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640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带或铝带制造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轴本体的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至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钢带或铝带放出更稳定、抖动小、对于铁箍环状体的损伤小、能使钢带或铝带的分切更确、分切尺寸精度更高。

An improved structure for a steel belt or aluminum strip with a release shaf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belt or aluminum strip manufacturing, in particular to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steel belt or aluminum strip with a release shaf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shaft body (1), a first connecting fixed part (2) locat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haft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haft body, locat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shaft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haft body as one of the second connections. A fixed part (3) consists of a smooth, non concave and convex outer surface of the shaf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first connecting fixed part consisting of a first to seventh extended segments (27) that are connected in turn, both are cylindrical and coincide with the axis,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fixed part is connected by the first nut connected in turn and the axis is reconnected. The section (31), the eighth protruding section (32) and the ninth extending section (33) are form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main beneficial effects: the steel belt or the aluminum band is more stable, small jitter, small damage to the iron hoop ring body, and can make the steel strip or aluminum strip cut more accurate,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cutting size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申请日为:2016年12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1158063.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带或铝带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线电缆用钢带或铝带宽度根据不同的缆芯外径尺寸而确定,如纵向包覆的钢带或铝带,其宽度的计算依据是:缆芯直径乘圆周率,再加上预期的搭接宽度、修正值;为了保证搭接的宽度,通常要求钢带或铝带的宽度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此,除了分切的精准外,还需要钢带或铝带放出的稳定。现有技术中,放出轴通常有轴本体及位于轴本体两端外侧的圆柱形状连接体构成,这种方式导致钢带或铝带放出抖动,无法确保分切的准确。另一方面,由于成圈的大宽度钢带或铝带是盘绕在铁箍环状体(简称铁芯或铁圈)外,铁箍环状体的中空用于套装在轴本体上,由于成圈的钢带或铝带的重量重,故极易与轴本体发生磨擦,造成放出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轴本体的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的外具有与轴本体的组装为一体的减磨擦层4,减磨擦层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钢带或铝带放出更稳定、抖动小、对于铁箍环状体的损伤小、能使钢带或铝带的分切更准确、分切尺寸精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实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放大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实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使用准备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如下:1—轴本体、2—第一连接固定部分、3—第二连接固定部分、21—第一伸出段、22—第二伸出段、23—第三伸出段、24—第四伸出段、25—第五伸出段、26—第六伸出段、27—第七伸出段、241—第一固定孔、271—弧槽、272—第二固定孔、31—第一螺母连接段、32—第八伸出段、33—第九伸出段、4—减磨擦层、5—钢带或铝带、51—铁箍环状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实例1请见图1、图2和图4,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轴本体的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的外具有与轴本体的组装为一体的减磨擦层(4),减磨擦层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所述减磨擦层为圆环柱体形状,减磨擦层由软布或塑料或海绵构成,是粘贴在轴本体外表面的;所述轴本体、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的材料都为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的外具有与轴本体的组装为一体的减磨擦层(4),减磨擦层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所述减磨擦层为圆环柱体形状,减磨擦层由软布或塑料或海绵构成,是粘贴在轴本体外表面的;所述轴本体、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的材料都为铁。2.一种钢带或铝带用放出轴的改进结构,由轴本体(1)、位于轴本体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一连接固定部分(2)、位于轴本体另一端外侧且与轴本体连为一体的第二连接固定部分(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的外具有与轴本体的组装为一体的减磨擦层(4),减磨擦层外表面光滑、无凹坑及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都为圆柱体形状、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伸出段(21)、第二伸出段(22)、第三伸出段(23)、第四伸出段(24)、第五伸出段(25)、第六伸出段(26)、第七伸出段(27)构成,第一伸出段的直径小于轴本体的直径、第二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三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二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一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五伸出段的直径小于第四伸出段的直径、第六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五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七伸出段的直径大于第六伸出段的直径且不大于第三伸出段的直径,第四伸出段上具有圆柱体形的第一固定孔(241),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第四伸出段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固定孔并未贯穿到第四伸出段的轴线,第一固定孔内具有内螺纹,第七伸出段上被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弧槽(271),第七伸出段沿其轴线具有第二固定孔(272),弧槽的下表面是平面,第一固定孔的轴线与弧槽的下表面是相垂直的,且弧槽与第一固定孔都位于过轴本体轴线且与弧槽的下表面相平行的平面之上;所述第二连接固定部分由依次向外连接且轴线相重合的第一螺母连接段(31)、第八伸出段(32)、第九伸出段(33)构成,在与第二连接固定部分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位于轴本体外边缘之内、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一螺母连接段的边缘之内、第九伸出段的外边界位于第八伸出段的外边界之内;所述减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剑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