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978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理数据采集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包括罩壳、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状态触发模块及供电源,微控制单元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经由通讯模块传输至外界,微控制单元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状态触发模块比对进而调控通讯模块的发送频率,微控制单元根据通发送频率切换通讯模块的通讯路径;实际使用时,将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埋入待监测的区域,根据所采集的地理数据,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自动调整发送频率及发送所采用的通讯路径,确保外界的服务器可以精准地收集到待检测区域的地理数据,降低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判定地质灾害的损害程度进而分配调度不同的救援计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理数据采集器
,尤其公开了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现代化城市提出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新要求,实时和定时采集城市地理数据,将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面可以直接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对城市地理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多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地理数据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山体滑坡、道路桥梁等领域,功能相对专一,可拓展性不强,不能随着城市地理信息多样性的要求做功能升级,且各个地理数据传感器与通讯基站直接通讯,当通讯基站受损后,地理数据传感器数据将无法传输,严重者还会导致地理数据传感器通讯丢失,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根据所采集的地理数据,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自动调整发送频率及发送所采用的通讯路径,确保外界的服务器可以精准地收集到待检测区域的地理数据,降低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判定地质灾害的损害程度进而分配调度不同的救援计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包括罩壳,装设于罩壳内的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状态触发模块及供电源,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供电源用于对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进行供电,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微控制单元收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并将其经由通讯模块传输至外界的服务器,微控制单元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状态触发模块设定的基准值比对进而调控通讯模块传输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微控制单元根据通讯模块的发送频率切换通讯模块的通讯路径。优选地,所述罩壳还装设有显露出罩壳之外的太阳能板,供电源为充电电池,太阳能板用于对供电源充电。优选地,所述罩壳包括壳体及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的罩盖,壳体设有容置盲槽,罩盖用于遮盖容置盲槽,壳体装设有位于容置盲槽内的内置电路板,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均装设于内置电路板。优选地,所述供电源容设于容置盲槽内,供电源抵触于容置盲槽的底壁,内置电路板将供电源封装在容置盲槽内。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板贴设于罩盖远离壳体一端的端面。优选地,所述罩盖远离太阳能板的一端设有挡止圈及凸圈,挡止圈用于抵触壳体一端的端面,凸圈突伸于容置盲槽内,凸圈的侧壁抵触容置盲槽的侧壁。优选地,所述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防水圈及第二防水圈,第一防水圈用于密封挡止圈与壳体一端的端面之间的间隙,第二防水圈用于密封凸圈的侧壁与容置盲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优选地,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参数的地理数据。优选地,第一个所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第二个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的位移速度。优选地,所述通讯模块的通讯路径至少有两种,第一种通讯路径采用窄带无线传输协议,第二种通讯路径采用5G无线传输协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埋入到待监测的区域,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微控制单元根据所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自动调整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及发送所采用的通讯路径,确保外界的服务器可以准确地收集到待检测区域的地理数据,方便对地质灾害的监控,降低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时判定地质灾害的损害程度进而分配调度不同的增援计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构造原理框图。附图标记包括:1—罩壳2—微控制单元3—检测传感器4—通讯模块5—状态触发模块6—供电源7—太阳能板8—壳体9—罩盖11—容置盲槽12—内置电路板13—挡止圈14—凸圈15—第一防水圈16—第二防水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包括罩壳1,装设在罩壳1内的微控制单元2(MCU,英文全称MicrocontrollerUnit,又称单片机)、检测传感器3、通讯模块4、状态触发模块5及供电源6,检测传感器3、通讯模块4及状态触发模块5分别与微控制单元2电性连接,供电源6用于对微控制单元2、检测传感器3、通讯模块4及状态触发模块5进行供电,检测传感器3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微控制单元2收集检测传感器3采集的地理数据并将其经由通讯模块4传输至外界的服务器,微控制单元2将检测传感器3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状态触发模块5设定的基准值比对进而调控通讯模块4传输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微控制单元2根据通讯模块4的发送频率切换通讯模块4的通讯路径。实际使用时,将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埋入到待监测的区域,检测传感器3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微控制单元2根据所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自动调整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及发送所采用的通讯路径,例如,预先利用状态触发模块5设定各种检测参数的基准值,微控制单元2将检测传感器3实际检测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微控制单元2调控通讯模块4传输地理数据的实际发送频率高低,根据地理数据的实际发送频率的高低,微控制单元2切换通讯模块4的通讯路径(短距离无线传输、中距离无线传输或远距离无线传输),确保外界的服务器可以准确地收集到待检测区域的地理数据,方便对地质灾害的监控,降低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及时判定地质灾害的损害程度进而分配调度不同的增援计划。本实施例中,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还设定有休眠模式,当检测传感器3实际检测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小于触发模块5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说明待监测的区域的地质状况正常,此时微控制单元2启动休眠模式,休眠模式预设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上传数据的频率(即数据的发送频率)为1~2分钟一次,降低供电源6的耗电量,进而延长供电源的续航时间。当检测传感器3实际检测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大于或等于触发模块5预先设定的基准值时,说明待监测的区域发生地质异常,微控制单元2提升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上传数据的频率,如10秒钟一次,提高应急处理的速度,确保使用者可以准确地掌控各项地理数据的实际参数值。所述罩壳1还装设有显露出罩壳1之外的太阳能板7,供电源6为充电电池,太阳能板7用于对供电源6充电;通过太阳能板7与充电电池互补供电,为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各种工作模式(即采用不同通讯路径传输)提供足够的电力,延长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工作时长,降低供电源6的更换频率,进而降低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使用成本。所述罩壳1包括壳体8及可拆卸地连接在壳体8上的罩盖9,例如,壳体8与罩盖9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壳体8设有容置盲槽11,容置盲槽11自壳体8的外表面凹设而成,罩盖9用于遮盖容置盲槽11,壳体8装设有位于容置盲槽11内的内置电路板12,微控制单元2、检测传感器3、通讯模块4及状态触发模块5均装设在内置电路板12上,将各个电气模块结合在同一内置电路板12上,提升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生产制造效率,同时方便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维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装设于罩壳内的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状态触发模块及供电源,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供电源用于对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进行供电,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微控制单元收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并将其经由通讯模块传输至外界的服务器,微控制单元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状态触发模块设定的基准值比对进而调控通讯模块传输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微控制单元根据通讯模块的发送频率切换通讯模块的通讯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壳,装设于罩壳内的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状态触发模块及供电源,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供电源用于对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通讯模块及状态触发模块进行供电,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地理数据的参数值,微控制单元收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并将其经由通讯模块传输至外界的服务器,微控制单元将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地理数据的参数值与状态触发模块设定的基准值比对进而调控通讯模块传输地理数据的发送频率,微控制单元根据通讯模块的发送频率切换通讯模块的通讯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还装设有显露出罩壳之外的太阳能板,供电源为充电电池,太阳能板用于对供电源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理数据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壳体及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的罩盖,壳体设有容置盲槽,罩盖用于遮盖容置盲槽,壳体装设有位于容置盲槽内的内置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旺胡凯李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领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领亚光电信息传输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