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5564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及其运行方法,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包括变压器、充磁可控硅模块、退磁可控硅模块、电感线圈、主电路放电回路、控制电路,能够实现对电感线圈充磁、退磁的无触点切换,以及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分别进行闭环PID控制,可实现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的可调稳流,有利于在永磁铁氧体成型的生产过程中提供稳定磁场强度,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主电路放电回路的设置来缩短电感线圈在充磁、退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时间,从而降低能量释放瞬间高电压、高电流对主电路的各电器元件的冲击,提升电器元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进而降低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及其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
,特别涉及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充、退磁电路。
技术介绍
在永磁铁氧体产品成型过程中除了加压、抽水以外,还要对一定含水量的料浆进行强磁场取向,通常采用大电感量的电感线圈来产生强磁场,在切换充退磁的控制中,常规充磁电路通过接触器来切换充、退磁电流的方向。然而,使用接触器将带来两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一,接触器切换时产生的电弧将使接触器的切换电阻增大,这将使得充、退磁电流不稳定,由此造成磁场不稳定,最终会影响产品的磁场取向度;其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较短,为3~5个月,接触器较短的使用寿命将使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故障率增加。另外,在充、退磁过程中要对大电感量的电感线圈进行充放电,电感线圈电能释放瞬间的高电压、高电流将对主电路的各电器元件带来冲击,这会影响主电路电器元件的使用可靠性,缩短其使用寿命,也会使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故障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及其运行方法,它能够实现对电感线圈充磁、退磁的无触点切换,以及通过闭环PID控制实现充磁电流、退磁电流的可调稳流,还能够通过主电路放电回路的设置来缩短电感线圈在充磁、退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时间,从而降低能量释放瞬间高电压、高电流对主电路的各电器元件的冲击,提升电器元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进而降低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故障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供电网连接,用于提供三相交流电源;充磁可控硅模块,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出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充磁电流,并控制所述充磁电流稳定,所述充磁电流为直流电流;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入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退磁电流,并控制所述退磁电流稳定,所述退磁电流为直流电流;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提供所述充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与提供所述退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之间的切换。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还包含主电路放电回路,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二端连接。通过主电路放电回路的设置,可以缩短电感线圈在充磁、退磁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时间,从而降低能量释放瞬间高电压、高电流对主电路的各电器元件的冲击,提升电器元件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进而降低永磁铁氧体成型设备的故障率。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串联构成,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串联构成,所述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为直流电流。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控制电路包含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PLC控制器和电流传感器,其中,PLC控制器接收电流传感器采集的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信号,PLC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进而控制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和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变压器为三相隔离变压器,其一次侧为三角形连接,其二次侧为星形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和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均为三相半控电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的运行方法为:所述控制电路通过分别对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和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控制,以及分别采集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从而分别对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进行闭环PID控制,实现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的可调稳流。作为一种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的运行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充磁电流和所述退磁电流通过所述电感线圈,从而为永磁铁氧体提供取向磁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电路通过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来对大电感量的电感线圈产生正、反相的充磁、退磁电流,从而为永磁铁氧体提供高强度取向磁场。主电路中由变压器提供三相交流电源,充磁可控硅模块和退磁可控硅模块可对作为负载的电感线圈输出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控制电路中的输出控制信号作用于充磁可控硅模块和和退磁可控硅模块实现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的控制,控制电路可根据设备操作的需要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进行控制和切换操作,从而实现无触点切换控制输出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进行采集,根据该电流信号以及系统的控制要求产生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的闭环PID控制,以保障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的可调稳流。主电路还设置了主电路放电回路,当变压器一次侧断电,充磁可控硅模块停止产生充磁电流后,电感线圈中集聚的能量可通过主电路放电回路以及由变压器、充磁可控硅模组、退磁可控硅模块、电感线圈构成的主回路这两个通道进行释放,这样有效的缩短电感线圈中的能量释放时间,降低了瞬间高电压、高电流对主电路的各电器元件的冲击,提升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可靠性、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整体无任何接触器,可实现充磁、退磁过程的无触点切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接触器进行充磁、退磁过程的切换带来的不利影响(接触器产生的电弧影响充、退磁电流的稳定,接触器使用寿命短使得设置的故障率提高),有利于在永磁铁氧体成型的生产过程中提供稳定磁场强度,使永磁铁氧体产品的磁场取向度准确,有助于提升永磁铁氧体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永磁铁氧体产品生产设备的可靠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在主回路中增加了吸收回路,这将减缓电感线圈进行充放电时电能释放瞬间的高电压、高电流对主电路各电器元件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高充、退磁电路的寿命,同样有助于提高永磁铁氧体产品生产设备的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的控制方法中,由于对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分别进行闭环PID控制,可实现充磁电流和退磁电流的可调稳流,同样有利于在永磁铁氧体成型的生产过程中提供稳定磁场强度,从而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中本专利技术电路主要由主电路及控制电路构成。主电路包括:三相隔离变压器1、充磁可控硅模组2、退磁可控硅模组3、主电路放电回路4和电感线圈5。控制电路包括: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6、PLC控制器7、电流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电路通过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来对大电感量的电感线圈5产生正、反相的充磁、退磁电流,从而为永磁铁氧体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供电网连接,用于提供三相交流电源;充磁可控硅模块,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出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充磁电流,并控制所述充磁电流稳定;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入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退磁电流,并控制所述退磁电流稳定;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提供所述充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与提供所述退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之间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铁氧体成型充、退磁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供电网连接,用于提供三相交流电源;充磁可控硅模块,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以及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出所述充磁可控硅模块的充磁电流,并控制所述充磁电流稳定;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提供流入所述退磁可控硅模块的退磁电流,并控制所述退磁电流稳定;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提供所述充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与提供所述退磁电流的工作过程之间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含主电路放电回路,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二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放电回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串联构成,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线圈的第一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钧译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大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