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4795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烟气排放量低的窑炉烟气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吸收塔主体,吸收塔主体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的上部与第二腔室的上部连通,第二腔室的下部与第三腔室的下部连通,第一腔室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烟道,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烟气均布器和一级脱硫装置,一级脱硫装置位于烟气均布器的上方。第二腔室内设置有二级脱硫装置。第三腔室内设置有一级除尘除雾装置、清洗装置和二级除尘除雾装置,清洗装置位于一级除尘除雾装置的上方,二级除尘除雾装置位于清洗装置的上方,第三腔室的上部设置有净烟气管道。

Ultra low e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dust removal and mist removal in kiln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ltra-low e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dust removal and mist removal of a kil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with good desulphurization effect and low smoke emission.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n absorption tower body, a first chamber, a second chamber and a third chamber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chamb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cha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ird chamb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flue, and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smoke in the chamber. The first stage desulphurization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flue gas distributor. The second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two grade desulfurization unit. The third chamber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grade dedusting and dedusting device, a cleaning device and a two stage dedusting and demogging device. The cleaning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first grade dedusting and demogging device, and the two stage dust removal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cleaning devic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rd chamber is set with a net flue gas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窑炉烟气的脱硫大多采用湿法脱硫或者半干法脱硫,脱硫效果能达到100mg/Nm3以下,除尘效果能够达到50mg/Nm3以下,但是随着环境治理的标准提高,对含硫烟气超低排放及零排放要求的提出,国家最低执行的烟气出口标准烟尘、SO2和NOx的排放标准依次为10mg/Nm3、35mg/Nm3和50mg/Nm3。而现有烟气的脱硫方法很难满足国家的现行排放要求,原有的工艺很难满足环保超低排放的标准。针对相关技术中脱硫效果差、运行成本高、排放的烟气中含硫量以及含粉尘量较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烟气排放量低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包括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吸收塔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工艺水箱,所述进口烟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水降温装置,所述清水降温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工艺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一烟气导流装置,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三腔室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二烟气导流装置。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烟气导流装置和所述第二烟气导流装置为沿烟气流通方向设置的弧形导向板。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吸收塔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净化水箱和工艺水箱,所述净化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一级除尘除雾装置的进水口和所述清洗装置的进水口与连通,所述工艺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除尘除雾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循环浆液池,所述第二腔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循环浆液池,所述第三腔室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循环浆液池,所述第一循环浆液池、所述第二循环浆液池和所述第三循环浆液池的内部与空气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主体的外部设置有石灰浆液箱,所述石灰浆液箱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浆液池、所述第二循环浆液池和所述第三循环浆液池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浆液池的出液口与所述一级脱硫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浆液池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一级脱硫装置的进液口和所述二级脱硫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循环浆液池的出液口与所述二级脱硫装置的进液口连通。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一级脱硫装置和所述二级脱硫装置都为两层或者三层的浆液喷淋设备,所述喷淋设备采用倒置的树状喷淋结构,所述喷淋设备上设置有喷嘴,所述一级脱硫装置上的喷嘴采用碳化硅单向涡流喷嘴,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所述二级脱硫装置上的喷嘴采用碳化硅双向涡流喷嘴,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一级除尘除雾装置为两层的折板式除雾器;所述二级除尘除雾装置为高效旋流除尘除雾器。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中所述清洗装置包括集液装置和清水雾化喷淋装置,所述清水雾化喷淋装置的雾化液体的液气比为0.25至5L/Nm3,雾化液滴的粒径为20至100μm。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原烟气经过烟气均布器进行整流;步骤S2:烟气经过一级脱硫装置,一级脱硫装置喷淋的石灰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步骤S3:烟气经过二级脱硫装置,二级脱硫装置喷淋的石灰浆液与烟气中剩余的少量二氧化硫反应;步骤S4:烟气经过一级除尘除雾装置,一级除尘除雾装置对烟气中的粒径颗粒、石灰石膏颗粒、大的水滴和雾滴进行拦截;步骤S5:烟气经过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喷淋的清水对烟气中剩余的微量二氧化硫进行吸收;步骤S6:烟气经过二级除尘除雾装置,二级除尘除雾装置对烟气中的小水滴和雾滴进行捕悉;步骤S7:洁净的烟气对外排出。