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894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挂篮的桁架可以使结构受力比较明确,可以及时调整外模和滑梁位置,使其不会偏移造成施工过程的失误,前上横梁下方的前吊带可以滑梁的高度进而调整外模的位置,张拉平台可以是结构之间的构造形式更为稳定,第一千斤顶和后吊带可以调整外模的位置,多个底模横梁与底模纵梁之间通过剪刀状连接,使结构更为稳定,可以很好的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底模纵梁上的横梁卡槽以及横梁榫头搭配底模横梁的两段的横梁榫眼,实现横梁和纵梁之间的卯榫结构连接,使结构更为稳定,底模横梁之间通过横梁槽连接,使得底模横梁连接紧凑,可以在承受较大力时底模架下的纵梁以及横梁之间容易变形。

A hanging basket device for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nging basket device for building. The truss of the hanging basket can make the structural stress relatively clear, and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die and the slide beam in time so that it can not offset the error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front hanging belt below the front and upper beam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die and the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die. The structure form is more stable, the first jack and the rear sling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outer die. The multi bottom die beam and the bottom die longitudinal beam are connected by the scissors, so that the structure is more stable. It can prevent the geometric deformation of the bottom die frame, the cross beam groove on the bottom die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tenon of the beam with the bottom die. The tenon and tenon of the two section of the beam is connected by the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beam and the longitudinal beam to make the structure more stable. The bottom die crossbeam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beam groove, making the bottom die beam connected tightly, and can be easily deformed between the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cross beam under the strong tim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篮装置,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
技术介绍
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挂篮施工技术,尽管是首次,但获得了成功。实现了大桥箱梁现浇施工速度快1投资省1质量优1安全好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同时也总结了挂篮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挂篮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现有的挂篮装置底模架下的平行纵梁以及平行横梁之间容易变形,连接不够平顺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包括:挂篮主体、液压缸、固定螺栓、后吊杆、竖向预应力钢、牵引螺纹钢、第一千斤顶、桁架、第二千斤顶、前上横梁、前吊带、外模、滑梁、张拉平台、后吊带、底模、底模架、外模支架、底模纵梁、底模横梁、横梁榫头、横梁卡槽、横梁榫眼和横梁槽,所述挂篮主体的顶部设有所述桁架,所述桁架的上方设有所述前上横梁,所述前上横梁的上方设有所述第二千斤顶,所述前上横梁的下方设有所述前吊带,所述前吊带的一侧设有所述外模,所述外模的一侧设有所述滑梁,所述前吊带的一侧设有所述张拉平台,所述桁架的一侧设有所述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下方设有所述竖向预应力钢,所述液压缸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吊杆,所述后吊杆的下方设有所述牵引螺纹钢,所述牵引螺纹钢的下方设有所述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吊带,所述后吊带的一侧设有所述底模架,所述底模架的上方设有所述底模,所述底模架上设有所述底模纵梁,所述底模纵梁的两段设有所述外模支架,所述底模纵梁的内部设有多个所述底模横梁,所述底模纵梁的上方设有多个所述横梁卡槽,所述横梁卡槽的内部设有所述横梁榫头,所述底模横梁的两段均设有所述横梁榫眼,所述底模横梁的中部设有所述横梁槽。进一步的,所述桁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横梁与所述底模纵梁通过榫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桁架与所述挂篮主体之间通过所述竖向预应力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内各结构通过焊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模架与建筑材料通过所述底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挂篮顶部的桁架可以使结构受力比较明确,桁架上方的前上横梁可以维持与前吊带的关系,前上横梁的第二千斤顶可以及时调整外模和滑梁位置,使其不会偏移造成施工过程的失误,前上横梁下方的前吊带可以滑梁的高度进而调整外模的位置,张拉平台可以是结构之间的构造形式更为稳定,桁架的固定螺栓比较容易拆卸,连接也比较稳定,固定螺栓下方的竖向预应力钢具有很高的韧性,能承受两侧较大力而不被破坏,后吊杆与前吊带共同维持滑梁的高度与角度,后吊杆下方的牵引螺纹钢和第一千斤顶,第一千斤顶和后吊带可以控制牵引螺纹钢使滑梁上行,更方便的调整外模的位置,后吊带可以保持第一千斤顶的稳定,使进程稳定进行,外模可以移动防置于底模架上,混凝土等材料可以浇在底模上,底模可以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形状,外模支架可用于移动防置外模,多个底模横梁与底模纵梁之间通