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555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其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牵引座重量轻,降低了整车能耗;可以在车辆侧部进行维护,维护简单,工作量小;能很好地实现双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力的传递。

A traction seat for a cross seat monorai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ction seat for a cross seat monorai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top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side plate fix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An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The angl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is 80 degrees 90 degrees,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two sides of at least two parallel plates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late,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side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80 degrees 90 degrees, and the side plat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top plate. The traction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light and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vehicle; it can be maintained at the side of the vehicle, simple maintenance and small workload, and can well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the traction force of the double axle bogie's Cross seat monorai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车辆因具有地形地貌适应性强、土地占用少、透光性好,乘客视野开阔、行走部采用橡胶轮噪音低、震动小、建设周期短、相对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和地质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广泛运用,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初期,仅重庆市具有成熟运营业绩。我国重庆市跨座式单轨车辆采用的是日本日立的车辆型式,车辆采用了双轴转向架,转向架结构组成包括:2对行走轮、4个导向轮、2个稳定轮、“日”字型框架式构架、空气弹簧、架悬的电机驱动装置等,2对行走轮安装在构架的悬臂式车轴上。车体与转向架间通过位于转向架几何中心的橡胶堆牵引装置实现车辆纵向牵引力的传动,牵引装置具有中心销,中心销及附件重量约200kg,重量大,结构复杂,工艺实现难,成本较高;另外,中心牵引位于转向架中心,日常维护时必须架车后才能操作,维护检修不方便,维护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其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使用时,利用顶板上的安装孔和车体底架上的C型槽使用紧固件将顶板固定在车体底架上,侧板和连接板均位于顶板的下方,转向架上的牵引杆的端部穿过连接板上连接孔,利用紧固件将牵引杆和牵引座固定连接,实现车体和转向架的牵引连接,牵引杆设置在转向架的侧部。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也与顶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设置可以加强侧板之间以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牵引座的刚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高度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采用这种设置方式的顶板,有利于减轻牵引座的重量,同时能够避免牵引杆在小范围内摆动时与侧板发生干涉(抵触)。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均采用钢板。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重量轻。中心牵引装置带中心销,中心销及附件重量约200kg;本技术的牵引座重量轻,降低了整车能耗。2)维护简单。中心牵引位于转向架中心,日常维护时必须架车后才能操作;本技术的牵引座位于转向架的侧方,在车辆侧部进行维护不需要架车,维护简单,工作量小。3)牵引座能确保牵引力传递的可靠性,能很好地实现双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牵引力的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牵引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牵引座安装于车底底架上的示意图;图3为牵引座的立体图;图4为牵引座的仰视图;图5为牵引座的侧视图。图中:牵引座1、顶板11、连接板12、侧板13、倾斜边131、安装孔14、连接孔15、加强板16、C型槽17、车体底架2、牵引杆3、转向架4、弹性件5、双螺母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5,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结构,其包括有分别设置在转向架4两侧的两根牵引杆3,所述牵引杆3的一端连接在车体底架2的牵引座1上,所述牵引座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向架4的构架的侧部;所述牵引座1包括有顶板1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11下表面的连接板12和侧板13,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板1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13,所述侧板13与所述连接板12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13垂直于所述顶板11,所述顶板11通过紧固件与车体底架上的C型槽17固定,所述牵引杆3的端部连接在所述连接孔15内。牵引杆3上位于所述连接板12两侧设置有弹性件5。弹性件通过紧固件(螺母等)固定在牵引杆3上,优选采用双螺母6来固定弹性件,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为牵引杆和牵引座提供柔性连接。优选地,参见图3-4,所述侧板13与侧板13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16,所述加强板16也与顶板11固定连接。加强板16的设置可以加强侧板13之间以及侧板13与顶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牵引座1的刚度和稳定性。优选地,参见图1-5,所述侧板13具有一倾斜边131,所述侧板13的高度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板1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采用这种设置方式的顶板11,有利于减轻牵引座的重量,同时能够避免牵引杆在小范围内摆动时与侧板发生干涉(抵触)。本技术的牵引座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安装方便,能很好地实现转向架的牵引杆与车体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顶板11、侧板13、连接板12和加强板16均采用钢板。优选地,所述顶板11、侧板13、连接板12和加强板16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祥张宇刘劲王虎高李春明王军民刘健李达高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