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吸收塔内设置有烟气均布器、一级脱硫装置、二级脱硫装置、一级除尘除雾装置、清洗装置和二级除尘除雾装置,能够对进入吸收塔的烟气依次进行均布、两次脱硫、除尘除雾、再次脱硫和再次除尘除雾,原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粉尘颗粒以及雾滴都被吸收和拦截,最终得到少量的洁净烟气对外排出,脱硫效果好,烟气排放量低。吸收塔的内部设置有三个腔室,三个腔室之间采用三段式折流结构,烟气在两相邻腔室内运行轨迹相反,有助于烟气的均布,在脱硫过程中反应更充分,脱硫效果更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及方法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吸收塔主体T1,吸收塔T1主体为矩形,吸收塔T1的内部为三段式折流结构。吸收塔主体T1内部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有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和第三腔室3,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之间相互紧邻,第二腔室2与第三腔室3之间相互紧邻,第一腔室1的上部与第二腔室2的上部连通,第二腔室2的下部与第三腔室3的下部连通。如图1所示,第一腔室1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供窑炉烟气进入的进口烟道5,进口烟道5与第一腔室1的内部连通,进口烟道5上安装有引风机6。进口烟道5的内壁上设置有能够进行喷淋的清水降温装置9,清水降温装置9的进水口与工艺水箱10的出水口连通,工艺水箱10设置在吸收塔主体T1的外部,在清水降温装置9与工艺水箱10之间设置有水泵。第一腔室1内设置有烟气均布器11和一级脱硫装置12,烟气均布器11设置在进口烟道5的上方,一级脱硫装置12设置在烟气均布器11的上方,同时一级脱硫装置12位于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的连通位置的下方。在第一腔室1与第二腔室2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一烟气导流装置13,第一烟气导流装置13用于将第一腔室1内的烟气导入到第二腔室2内。如图1所示,第二腔室2内设置有二级脱硫装置14,二级脱硫装置14设置在第二腔室2的中部位置。在第二腔室2与第三腔室3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二烟气导流装置22,第二烟气导流装置22用于将第二腔室2内的烟气导入到第三腔室3内。如图1所示,第三腔室3内设置有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清洗装置16和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位于第二腔室2与第三腔室3的连通位置的上方,清洗装置16设置在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的上方,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设置在清洗装置16的上方,第三腔室3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供净化后的烟气对外排出的净烟气管道18,净烟气管道18与烟囱19连通。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的进水口和清洗装置16的进水口与净化水箱20的出水口连通,净化水箱20设置在吸收塔主体T1的外部,在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与净化水箱20之间设置有水泵,在清洗装置16与净化水箱20之间设置有水泵。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的进水口与工艺水箱10的出水口连通,在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与工艺水箱10之间设置有水泵。如图1所示,吸收塔主体T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循环浆液池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主体(T1),所述吸收塔主体(T1)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和第三腔室(3),所述第一腔室(1)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腔室(2)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的下部与所述第三腔室(3)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烟道(5),所述第一腔室(1)内设置有烟气均布器(11)和一级脱硫装置(12),所述烟气均布器(11)位于所述进口烟道(5)的上方,所述一级脱硫装置(12)位于所述烟气均布器(11)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2)内设置有二级脱硫装置(14),所述第三腔室(3)内设置有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清洗装置(16)和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所述清洗装置(16)位于所述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的上方,所述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位于所述清洗装置(16)的上方,所述第三腔室(3)的上部设置有净烟气管道(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主体(T1),所述吸收塔主体(T1)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腔室(1)、第二腔室(2)和第三腔室(3),所述第一腔室(1)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腔室(2)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的下部与所述第三腔室(3)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的下部设置有进口烟道(5),所述第一腔室(1)内设置有烟气均布器(11)和一级脱硫装置(12),所述烟气均布器(11)位于所述进口烟道(5)的上方,所述一级脱硫装置(12)位于所述烟气均布器(11)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室(2)内设置有二级脱硫装置(14),所述第三腔室(3)内设置有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清洗装置(16)和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所述清洗装置(16)位于所述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的上方,所述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位于所述清洗装置(16)的上方,所述第三腔室(3)的上部设置有净烟气管道(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主体(T1)的外部设置有工艺水箱(10),所述进口烟道(5)的内壁上设置有清水降温装置(9),所述清水降温装置(9)的进水口与所述工艺水箱(10)的出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与所述第二腔室(2)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一烟气导流装置(13),所述第二腔室(2)与所述第三腔室(3)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二烟气导流装置(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导流装置(13)和所述第二烟气导流装置(22)为沿烟气流通方向设置的弧形导向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主体(T1)的外部设置有净化水箱(20)和工艺水箱(10),所述净化水箱(20)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一级除尘除雾装置(15)的进水口和所述清洗装置(16)的进水口与连通,所述工艺水箱(10)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除尘除雾装置(17)的进水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超低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循环浆液池(4),所述第二腔室(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循环浆液池(4’),所述第三腔室(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循环浆液池(4”),所述第一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全叶洪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清环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