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091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与箱体内的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门和窗。可以准确检定特高压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校准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发展,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证电网坚强可靠,具有安全稳定、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的GIS(gasinsulatedsubstation,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被广泛应用到特高压变电站建设中。特高压GIS中电流互感器是电能计量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对于发供电企业的贸易结算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按照《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要求进行特高压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现场误差检定。特高压GIS电流互感器具有变比大、管道回路长、集成度高、全封闭性等特点,现场检定时不能把电流互感器独立出来,需要带上很长的管道母线和一些电气元件,试验回路阻抗大,如兰州东特高压变电站中GIS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长达390米,这样对于大变比、一次回路长的特高压GIS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时需要的试验电源和升流设备容量巨大,如对200米GIS回路中的一个4000A/1A的特高压电流互感器,在120%额定电流下需要电源容量为800kVA左右,其中有功分量约为200kVA左右,无功分量约为750kVA左右。如果采用传统升流器的方案,需要800kVA左右的电源容量和升流器容量,依靠传统升流器和现场试验电源的容量增加也难以满足检定要求,而且大容量的升流器体积大、重量重,现场操作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在特高压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中一般都采用间接试验方法:一是小电流外推法,即在小电流的情况下,通过增大电流互感器负载的方法来仿真电流互感器大电流下的工作磁通,再用负荷外推的方式对误差进行仿真推算;二是小电压法测量计算法,即在电流互感器二次施加小电压,测量其参数,根据电流互感器的数学模型和误差表达式,计算电流互感器的误差。这两种间接试验方法规避了对升流器、调压器和现场电源容量要求过大的问题,使现场试验所携带的设备体积大大缩小,重量减轻,但是间接试验方法均不能满足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的规定,不能得到大电流情况下的电流互感器真实误差,降低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根据特高压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统计结果,电流互感器在上限误差超差的情况较多,特别是在额定电流范围附近,随着试验电流的增加,误差增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流互感器线圈材料在安装、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导致铁芯相对磁导率下降,在额定电流附近磁路饱和引起误差急剧变化,所以小电流外推法,不能发现这种现象,导致检定数据并非真实可靠;采用小电压测量计算法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一,虽然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大同小异,但是对于待检定的同类型电流互感器,其理想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等效程度较难确定,虽然可以通过模拟仿真与大量的试验来做比对验证,但是工作量无疑是巨大的;其二,即使获得了一种类型的电流互感器的数学模型,但是对于各电流互感器生产厂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铁芯材料、绕线方式、安装方式、补偿方式都各不相同,想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难以实现,以此数学模型得到的测量结果往往难以反映真实的误差数据,特别是对于有补偿的电流互感器,没有办法对其误差进行测量;其三,要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就必须精确测量电流互感器的电气参数,对于小电压法,其测量的电压及电流极其微小,精确测得电气参数比较困难,而且进行电流互感器现场检定时,现场往往存在较强的干扰,在这种工况下测量,就更难以测得精确的电气参数,也因此难以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所以采用小电压法测量计算法得到的误差数据难以反映电流互感器真实的误差数据。上述两种间接方法不仅不能有效的对互感器进行检定,而且还可能误判,所以按照JJG1021-2007《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在各测量点现场检定特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可以准确检定特高压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误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与箱体内的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门和窗,其中,所述校验系统中,电源连接第一调压器一次侧,所述第一调压器的二次侧与升流器的一次侧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于所述升流器的一次侧,所述升流器的二次侧与一次主回路连接,标准电流互感器和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均串接于所述一次主回路中,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To接线柱,另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通过负荷箱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Tx接线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校验系统中,还包括第二调压器,其一次侧通过第一通断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其二次侧与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所述第一调压器的二次侧串联,并连接于所述升流器的一次侧。进一步地,所述补偿电容器为多个,其相互之间并联,每一个所述补偿电容器串联有一个第二通断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双调压电工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穿心一匝。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所述处理器,将结果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侧上方的户外型高清摄像头、一个试验报警警示铃和四个警示灯。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及舒适配置,其包括:场地照明灯、灭火器、顶式冷暖空调、办公椅、电脑及打印机。本技术提供的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采用箱式工作室的方式,将设备合理的布置在工作室内,整个工作室采用高强度钢型材搭建,面板及台面采用防火处理,过道及三方开门的设计,便于出入及后期设备的维护检修,场地监控摄像头和窗户,方便观察试验环境。平台可自动测量电流一次回路参数,计算试验升流所需的无功补偿电容量,自动匹配所需无功补偿电容器组并自动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在升流试验过程中,适时测量和计算回路一次参数,适时跟踪系统当前的补偿情况并自动投切最佳补偿量,保证系统处于最佳补偿状态,达到精细化补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实施例一中校验系统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实施例二中校验系统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与箱体内的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门和窗。所述箱体采用高强度钢型材搭建,防火处理,过道及三方开门的设计,便于出入及后期设备的维护检修,窗户方便观察试验环境。所述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门和窗,其中,所述校验系统中,电源连接第一调压器一次侧,所述第一调压器的二次侧与升流器的一次侧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于所述升流器的一次侧,所述升流器的二次侧与一次主回路连接,标准电流互感器和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均串接于所述一次主回路中,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To接线柱,另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通过负荷箱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Tx接线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校验系统、监控系统、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传感器系统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门和窗,其中,所述校验系统中,电源连接第一调压器一次侧,所述第一调压器的二次侧与升流器的一次侧连接,补偿电容器并联于所述升流器的一次侧,所述升流器的二次侧与一次主回路连接,标准电流互感器和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均串接于所述一次主回路中,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To接线柱,另一端接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待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一端通过负荷箱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Tx接线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互感器校验仪的K接线柱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000kV交流特高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系统中,还包括第二调压器,其一次侧通过第一通断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其二次侧与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所述隔离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所述第一调压器的二次侧串联,并连接于所述升流器的一次侧。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思恩吴士普冯宇毛安澜邵苠峰陈江波李璿王玲汪本进邱进陈晓明费烨余春雨朱丝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