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908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包括:固定框架、气缸、定心轴承、顶紧装置;固定框架设置在移动板的上侧,且固定框架与移动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气缸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外侧,且气缸与固定框架通过固定板及螺栓固定相连接;导杆位于气缸的端部,且导杆贯穿于固定框架;定心轴承设置在导杆的一端,且定心轴承与导杆通过转轴相连接;顶紧装置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一侧,且顶紧装置与固定框架通过连接板及螺栓固定相连接;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该支架具有无需在零件尾部打孔即可进行支撑夹紧定心,定心方式多样化,定心快速方便,使用更加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Multi-function support structure of CNC lath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lathe support, in particular to the multi-function support structure of a CNC lathe,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a cylinder, a centering bearing, a top tightening device, a fixed frame set at the upper side of a movable plate, and a fixed frame connected to a moving plate through a welding mode, and a gas cylinder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a fixed frame and gas. The cylinder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frame through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bolt, the guide rod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guide rod runs through the fixed frame; the centering bearing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guide rod, and the centering bearing and the guide rod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top tightening device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top tighten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fixed frame by connection. The plate and the bolt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support has no need to hold the core of the support at the end of the par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variety of centering methods, fast and convenient centering and the use of more safety,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支架
,尤其涉及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车床,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我国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但是现有的数控车床在加工较长的轴类零件时,通常会因为零件过长且重量较重,卡盘不能完全将零件夹紧定位,导致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工件及加工刀具损坏的现象,由此便需要辅助夹具及支架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工件辅助支架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的工件辅助支架多以尾座顶尖进行较长轴类零件的定心,其需要在轴类零件的尾端部进行钻孔才能进行顶尖定心,该种定心方式不适应于特殊件及不能钻孔的件;2.现有的可调定心的轴类零件支架多数为通过螺杆旋转进行微调定心,其定心过程较为繁琐,且需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的定心位置;3.现有的调定心的轴类零件支架的定心方式较为单一,加工较长零件时若支架发生损坏易导致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工件辅助支架多以尾座顶尖进行较长轴类零件的定心,其需要在轴类零件的尾端部进行钻孔才能进行顶尖定心,该种定心方式不适应于特殊件及不能钻孔的件;通过螺杆旋转进行微调定心,需多次调整才能达到最佳的定心位置;定心方式较为单一,加工较长零件时若支架发生损坏易导致事故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包括:底座、垫块、连接螺栓、移动板、固定框架、气缸、固定板、导杆、定心轴承、顶紧装置、支撑板、套筒、螺杆、旋转手柄、顶锥、连接板、螺母套;所述底座为凸形板状结构;所述垫块设置在底座的上侧,且垫块与底座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移动板设置在垫块的上侧,且移动板与垫块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所述固定框架设置在移动板的上侧,且固定框架与移动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缸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外侧,且气缸与固定框架通过固定板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导杆位于气缸的端部,且导杆贯穿于固定框架;所述定心轴承设置在导杆的一端,且定心轴承与导杆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顶紧装置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一侧,且顶紧装置与固定框架通过连接板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连接板的端部,且支撑板与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筒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且套筒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杆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且螺杆与套筒通过螺母套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设置在螺杆的一端,且旋转手柄与螺杆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锥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且顶锥与连接板通过套筒、螺杆及螺母套相连接;所述螺母套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且螺母套与套筒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连接螺栓为六角螺栓,且该六角螺栓头部与底座的底面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移动板的底面设置有两处用于与车床导轨相卡合的三角形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固定框架为六边形框架结构,且气缸呈一百二十度间隔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外侧共有三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支撑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连接板呈一百二十度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周部共有三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固定板为气缸与固定框架的连接固定装置,且固定板与气缸及固定框架均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套筒内部为六边形筒状结构,且套筒内部的后端嵌合有一处轴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螺杆后端设置有部分用于与套筒内部轴承相配合的光滑曲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螺纹套为六边形筒状结构,且螺纹套与顶锥通过转轴相连接,螺纹套与支撑板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所述三处连接板均与支撑板为一体式结构,且三处连接板的一端均设置有与固定架相连接的螺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通过设置三处气缸及与工件相接处的定心轴承,使该装置可无需再工件尾端进行打孔便可进行工件的支撑夹紧定位。