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9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该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涤纶层、排湿区和丝棉混纺层,所述排湿区包括两层PET无纺布层以及夹设在两层PET无纺布层之间的竹纤维层;具有吸湿透气的优点。

A kind of moisture absorbing and breathable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isture absorbing and breathable fabric. The moisture absorbing and breathable fabric includes the polyester layer, the wetting area and the silk cotton blended layer, which are arranged from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The wetting area includes two layers of PET nonwoven fabric and a bamboo fiber layer sandwiched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f non woven fabric,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breath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强度高、布面质感好、色泽艳丽、价格适宜、易处理加工,但由于该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尽管纤维制造商对纤维形态结构作了不断的改进,但很难达到透气透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具有吸湿透气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涤纶层、排湿区和丝棉混纺层,所述排湿区包括两层PET无纺布层以及夹设在两层PET无纺布层之间的竹纤维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层强度高,可以对本申请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整体起到支撑作用;丝绵混纺层采用丝绵混纺制成,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亲肤性,可以及时有效的将人体排出的汗液等吸收,这些汗液经丝绵混纺层进入排湿区内进行处理;排湿区内,PET无纺布层起到骨架的作用,为汗液的排放提供通道也减少竹纤维变形的可能性,且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高效吸收并蒸发大量水分的性能,所以在汗液排放过程中,靠近人体的丝绵混纺层内的汗液温度稍高于排湿区内的汗液温度,因此汗液的扩散以丝绵混纺层向排湿区扩散为主,可大大减少汗液再次回至人体的可能性,汗液依次经丝绵层和排湿区排出,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在排汗过程中,竹纤维可兼除臭吸附用,实现健康穿着。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竹纤维层和所述PET无纺布层之间、所述丝棉混纺层和与其靠近设置的PET无纺布层之间均通过尼龙制纱线缝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制纱线的耐磨性佳,且其具有较好的自润滑性,可减少缝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尼龙透气性好,可促进水分和气体在其他层和排湿区之间的流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涤麻混纺层和涤棉混纺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边可以起到减少侧边布料脱线的可能性,同时在本申请中可以起到辅助排汗的作用:涤麻混纺层和涤棉混纺层因麻和棉的加入而改善了吸湿透气性,涤棉混纺在内较为柔肤,而涤麻混纺在外可以起到定形作用。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涤麻混纺层和涤棉混纺层之间设置有过滤棉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棉层可以过滤外环境中的颗粒物质,减少环境对人体的伤害。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棉层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吸附颗粒和多个变色硅胶颗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吸附外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监测环境湿度是否超标,警示生活环境。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封边可拆设置在所述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起到更换的作用,减少封边损坏引起的外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和过潮对人体的影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封边通过粘带设置在所述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快速更换;同时粘带将封边与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紧密结合,可减少空气经缝隙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湿区热压合设置在所述涤纶层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湿区上靠近涤纶层的一侧为PET无纺布层,PET即涤纶,PET无纺布层与涤纶层的成分结构相似,两者在热压时可以有效粘接在一起,大大的提高连接牢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吸湿透气、除臭吸附,实现健康穿着;牢度较强,耐磨耐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涤纶层;2、排湿区;21、PET无纺布层;22、竹纤维层;3、丝棉混纺层;4、封边;41、涤麻混纺层;42、过滤棉层;43、涤棉混纺层;44、粘带;5、活性炭吸附颗粒;6、变色硅胶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涤纶层1、排湿区2和丝棉混纺层3,涤纶层1、排湿区2和丝棉混纺层3的厚度比为1:2.0~2.3:0.5~0.8。涤纶层1由市售的涤纶纱线制成。丝棉混纺层3由市售的丝棉混纺纱线制成,丝棉混纺纱线中棉纱和绢纺纱的质量比为60~55:40~45。排湿区2包括两层PET无纺布层21以及夹设在两层PET无纺布层21之间的竹纤维层22。PET无纺布层21由市售的PET无纺布制成。竹纤维层22由市售的竹纤维制成。竹纤维层22和PET无纺布层21之间、丝棉混纺层3和与其靠近设置的PET无纺布层21之间均通过尼龙制纱线缝接。涤纶层1和与其靠近设置的PET无纺布层21之间通过55~60℃高温热压合在一起。该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两侧通过粘带44对称可拆设置有封边4,封边4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涤麻混纺层41、过滤棉层42和涤棉混纺层43。过滤棉层42内填充有多个活性炭吸附颗粒5和多个变色硅胶颗粒6,活性炭吸附颗粒5和变色硅胶颗粒6交错设置。涤麻混纺层41由市售的涤麻混纺纱线制成,涤麻混纺纱线中棉纱和麻纱的质量比为80~85:20~15。涤棉混纺层43由市售的涤棉混纺纱线制成,涤棉混纺纱线中棉纱和涤纶的质量比为60~55:40~45。制备过程:取分别制作完成的涤纶层1、PET无纺布层21、竹纤维层22和丝棉混纺层3,将竹纤维层22和PET无纺布层21之间、丝棉混纺层3和与其靠近设置的PET无纺布层21之间通过尼龙制纱线缝接,然后按顺序放置并在55~60℃下热压合在一起,得到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使用过程:穿着时,丝棉混纺层3靠近人体,涤纶层1裸露在外环境中;当人体排汗时,丝绵混纺层采用丝绵混纺制成,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亲肤性,可以及时有效的将人体排出的汗液等吸收,这些汗液进入温度稍低的排湿区内,在排湿区内可以快速蒸发,通过侧边排入外环境中;使用时,外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活性炭吸附颗粒吸附,过潮的空气经变色硅胶颗粒处理,得到相对干燥的气体,为人体创造干燥、舒爽和健康的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涤纶层(1)、排湿区(2)和丝棉混纺层(3),所述排湿区(2)包括两层PET无纺布层(21)以及夹设在两层PET无纺布层(21)之间的竹纤维层(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涤纶层(1)、排湿区(2)和丝棉混纺层(3),所述排湿区(2)包括两层PET无纺布层(21)以及夹设在两层PET无纺布层(21)之间的竹纤维层(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层(22)和所述PET无纺布层(21)之间、所述丝棉混纺层(3)和与其靠近设置的PET无纺布层(21)之间均通过尼龙制纱线缝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吸湿透气型面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封边(4),所述封边(4)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涤麻混纺层(41)和涤棉混纺层(4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富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奥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