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13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包括依次层叠的碳化硅衬底、光通过层、阴极层、感光树脂层、有机层、阳极层和玻璃面板,阳极层的折射率大于玻璃面板的折射率,有机层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感光树脂层上的隔离层以及设置在多个隔离层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曲面,阳极层具有多个贯通的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光通过层包括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光间隔区呈矩阵分布碳化硅衬底上,光通过区形成于光间隔区之间,光间隔区的材料为遮光板,光通过区的材料为导光板,光通过区与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出射光的角度范围。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t includes the sequentially laminated silicon carbide substrate, the light pass layer, the cathode layer, the photosensitive resin layer, the organic layer, the anode layer and the glass panel.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anode layer is greater tha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glass panel. The organic layer includes the isolation layer on the photosensitive resin layer and the luminescent layer arranged between the multiple isolation layers.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layer is down to form a curved surface, and the anode layer has many through holes. The position of the through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uminescent layer. The light through layer includes the light interval and the light passing zone. The light spacer is on the silicon carbide substrate in matrix distribution. The light through reg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light interval and the material of the light interval is the shading. The light passing through the region is a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light passing through the region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light emitt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angle range of the exit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现行多数有机发光二极管一般由阴极层、发光层、阳极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叠组成,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在发光层形成激子并激发发光层材料发光。在这一模式中,由于折射率的固有属性,部分光从发光层入射至阳极层后,在阳极层发生折射,使得阳极层光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于阳极层的折射角等于玻璃层的入射角,使得玻璃层的入射角大于阳极层的入射角,甚至大于或等于玻璃层的临界角度,从而使得部分光在玻璃层和空气层之间发生了全反射,导致出光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能够提高出光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碳化硅衬底、光通过层、阴极层、感光树脂层、有机层、阳极层和玻璃面板,所述阳极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玻璃面板的折射率,所述有机层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所述感光树脂层上的隔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隔离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曲面,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通过层包括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所述光间隔区呈矩阵分布所述碳化硅衬底上,所述光通过区形成于所述光间隔区之间,所述光间隔区的材料为遮光板,所述光通过区的材料为导光板,所述光通过区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锥台形,且所述通孔下方的开口直径大于上方的开口直径。优选的,所述发光层由多个氮化镓层和多个氮化镓铝层交错层叠而成,所述多个氮化镓层中的至少一个氮化镓层中插入有应力缓冲层,所述应力缓冲层的晶格常数大于所述氮化镓层和氮化镓铝层的晶格常数。优选的,所述应力缓冲层的材料为GaInAs。优选的,所述应力缓冲层的厚度为0.6nm。优选的,所述应力缓冲层与所述氮化镓层形成共格界面。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中的阳极层具有贯通的通孔以使得由发光层所出射的部分光得以通过通孔直接入射至玻璃面板,以降低阳极层与玻璃面板接触面的全反射现象,并且将光通过层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其中光通过区的作用是调节有机发光二极管每个像素发光的辉度,而光间隔区的作用是避免通过不同光通过区的光相互影响,通过上述方式,从而能够提高出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碳化硅衬底10、光通过层20、阴极层30、感光树脂层40、有机层50、阳极层60和玻璃面板70。阳极层50的折射率大于玻璃面板70的折射率。有机层50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感光树脂层40上的隔离层51以及设置在多个隔离层51之间的发光层52,隔离层51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等腰梯形,发光层52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曲面,曲面可以增加出射光角度范围,阳极层60具有多个贯通的通孔61,通孔61的位置与发光层52的位置相对应。如图2所示,通孔61的形状为圆锥台形,且通孔61下方的开口直径大于上方的开口直径,通孔61的开孔形状例如为圆形,通孔61的直径优选为20mm。光通过层20包括光间隔区21和光通过区22,光间隔区21呈矩阵分布碳化硅衬底10上,光通过区22形成于光间隔区21之间,光间隔区21的材料为遮光板,光通过区22的材料为导光板,光通过区22与发光层52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电子从阴极层30注入,空穴从阳极层60注入,在发光层52形成激子并激发发光层52的材料发光,从发光层52激发的光穿过阳极层60,再从玻璃面板70出射。由于阳极层60具有通孔61,可以使得由该发光层52所出射的光大部分得以通过通孔61直接入射至玻璃面板70,因而可以降低阳极层60与玻璃面板70接触面的全反射现象。本实施例中的阴极层30可以采用氮化物材料制成,而阳极层60采用透明电极材料(例如为氧化铟锡)制成。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层52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来源,发光层52由多个氮化镓层521和多个氮化镓铝层522交错层叠而成,多个氮化镓层521中的至少一个氮化镓层521中插入有应力缓冲层523,应力缓冲层523的晶格常数大于氮化镓层521和氮化镓铝层522的晶格常数。也就是说,多个氮化镓层521和多个氮化镓铝层522构成多量子阱结构,通过晶格失配,可以增强量子阱的张应力作用,使得发光效率明显提升,进而提升出光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缓解晶格失配造成的晶体缺陷问题,应力缓冲层523与氮化镓层521形成共格界面,应力缓冲层523的厚度优选为0.6nm。应力缓冲层523的材料优选为GaInAs。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通过在阳极层上设置贯通的通孔以使得由发光层所出射的部分光得以通过通孔直接入射至玻璃面板,以降低阳极层与玻璃面板接触面的全反射现象,并且将光通过层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其中光通过区的作用是调节有机发光二极管每个像素发光的辉度,而光间隔区的作用是避免通过不同光通过区的光相互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出光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碳化硅衬底、光通过层、阴极层、感光树脂层、有机层、阳极层和玻璃面板,所述阳极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玻璃面板的折射率,所述有机层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所述感光树脂层上的隔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隔离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曲面,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通过层包括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所述光间隔区呈矩阵分布所述碳化硅衬底上,所述光通过区形成于所述光间隔区之间,所述光间隔区的材料为遮光板,所述光通过区的材料为导光板,所述光通过区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碳化硅衬底、光通过层、阴极层、感光树脂层、有机层、阳极层和玻璃面板,所述阳极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玻璃面板的折射率,所述有机层包括呈矩阵分布在所述感光树脂层上的隔离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隔离层之间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曲面,所述阳极层具有多个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光通过层包括光间隔区和光通过区,所述光间隔区呈矩阵分布所述碳化硅衬底上,所述光通过区形成于所述光间隔区之间,所述光间隔区的材料为遮光板,所述光通过区的材料为导光板,所述光通过区与所述发光层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锥台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鼎智远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