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卡装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149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卡装卸装置,用于将集卡车上的集装箱吊起,以便将集装箱转运至铁路车辆上,和/或,将铁路车辆转运来的集装箱吊落在集卡车上;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第一顶梁及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吊具,第一顶梁下方的伸缩立柱固定在承载平台上;第一顶梁平行铁路轨道;第二顶梁平行于第一顶梁;第二顶梁下方的伸缩立柱设置在地面上,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位于第一顶梁与第二顶梁之间;第三顶梁固定在第一顶梁与第二顶梁之间;吊具与集装箱的顶部四角位置的角件配合,锁定或解锁集装箱。该集卡装卸装置降低了设备和运行成本,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工作场地空间利用率及公铁转运效率。

A kind of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lifting a container on a truck to transport a container to a railway vehicle, and / or a container transported by a railway vehicle to a truck, including the first top beam, the second top beam, the third beam, the first top beam and the two top beam. Telescopic columns and hangers, the telescopic columns under the first top of the top beam are fixed on the bearing platform; the first top beam is parallel to the railway track; the second top beam is parallel to the first top beam; the telescopic pillar under the second top beam is set on the ground, the location of the truck is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top beam and the second top beam; the third top beam is fixed at the top. Between the first top beam and the second top beam, the lifting device is matched with the corners of the top four corners of the container to lock or unlock the container. The tru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reduces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cost, an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It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workspace and transport efficiency of public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卡装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多式联运
,特别涉及一种集卡装卸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长期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与铁路和水路运输协同衔接不顺畅、市场环境不完善、法规标准不适应、先进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较为突出,多式联运运量规模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远低于美国的发展水平;运行效率不高,货物中转转运所耗费的成本约占全程物流成本的30%,导致全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物流发达国家。加强物流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已经成为国家物流产业中长期规划的主要发展任务。电气化铁路站场集装箱装卸线一般采用的是装卸线不挂网模式的公铁转运换乘设备,即将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在集装箱装卸区域断开,在集装箱装卸区域利用轨道门式起重机或正面吊运机等起吊设备进行集装箱公路-铁路装卸转运。现有技术中起重机或吊运机的体积庞大且成本高,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场地,吊运集装箱的操作难度大,影响公铁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卡装卸装置,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重机或吊运机的体积庞大且成本高,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场地,吊运集装箱的操作难度大,影响公铁转运效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卡装卸装置,用于将集卡车上的集装箱吊起,以便将所述集装箱转运至铁路车辆上,和/或,将所述铁路车辆转运来的所述集装箱吊落在所述集卡车上;所述集卡装卸装置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梁及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三顶梁下方的吊具,所述铁路车辆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下的铁路轨道上运行,所述铁路轨道与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之间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一顶梁平行所述铁路轨道;所述第二顶梁平行于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顶梁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吊具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四角位置的角件配合,锁定或解锁所述集装箱。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驱动所述伸缩立柱伸长或缩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梁下方垂直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立柱;所述第二顶梁下方垂直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立柱。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两个所述伸缩立柱的间距大于所述集装箱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的底部固定在一根支撑梁上;所述支撑梁平行所述第二顶梁。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平台固定在移动车上;所述移动车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钢轨,所述移动车的车轮在所述第一钢轨上滚动;所述第一钢轨平行于所述铁路轨道。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第二钢轨;所述第二钢轨平行于所述第一钢轨;所述支撑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在所述第二钢轨上滚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梁的底部设置两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伸缩立柱的下方。作为优选,所述车轮及所述滚轮为钢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焊接固定有两根平行的所述第三顶梁。