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850184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中继用户设备(UE)从第一对端接收数据包;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对端。

A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u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the method includes: the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receives a packet from the first end; the relay UE sends the data packet to the second opposite end through the layer 2 data forward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指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传统蜂窝网络的系统容量和覆盖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社交网络、近距离数据共享、本地广告等应用的流行,使得人们对了解附近感兴趣的人或事物并与之通信(ProximityServices,邻近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的基于小区的蜂窝网络在高数据速率业务以及邻近服务的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这种需求背景下,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新方向的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技术应运而生。D2D技术的应用,可以减轻蜂窝网络的负担、减少用户设备的电池功耗、提高数据速率,并改善网络基础设施的鲁棒性,很好地满足上述高数据速率业务和邻近服务的要求。D2D技术可以工作在授权频段或非授权频段,允许多个支持D2D功能的用户设备(即D2D用户设备,D2DUserEquipment,D2DUE)在有网络基础设施或无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进行直接发现/直接通信。D2D技术通常包括D2D发现技术和D2D通信技术。D2D发现技术是指:用于判断/确定两个或多个D2D用户设备之间相互邻近(例如在可进行D2D直接通信范围之内)或用于判断/确定第一用户设备邻近第二用户设备的技术。D2D通信技术是指:D2D用户设备之间部分或全部通信数据可以不通过网络基础设施而直接进行通信的技术。R12标准和R13标准对应的D2D应用场景主要有三种:1)UE1和UE2在蜂窝网络的覆盖下进行数据交互,用户面数据不经过网络基础设施,如图1的模式1;2)在弱/无蜂窝网络的覆盖区域的UE中继传输,如图1中的模式2,允许信号质量较差的UE4通过附近有网络覆盖的UE3与网络进行通信,能帮助运营商扩展;3)在发生地震或紧急情况,蜂窝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允许设备间直接通信,如图1中的模式3,UE5,UE6和UE7间控制面和用户面都不经过网络基础设施而进行一跳或多跳的数据通信。在以上R13标准的D2D场景2)和场景3)中,D2DUE可以作为中继节点,使得蜂窝网络覆盖边缘或覆盖外的远程的(remote)D2DUE能通过中继节点UE与网络进行蜂窝通信,且使得D2DUE间通过中继节点UE进行D2D通信。R13标准的D2D中,作为中继节点的D2DUE(也称为中继(relay)UE)在层3(即IP网络层)根据目标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进行数据的转发,而在R14D2D技术中,考虑可穿戴式设备(例如,MTE或NB-IoT设备)通过relayUE接入网络场景,为了使得运营商(即核心网网元MME等,以及基站)能更有效的管理可穿戴式设备(即远端(remote)UE),要求relayUE在层2(所述层3之下,物理层之上)进行数据的路由转发,但相关技术并未提供中继UE在层2进行数据的路由转发的方法,从而导致relayUE的D2D中继功能无法正确执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能够实现中继UE在层2进行数据路由转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方法,该方法包括:中继用户设备(relayUE)从第一对端接收数据包;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对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包括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或者,所述第一对端包括基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远端UE。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中继UE通过中继UE的承载将从远端UE接收的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所述中继UE将所述需转发的远端UE发送的数据包映射到专用于转发数据的中继UE的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或承载;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PPPP与QCI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PC5承载或PC5逻辑信道的PPPP值,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CI的中继UE的承载;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对应PC5承载或PC5逻辑信道的QCI值,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CI的中继UE的承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所述中继UE对从远端UE接收的数据包进行PC5接口层2解析后执行Uu接口层2处理或封装;所述PC5接口层2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PC5MAC,PC5RLC,PC5PDCP,中继适配层;所述Uu接口层2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UuMAC,UuRLC,UuPDCP,中继适配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中继UE将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UuPDCP或UuRLC或UuMAC或中继适配层包头或UuMAC层MACPDU的头部中的子头中;和/或,中继UE将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为层2中继或通过中继UE转发的数据包的类型指示信息包含在数据包的UuPDCP或UuRLC或UuMAC或中继适配层包头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中继UE获取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和/或EPS承载或无线承载或S1承载的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中继UE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组合,获取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和/或EPS承载或无线承载或S1承载的信息: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PDCP或PC5RLC或PC5MAC或适配层包头所包含的用于标识远端UE和/或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获取;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接口MAC层子头中的源ProSelayer2ID获取用于标识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的信息。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接口MAC层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以及PC5承载/逻辑信道与Uu无线承载/EPS承载/S1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数据包所属的Uu无线承载/EPS承载/S1承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基站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基站获取所接收数据包的UuPDCP和/或UuRLC和/或中继适配层和/或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包头中包含的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为层2中继或通过中继UE转发的数据包的类型指示信息;所述基站获取所接收数据包的UuPDCP和/或UuRLC和/或中继适配层和/或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包头中包含的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所述基站根据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远端UE的相应承载,并投递到相应远端UE的相应承载的UuPDCP和/或UuRLC接收实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端为基站,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中继用户设备relay UE从第一对端接收数据包;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对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中继用户设备relayUE从第一对端接收数据包;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第二对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包括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或者,所述第一对端包括基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远端UE。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中继UE通过中继UE的承载将从远端UE接收的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所述中继UE将所述需转发的远端UE发送的数据包映射到专用于转发数据的中继UE的分组数据网PDN连接或承载;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PPPP与QCI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数据包对应PC5承载或PC5逻辑信道的PPPP值,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CI的中继UE的承载;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对应PC5承载或PC5逻辑信道的QCI值,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CI的中继UE的承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所述中继UE对从远端UE接收的数据包进行PC5接口层2解析后执行Uu接口层2处理或封装;所述PC5接口层2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PC5MAC,PC5RLC,PC5PDCP,中继适配层;所述Uu接口层2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UuMAC,UuRLC,UuPDCP,中继适配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包括:中继UE将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包含在所述数据包的UuPDCP或UuRLC或UuMAC或中继适配层包头或UuMAC层MACPDU的头部中的子头中;和/或,中继UE将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为层2中继或通过中继UE转发的数据包的类型指示信息包含在数据包的UuPDCP或UuRLC或UuMAC或中继适配层包头中。