过剪刀状连接,使结构更为稳定,可以很好的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底模纵梁上的横梁卡槽以及横梁榫头搭配底模横梁的两段的横梁榫眼,实现底模横梁和底模纵梁之间的卯榫结构连接,使结构更为稳定,使施工过程更稳定的进行,底模横梁之间通过横梁槽连接,使得底模横梁连接紧凑,可以在承受较大力时底模架下的平行纵梁以及平行横梁之间容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模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模纵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模横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挂篮主体;2、液压缸;3、固定螺栓;4、后吊杆;5、竖向预应力钢;6、牵引螺纹钢;7、第一千斤顶;8、桁架;9、第二千斤顶;10、前上横梁;11、前吊带;12、外模;13、滑梁;14、张拉平台;15、后吊带;16、底模;17、底模架;18、外模支架;19、底模纵梁;20、底模横梁;21、横梁榫头;22、横梁卡槽;23、横梁榫眼;24、横梁槽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包括:挂篮主体1、液压缸2、固定螺栓3、后吊杆4、竖向预应力钢5、牵引螺纹钢6、第一千斤顶7、桁架8、第二千斤顶9、前上横梁10、前吊带11、外模12、滑梁13、张拉平台14、后吊带15、底模16、底模架17、外模支架18、底模纵梁19、底模横梁20、横梁榫头21、横梁卡槽22、横梁榫眼23和横梁槽24,挂篮主体1的顶部设有桁架8,桁架8的上方设有前上横梁10,前上横梁10的上方设有第二千斤顶9,前上横梁10的下方设有前吊带11,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外模12,外模12的一侧设有滑梁13,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张拉平台14,桁架8的一侧设有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3的下方设有竖向预应力钢5,液压缸2的下方设有后吊杆4,后吊杆4的下方设有牵引螺纹钢6,牵引螺纹钢6的下方设有第一千斤顶7,第一千斤顶7的下方设有后吊带15,后吊带15的一侧设有底模架17,底模架17的上方设有底模16,底模架17上设有底模纵梁19,底模纵梁19的两段设有外模支架18,底模纵梁19的内部设有多个底模横梁20,底模纵梁19的上方设有多个横梁卡槽22,横梁卡槽22的内部设有横梁榫头21,底模横梁20的两段均设有横梁榫眼23,底模横梁20的中部设有横梁槽24。进一步的,桁架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可以保持结构间稳定,并方便拆卸移动,使施工过程更节省人力物力。进一步的,底模横梁20与底模纵梁19通过榫卯连接,可以很好的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进一步的,桁架8与挂篮主体1之间通过竖向预应力钢5连接,方便结构之间的组装与拆卸。进一步的,外模12内各结构通过焊接,使结构间更为稳定,不会因为较大力导致其不稳定。进一步的,底模架17与建筑材料通过底模16连接,底模16可以防止建筑材料从底模架漏出来,减少资源和建材的浪费。工作原理:工作时,挂篮主体1的顶部设有桁架8,桁架8可以使结构受力比较明确,桁架8的上方设有前上横梁10,前上横梁10可以维持与前吊带11的关系,前上横梁10的上方设有第二千斤顶9,第二千斤顶9可以及时调整外模12和滑梁13位置,使其不会偏移造成施工过程的失误,前上横梁10的下方设有前吊带11,前吊带11可以滑梁13的高度进而调整外模12的位置,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张拉平台14,张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包括:挂篮主体(1)、液压缸(2)、固定螺栓(3)、后吊杆(4)、竖向预应力钢(5)、牵引螺纹钢(6)、第一千斤顶(7)、桁架(8)、第二千斤顶(9)、前上横梁(10)、前吊带(11)、外模(12)、滑梁(13)、张拉平台(14)、后吊带(15)、底模(16)、底模架(17)、外模支架(18)、底模纵梁(19)、底模横梁(20)、横梁榫头(21)、横梁卡槽(22)、横梁榫眼(23)和横梁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主体(1)的顶部设有所述桁架(8),所述桁架(8)的上方设有所述前上横梁(10),所述前上横梁(10)的上方设有所述第二千斤顶(9),所述前上横梁(10)的下方设有所述前吊带(11),所述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所述外模(12),所述外模(12)的一侧设有所述滑梁(13),所述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所述张拉平台(14),所述桁架(8)的一侧设有所述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螺栓(3)的下方设有所述竖向预应力钢(5),所述液压缸(2)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吊杆(4),所述后吊杆(4)的下方设有所述牵引螺纹钢(6),所述牵引螺纹钢(6)的下方设有所述第一千斤顶(7),所述第一千斤顶(7)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吊带(15),所述后吊带(15)的一侧设有所述底模架(17),所述底模架(17)的上方设有所述底模(16),所述底模架(17)上设有所述底模纵梁(19),所述底模纵梁(19)的两段设有所述外模支架(18),所述底模纵梁(19)的内部设有多个所述底模横梁(20),所述底模纵梁(19)的上方设有多个所述横梁卡槽(22),所述横梁卡槽(22)的内部设有所述横梁榫头(21),所述底模横梁(20)的两段均设有所述横梁榫眼(23),所述底模横梁(20)的中部设有所述横梁槽(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挂篮装置,包括:挂篮主体(1)、液压缸(2)、固定螺栓(3)、后吊杆(4)、竖向预应力钢(5)、牵引螺纹钢(6)、第一千斤顶(7)、桁架(8)、第二千斤顶(9)、前上横梁(10)、前吊带(11)、外模(12)、滑梁(13)、张拉平台(14)、后吊带(15)、底模(16)、底模架(17)、外模支架(18)、底模纵梁(19)、底模横梁(20)、横梁榫头(21)、横梁卡槽(22)、横梁榫眼(23)和横梁槽(24),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主体(1)的顶部设有所述桁架(8),所述桁架(8)的上方设有所述前上横梁(10),所述前上横梁(10)的上方设有所述第二千斤顶(9),所述前上横梁(10)的下方设有所述前吊带(11),所述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所述外模(12),所述外模(12)的一侧设有所述滑梁(13),所述前吊带(11)的一侧设有所述张拉平台(14),所述桁架(8)的一侧设有所述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螺栓(3)的下方设有所述竖向预应力钢(5),所述液压缸(2)的下方设有所述后吊杆(4),所述后吊杆(4)的下方设有所述牵引螺纹钢(6),所述牵引螺纹钢(6)的下方设有所述第一千斤顶(7),所述第一千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开辉张宏涛赵鹏李爱民王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