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由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连接在第一顶梁及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固定在第三顶梁下方的吊具组成的集卡装卸装置,用于提升集卡车上的集装箱,然后通过双向侧取装置等横移设备将集装箱转运到铁路车辆的一侧,或者,双向侧取装置等横移设备将铁路车辆上的集装箱转运至集卡车的一侧后,集卡装卸装置再将集装箱吊落在集卡车上,方便快捷的实现集装箱在集卡车位置的提升或放下,加快转运过程中的升降效率,且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成本。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重机或吊运机的体积庞大且成本高,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场地,吊运集装箱的操作难度大,影响公铁转运效率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设备和运行成本,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工作场地空间利用率及公铁转运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集卡装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提升集装箱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过桥机构与托盘机构承载集装箱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过桥机构与托盘机构承载集装箱缩回初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过桥机构与托盘机构承载集装箱伸到铁路车辆上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过桥机构与托盘机构承载集装箱伸到铁路车辆上,提升装置提升集装箱使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第一轨道、第一构件、第二轨道、第一伸缩支腿配合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2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的双向侧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第一驱动部件(或第二驱动部件)与过桥机构处于分离的状态示意图;图14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第一驱动部件(或第二驱动部件)与过桥机构处于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图15为图12的左视图;图16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托盘结构的左视图;图18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过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2的双向侧取装置的过桥机构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集卡装卸装置、2提升装置、3承载平台、4双向侧取装置、5移动平台、6集装箱、7铁路集装箱平车、101伸缩立柱、102支撑梁、103第一顶梁、104第二顶梁、105第三顶梁、106吊具、201第一伸缩支腿、202第二伸缩支腿、203横梁、204集装箱转锁件、205第一轨道、206第二轨道、207第一构件、208齿轮电机、401托盘机构、402过桥机构、403升降机构、404限位架、405横板、4011第三驱动部件/第四驱动部件、4012限位引导挡块、4013第二凹形卡槽件、4014第二固定板、4015走行轮、4021第一凹形卡槽件、4022第二滑道、4023第二限位轮、4024第一固定板、4031升降平台、4032第一伸缩缸、4033第一滑道、4034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4035第一限位轮)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卡装卸装置,集装箱公铁转运系统,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重机或吊运机的体积庞大且成本高,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场地,吊运集装箱的操作难度大,影响公铁转运效率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由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连接在第一顶梁及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固定在第三顶梁下方的吊具组成的集卡装卸装置,用于提升集卡车上的集装箱,然后通过双向侧取装置等横移设备将集装箱转运到铁路车辆的一侧,或者,双向侧取装置等横移设备将铁路车辆上的集装箱转运至集卡车的一侧后,集卡装卸装置再将集装箱吊落在集卡车上,方便快捷的实现集装箱在集卡车位置的提升或放下,实现了降低设备和运行成本,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工作场地空间利用率及公铁转运效率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卡装卸装置1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集卡车上的集装箱吊起,以便将所述集装箱转运至铁路车辆上,和/或,将所述铁路车辆转运来的所述集装箱吊落在所述集卡车上;所述集卡装卸装置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梁及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三顶梁下方的吊具,所述铁路车辆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下的铁路轨道上运行,所述铁路轨道与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之间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一顶梁平行所述铁路轨道;所述第二顶梁平行于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顶梁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吊具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四角位置的角件配合,锁定或解锁所述集装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集卡车上的集装箱吊起,以便将所述集装箱转运至铁路车辆上,和/或,将所述铁路车辆转运来的所述集装箱吊落在所述集卡车上;所述集卡装卸装置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三顶梁、连接在所述第一顶梁及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若干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三顶梁下方的吊具,所述铁路车辆在铁路电气化接触网下的铁路轨道上运行,所述铁路轨道与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之间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第一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第一顶梁平行所述铁路轨道;所述第二顶梁平行于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二顶梁下方的所述伸缩立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集卡车的停靠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第三顶梁固定在所述第一顶梁与所述第二顶梁之间;所述吊具与所述集装箱的顶部四角位置的角件配合,锁定或解锁所述集装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立柱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驱动所述伸缩立柱伸长或缩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卡装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梁下方垂直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立柱;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攀攀沈鹏刘伟苏利杰梅琨张华涛宋少波孙先俊王全虎林量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