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基站,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中继UE获取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和/或EPS承载或无线承载或S1承载的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或组合,获取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和/或EPS承载或无线承载或S1承载的信息: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PDCP或PC5RLC或PC5MAC或适配层包头所包含的用于标识远端UE和/或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获取;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接口MAC层子头中的源ProSelayer2ID获取用于标识数据包所属的远端UE的信息。通过从远端UE接收数据包的PC5接口MAC层子头中的逻辑信道标识,以及PC5承载/逻辑信道与Uu无线承载/EPS承载/S1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数据包所属的Uu无线承载/EPS承载/S1承载。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远端UE,所述第二对端包括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基站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基站获取所接收数据包的UuPDCP和/或UuRLC和/或中继适配层和/或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包头中包含的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为层2中继或通过中继UE转发的数据包的类型指示信息;所述基站获取所接收数据包的UuPDCP和/或UuRLC和/或中继适配层和/或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包头中包含的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所述基站根据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远端UE的相应承载,并投递到相应远端UE的相应承载的UuPDCP和/或UuRLC接收实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为基站,相应的,所述中继UE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包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将所述数据包进行层2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中继UE。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包括基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远端UE,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远端UE,包括:所述中继UE解析所接收数据包,获取所述数据包的PDCP或RLC或MAC或适配层包头中包含的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找到相应的远端UE和/或相应的承载或逻辑信道;所述相应的远端UE为所述数据包的目标远端UE;或者,所述中继UE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并发送给相应的远端UE。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包括: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所属承载的QCI,以及QCI和PPPP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PPPP对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所属承载的QCI,以及UuQCI和PC5QCI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PC5QCI对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所属承载的QCI,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相应QCI对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中继UE将所述数据包映射到专用于转发数据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或者,所述中继UE根据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或逻辑信道的信息,将数据包映射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对应的PC5承载或逻辑信道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包括基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远端UE,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转发的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远端UE,包括:中继UE在为所述数据包添加的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和/或中继适配层的包头中包含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和/或,中继UE在为所述数据包添加的PC5PDCP和/或PC5RLC和/或PC5MAC和/或中继适配层的包头中包含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为层2中继或通过中继UE转发的数据包的类型指示信息。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端包括基站,所述第二对端包括远端UE,相应的,所述中继UE通过层2数据转发方式将数据包发送给远端UE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远端UE将所接收的数据包映射到所述远端UE的相应的EPS或无线承载/逻辑信道。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UE将所接收数据包映射到远端UE的相应的EPS或无线承载/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远端UE根据所接收数据包的UuPDCP或UuRLC或中继适配层或PC5PDCP或PC5RLC或PC5MAC包头中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将所接收数据包映射到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远端UE的EPS或无线承载/逻辑信道;或者,所述远端UE根据所接收数据包所属PC5承载或逻辑信道的QCI值,将所接收数据包映射到所述QCI值对应的EPS或无线承载/逻辑信道;或者,所述远端UE根据所接收数据包所属PC5承载或逻辑信道的PPPP值,以及PPPP与QCI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接收数据包映射到所述QCI值对应的EPS或无线承载/逻辑信道;或者,所述远端UE根据UE上下文中EPS/Uu无线承载与PC5承载或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接收数据包映射到所述PC5承载或逻辑信道对应的EPS或Uu无线承载/逻辑信道。16.根据权利要求6、9或11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的承载的信息,包括: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和/或承载标识信息;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C-RNTI,远端UE的D2D层2标识,eNBUEX2APID,eNBUES1APID,远端UE的标识的索引值,新定义UE标识;所述承载标识信息为以下任一或组合:EPS承载标识,无线承载标识,E-RAB标识,S1承载标识,逻辑信道标识LCID,新定义承载标识,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数据类型指示信息;或者,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承载的组合的信息,为TEID信息或其它现有或新增标识信息,所述承载为远端UE的无线承载或S1承载或EPS承载。17.一种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远端UE对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层2处理;所述远端UE发送处理后的数据包。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UE对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层2处理,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远端UE内的Uu口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进行PDCP层处理或数据封装;所述远端UE内的Uu口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进行RLC层处理或数据封装;所述远端UE内的中继适配层实体进行中继适配层处理或数据封装;所述远端UE内的PC5PDCP层实体进行PC5PDCP层处理或数据封装;所述远端UE内的PC5RLC层实体进行PC5RLC层处理或数据封装;所述远端UE内的PC5MAC层实体进行PC5MAC层处理或数据封装。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UE对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层2处理,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所述远端UE在为所述数据包添加的UuPDCP或中继适配层或PC5PDCP或PC5RLC或PC5MAC包头中,设置用于标识所述远端UE和/或所述数据包所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陈琳陈玉芹罗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