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160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缠绕模具,包括芯模,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环绕芯模轴向一周的凹槽,凹槽上覆盖防护层,防护层完全遮蔽所述凹槽。该缠绕模具能够避免脱模切割时划伤芯模,同时只需一次缠绕可产出至少两根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

A winding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mould, which includes a core mold, and at least on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core mold for one week, and a protective layer is covered on the groove, and the protective layer completely shields the groove. The winding die can avoid scratching the core mold when the mold is cu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roduce at least two products at one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绝缘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缠绕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大直径复合绝缘管通常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对于缠绕完毕后,需要先进行切割再脱模的缠绕管。脱模前切割容易在切割时划伤芯模,同时每次切割部位不一致,也容易在芯模表面产生不同位置的伤痕,从而第下一次缠绕的绝缘管内壁质量造成影响。其中,对于一些特殊性能要求的绝缘管,如对于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和结构要求较高的充油套管类复合绝缘子。会设计成大锥度管,此类绝缘管由于锥度较大,在采用的缠绕芯模只能一次缠绕一支,大大降低了缠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缠绕模具,能够避免脱模切割时划伤芯模,同时只需一次缠绕可产出至少两根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缠绕模具,包括芯模,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环绕芯模轴向一周的凹槽,凹槽上覆盖防护层,防护层完全遮蔽凹槽。上述缠绕模具的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凹槽,并在凹槽上覆盖防护层。当绝缘管缠绕完毕后,根据凹槽在芯模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定位切割位置,避免由于切割位置的不同而在芯模上造成多处伤痕。同时凹槽为切割绝缘管时留有切割空间,彻底解决了切割划伤芯模的问题。进一步地,在芯模上根据需求设置凹槽,只需一次缠绕即可产出至少两根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芯模上设置一个凹槽,凹槽两侧的芯模段呈锥形,芯模段的大直径端均靠近凹槽设置。上述凹槽两侧的芯模段为锥形,一次缠绕可以产出两根锥形绝缘管,提高了锥形管的生产效率。将芯模段的大直径端均靠近凹槽设置,能够保证缠绕切割后,每段绝缘管均能顺利与芯模分离。其中,凹槽两侧的芯模段的竖直截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凹槽两侧的芯模段以凹槽对称。将凹槽两侧芯模段设置为对称结构,能够实现一次缠绕,产出两根同等规格的锥形管,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凹槽两侧的芯模段的竖直截面形状不同。能够满足同时缠绕生产不同截面形状锥形管的需求。其中,每个凹槽两侧的芯模段分别呈圆柱形,芯模段根据直径从大至小沿芯模竖直方向的中线处到芯模的端处依次设置。将芯模段根据直径从大至小沿芯模沿竖直方向的中线处到芯模的端处依次设置,保证了缠绕切割后,每个绝缘管均能顺利与芯模分离。通过一次缠绕,至少可产出两根圆柱形绝缘管,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每个凹槽两侧的芯模段的长度相同。凹槽两侧的每个芯模段的长度相同,便于绝缘管切割时准确定位。其中,防护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其中,每个凹槽所在的芯模段为圆柱形。凹槽所在的芯模段为圆柱形,避免了在缠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排纱异常情况,减少凹槽部位的加工余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中,缠绕模具还包括设置于芯模两端的轴头,轴头用于支撑固定芯模。上述轴头用于将芯模支撑固定在生产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缠绕模具100未设置防护层1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缠绕模具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缠绕模具100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缠绕模具200未设置防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缠绕模具300未设置防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缠绕模具400未设置防护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缠绕模具100,包括芯模110,芯模110上设置至少一个环绕芯模110轴向一周的凹槽111,凹槽111上覆盖防护层112,防护层112完全遮蔽凹槽111。缠绕模具的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凹槽,并在凹槽上覆盖防护层。当绝缘管缠绕完毕后,根据凹槽在芯模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定位切割位置,避免由于切割位置的不同而在芯模上造成多处伤痕。同时凹槽为切割绝缘管时留有切割空间,彻底解决了切割划伤芯模的问题。进一步地,在芯模上根据需求设置凹槽,只需一次缠绕即可产出至少两根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其中,芯模110上设置一个凹槽111,凹槽111两侧的芯模段113、114呈锥形,芯模段113、114的大直径端均靠近凹槽111设置。本实施例中,凹槽111将芯模110分为两个芯模段113、114,芯模段113、114分别呈锥形。芯模段113包括大直径端1132和小直径端1131,芯模段114包括大直径端1142和小直径端1141。大直径端1132和大直径端1142与凹槽111连接,小直径端1131和小直径端1141均远离凹槽111设置。在芯模110上设置凹槽111,能够通过一次缠绕、切割后,输出两根锥形绝缘管,提高了锥形管缠绕的生产效率。同时将芯模段113、114的大直径端1132、1142靠近凹槽111设置,确保脱模时绝缘管能够顺利脱离芯模11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芯模110上设置了一个凹槽111,凹槽111两侧的芯模段113、114为锥形。可以想到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的个数可以不止为一个,凹槽两侧的芯模段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柱形。其中,凹槽111两侧的芯模段113、114的竖直截面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芯模段113、114的竖直截面均为圆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两侧的芯模段的竖直截面可以不相同,如一侧芯模段的竖直截面为圆形,另一侧芯模段的竖直截面为三角形等。其中,凹槽111两侧的芯模段113、114以凹槽111对称。本实施例中,凹槽111两侧的芯模段113、114的大直径段1132、1142的直径相同,小直径段1131、1141的直径相同。芯模段113、114的长度也相同,并且截面形状也相同。从而芯模段113、114在凹槽111两侧形成了以凹槽111对称的结构。芯模段113、114在凹槽111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能够通过一次缠绕、切割后,形成规格相同的两根锥形管产品,提高锥形管的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两侧的芯模段也可以不对称设置,如凹槽两侧的芯模段的长度相同、锥度不同,或者为芯模段的长度相同,但截面形状不同等情况,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每个凹槽111所在的芯模段115为圆柱形。本实施例中,凹槽111所在的芯模段115为圆柱形,即凹槽111的两端齐平。避免了在缠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排纱异常情况,减少中间部位的加工余量,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所在的芯模段也可以为锥形,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凹槽所在芯模段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两端不齐平的凹槽可能会导致缠绕过程中出现排纱异常的情况,从而导致加工余量的增加。其中,防护层112为聚四氟乙烯薄膜。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111上覆盖防护层112,防护层112围绕芯模110轴向环绕一周设置。防护层112沿芯模110轴向的宽度大于凹槽111的宽度,防护层112的两端分别与大直径段1132、1142相连,保证防护层112完全遮蔽凹槽111。防护层112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具体地,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所述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环绕所述芯模轴向一周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覆盖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完全遮蔽所述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模,所述芯模上设置至少一个环绕所述芯模轴向一周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覆盖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完全遮蔽所述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上设置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芯模段呈锥形,所述芯模段的大直径端均靠近所述凹槽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芯模段的竖直截面形状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芯模段以所述凹槽对称。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芯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罗志佳方江王丹枫王亮董积信黄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