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81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装置呈中空的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旋流管和连接所述旋流管的调压管,所述旋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调压管的内径,所述旋流管内设置有用于使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所述分离部件为螺旋导流叶片,所述螺旋导流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流管的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旋流管内设置用于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使水流强制形成螺旋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达到气和水分离的目的;同时,分离的气体至调压管内时,首先进入吸入孔内,然后进入通孔,再从前端排气阀或末端排气阀排出,结构简单,不易产生振动,噪声小,流体输送阻力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泵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水泡,常温下清水的汽化压力约为3.17Kpa(水温为25℃),当水泵内部局部压力小于汽化压力时,该处便产生汽泡,这种产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叶轮入口处的压强最低,气蚀现象最严重,与此同时,溶解于水中的氧气也会逸出,因此,水泵送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水泡。此外,导致水泵出口出现过多气泡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原因:夏天时进口泵的水流温度升高;水泵进水口和水管的密封性不好,导致有空气进入泵内;进水口水管长期潜在水下,管壁腐蚀出现孔洞,当这些孔洞露出水面后,空气就从孔洞进入水管。大量水泡在管道中与水混合,一方面气体可压缩性较大,压力突增的局部流域内气体急剧收缩,甚至湮灭,这种空间上体积的突然变化会引起振动,产生严重噪声;另一方面,水泡占据着一定的管道盘管空间,对流体输送产生很大动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实现气和水分离,且结构简单,不易产生振动,噪声小,流体输送阻力小。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装置呈中空的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旋流管和连接所述旋流管的调压管,所述旋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调压管的内径,所述旋流管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所述调压管包括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所述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之间通过两侧的封板连接形成调压空腔;靠近所述旋流管一侧的封板上开设有吸入孔,所述内层筒壁上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喷射孔,所述外层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泄压排气阀;所述内层筒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为5°至15°。可选的,所述分离部件为螺旋导流叶片,所述螺旋导流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流管的内壁,螺旋导流叶片的外径为所述旋流管的内径的1/5至1/4。可选的,所述分离部件为所述旋流管的内壁螺纹,所述内壁螺纹为三角或矩形右旋螺纹,所述内壁螺纹的倾角为50°至60°。可选的,所述旋流管的管壁和调压管的管壁之间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呈外扩倒圆形状,所述旋流管和调压管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可选的,所述吸入孔开设于调压管前端的封板中,所述封板可为普通封板或弧形封板。可选的,所述封板可为梯形封板,所述梯形封板固定在内层筒壁上,梯形封板与外层筒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吸入孔。可选的,所述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之间设有中间层筒壁使得所述调压空腔被分割形成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开设有第二吸入孔、第二喷射孔;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设有螺纹导流腔,所述螺纹导流腔的内壁设有导流螺纹,所述导流螺纹为三角或矩形右旋螺纹,所述导流螺纹的倾角为50°至60°。可选的,所述旋流管远离所述调压管的一端连接有前端法兰,所述调压管远离所述旋流管的一端连接有末端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旋流管的内径小于调压管的内径,通过在旋流管内设置用于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使水流强制形成螺旋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达到气和水分离的目的;同时,分离的气体至调压管内时,首先进入吸入孔内,然后进入通孔,再从泄压排气阀排出,结构简单,不易产生振动,噪声小,流体输送阻力小;且通过在调压管内设置分离部件和中间层筒壁,使得调压空腔被分割形成多层空腔,当流体在旋流管内气水分离不完全时,可以在调压管内进一步进行气水分离,从而达到更好的气水分离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弧形吸入孔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梯形吸入孔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示说明:前端法兰1;旋流管2;分离部件3;连接部4;封板5;吸入孔6;通孔7;前端排气阀8;末端排气阀9;外层筒壁10;末端法兰11;内层筒壁12;喷射孔13;调压空腔14;调压管15;夹角θ;中间层筒壁21;第一空腔22;第二空腔23;第二吸入孔24;第二喷射孔25;螺纹导流腔2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能够快速将管道中的水和气体快速分离。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装置呈中空的圆柱形筒体,该圆柱形筒体包括旋流管2和连接旋流管2的调压管15。旋流管2的内径小于调压管15的内径,旋流管2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3。具体的,该分离部件3为螺旋导流叶片,该螺旋导流叶片固定连接于旋流管2的内壁上。当水泵工作时,管道中的水从旋流管2向调压管15流动,并从调压管15输出。此时,由于有螺旋导流叶片,使水流强制形成螺旋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助于促进气和水分离;且调压管15的内径大于旋流管2的内径,因此当水流经过调压管15时,水流内的气泡会上升到顶部,最终气相集中在管道上部,完成气和水的分离。进一步的,螺旋导流叶片的外径为旋流管2的内径的1/5至1/4,能避免造成过大流动阻力,防止在螺旋导流叶片的末端负压区产生气泡,使得气和水分离效果更好。更进一步的,旋流管2的管壁和调压管15的管壁之间连接有连接部4,该连接部4呈外扩倒圆形状,旋流管2和调压管15通过该连接部4连接。调压管15包括内层筒壁12和外层筒壁10,内层筒壁12和外层筒壁10之间通过两侧的封板5连接形成调压空腔14。靠近所述旋流管2一侧的封板5上开设有吸入孔6,旋流管2与吸入孔6相连通。可使含有大量气泡的水流通过吸入孔6进入调压空腔14。内层筒壁12上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喷射孔13,外层筒壁10上开设有通孔7,通孔7上安装有泄压排气阀。通孔7的数量为两个,泄压排气阀的数量为两个。靠近旋流管2的泄压排气阀为前端排气阀8,远离旋流管2的泄压排气阀为末端排气阀9。在调压空腔14中,部分气体经通孔7进入前端排气阀8排至管外。内层筒壁12与水流方法之间形成有夹角θ,使调压空腔14沿轴向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可补偿前端排气阀8排走气体的体积流量,保证调压空腔14内的压力稳定,夹角θ为5°至15°。调压空腔14内剩余的气体由末端排气阀9排出,而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装置呈中空的圆柱形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旋流管和连接所述旋流管的调压管,所述旋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调压管的内径,所述旋流管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所述调压管包括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所述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之间通过两侧的封板连接形成调压空腔;靠近所述旋流管一侧的封板上开设有吸入孔,所述内层筒壁上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喷射孔,所述外层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泄压排气阀;所述内层筒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有一定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装置呈中空的圆柱形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旋流管和连接所述旋流管的调压管,所述旋流管的内径小于所述调压管的内径,所述旋流管内固定设置有用于使气和水分离的分离部件;所述调压管包括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所述外层筒壁和内层筒壁之间通过两侧的封板连接形成调压空腔;靠近所述旋流管一侧的封板上开设有吸入孔,所述内层筒壁上开设有呈喇叭状的喷射孔,所述外层筒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泄压排气阀;所述内层筒壁与水平方向之间形成有一定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为螺旋导流叶片,所述螺旋导流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流管的内壁,螺旋导流叶片的外径为所述旋流管的内径的1/5至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泄型循环水泵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件为所述旋流管的内壁螺纹,所述内壁螺纹为三角或矩形右旋螺纹,所述内壁螺纹的倾角为50°至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泄型循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汉敏陈捷超陈佰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臻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