2、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通过设置三处夹紧气缸替代传统定心支架中的螺杆微调机构,使该装置三处定心用的导杆及轴承动作统一,可一次完成轴类零件的定心,其效率较高,使用方便。3、本专利技术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通过设置气缸夹紧及顶锥顶紧,使该支架能够进行双重定位,定心准确且更加安全。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无需在工件尾部打孔即可进行支撑夹紧定心,定心方式多样化,定心快速方便,使用更加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紧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垫块2、连接螺栓3、移动板4、固定框架5、气缸6、固定板7、导杆8、定心轴承9、顶紧装置10、支撑板1001、套筒1002、螺杆1003、旋转手柄1004、顶锥1005、连接板1006、螺母套100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技术方案: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垫块2、连接螺栓3、移动板4、固定框架5、气缸6、固定板7、导杆8、定心轴承9、顶紧装置10、支撑板1001、套筒1002、螺杆1003、旋转手柄1004、顶锥1005、连接板1006、螺母套1007;底座1为凸形板状结构;垫块2设置在底座1的上侧,且垫块2与底座1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移动板4设置在垫块2的上侧,且移动板4与垫块2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固定框架5设置在移动板4,且固定框架5与移动板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气缸6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外侧,且气缸6与固定框架5通过固定板7及螺栓固定相连接;导杆8位于气缸6的端部,且导杆8贯穿于固定框架5;定心轴承9设置在导杆8的一端,且定心轴承9与导杆8通过转轴相连接;顶紧装置10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一侧,且顶紧装置10与固定框架5通过连接板1006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支撑板1001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端部,且支撑板1001与连接板1006为一体式结构;套筒1002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一侧,且套筒1002与连接板100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螺杆1003设置在套筒1002的内部,且螺杆1003与套筒1002通过螺母套1007连接;旋转手柄1004设置在螺杆1003的一端,且旋转手柄1004与螺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垫块(2)、连接螺栓(3)、移动板(4)、固定框架(5)、气缸(6)、固定板(7)、导杆(8)、定心轴承(9)、顶紧装置(10)、支撑板(1001)、套筒(1002)、螺杆(1003)、旋转手柄(1004)、顶锥(1005)、连接板(1006)、螺母套(100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凸形板状结构;所述垫块(2)设置在底座(1)的上侧,且垫块(2)与底座(1)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所述移动板(4)设置在垫块(2)的上侧,且移动板(4)与垫块(2)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所述固定框架(5)设置在移动板(4)的上侧,且固定框架(5)与移动板(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缸(6)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外侧,且气缸(6)与固定框架(5)通过固定板(7)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导杆(8)位于气缸(6)的端部,且导杆(8)贯穿于固定框架(5);所述定心轴承(9)设置在导杆(8)的一端,且定心轴承(9)与导杆(8)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顶紧装置(10)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一侧,且顶紧装置(10)与固定框架(5)通过连接板(1006)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001)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端部,且支撑板(1001)与连接板(100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筒(1002)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一侧,且套筒(1002)与连接板(100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杆(1003)设置在套筒(1002)的内部,且螺杆(1003)与套筒(1002)通过螺母套(1007)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1004)设置在螺杆(1003)的一端,且旋转手柄(1004)与螺杆(100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锥(1005)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一侧,且顶锥(1005)与连接板(1006)通过套筒(1002)、螺杆(1003)及螺母套(1007)相连接;所述螺母套(1007)设置在套筒(1002)的内部,且螺母套(1007)与套筒(1002)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包括:底座(1)、垫块(2)、连接螺栓(3)、移动板(4)、固定框架(5)、气缸(6)、固定板(7)、导杆(8)、定心轴承(9)、顶紧装置(10)、支撑板(1001)、套筒(1002)、螺杆(1003)、旋转手柄(1004)、顶锥(1005)、连接板(1006)、螺母套(100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凸形板状结构;所述垫块(2)设置在底座(1)的上侧,且垫块(2)与底座(1)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所述移动板(4)设置在垫块(2)的上侧,且移动板(4)与垫块(2)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所述固定框架(5)设置在移动板(4)的上侧,且固定框架(5)与移动板(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缸(6)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外侧,且气缸(6)与固定框架(5)通过固定板(7)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导杆(8)位于气缸(6)的端部,且导杆(8)贯穿于固定框架(5);所述定心轴承(9)设置在导杆(8)的一端,且定心轴承(9)与导杆(8)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顶紧装置(10)设置在固定框架(5)的一侧,且顶紧装置(10)与固定框架(5)通过连接板(1006)及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支撑板(1001)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端部,且支撑板(1001)与连接板(1006)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筒(1002)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一侧,且套筒(1002)与连接板(100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杆(1003)设置在套筒(1002)的内部,且螺杆(1003)与套筒(1002)通过螺母套(1007)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1004)设置在螺杆(1003)的一端,且旋转手柄(1004)与螺杆(1003)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顶锥(1005)设置在连接板(1006)的一侧,且顶锥(1005)与连接板(1006)通过套筒(1002)、螺杆(1003)及螺母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周家玉雷献华赵玉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陆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