环绕部分的根数为相同数且为最大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石康孝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