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715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形成外框的框架,设置在框架一面的第一开口,用于开闭第一开口的检修门,支撑检修门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检修门,弧部,由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与检修门所处的平面垂直的面上弯曲延伸形成,第二开口,设置于框架的设置有第一开口的一面上,供弧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支撑检修门,防止检修门掉落,同时达到方便取出换气装置内部部件的效果,点检时无需单手支撑检修门,操作更加方便,根据情况也可将检修门拆卸,给顾客提供多样的检修方式。

A gas chan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ntilation device, including a frame forming a outer frame, a first opening on the side of the frame, a maintenance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first opening, supporting the support part of the repair door, and the support section including the first fixed part, fixed at the repair door, arc, an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fixed part at the maintenance door. The plane vertical surface is bent and extended to form, and the second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rame with a first opening, and the arc part is passed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can support the maintenance door, prevent the overhaul door falling,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moving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air exchange device, without the need for the single hand support door, the operation is more convenient, the repair door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the customer provides a variety of maintenance formula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换气装置的检修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换气装置是作为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到室外的同时,将室外的空气净化之后导入到室内的设备用在住宅中。CN200510014195.6公开了一种换气系统,如图1所示,图1是检修门开启状态的换气系统图。该换气系统包括设置有引导空气出入的吸入口以及排出口并构成外观的本体壳体,设置在本体壳体内部,与室内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全热交换元件,设置在全热交换元件的侧面,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风扇,设置在全热交换元件的侧面,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的给气风扇,以及设置在本体壳体上,内置了若干个电气部件的控制盒,可以使全热交换元件出入的检修口以及选择性的遮蔽检修口的检修门贯穿设置在本体壳体的底面上。检修门的一端的轴为中心转动,另一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本体壳体的底面上。此外,现有换气装置对CN200510014195.6公开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在本体壳体的侧面设置检修口,和用于遮挡检修口的检修门,以检修门上端的轴为中心转动,另一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本体壳体的侧板上。上述两种换气装置存在以下缺陷:在维护检修时,拧松一端的固定部件后,检修门将以一端的轴为中心转动,由于不限制检修门,因此,在转动检修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支撑检修门,检修门将以一端的轴为中心快速转动,这样就很容易砸到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换气装置,提高检修门的安装操作性及安全性。(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形成外框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一面的第一开口;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开口的检修门;支撑所述检修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检修门;弧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与所述检修门所处的平面垂直的面上弯曲延伸形成;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供所述弧部通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上设置开闭所述第二开口的限制部,通过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弧部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部上设置槽,所述槽是弧部的外周向里侧凹陷形成,通过将所述限制部插入所述槽中,用于限制所述弧部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部包括:用于插入槽的第一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部还包括:所述第一板体的远离弧部的一边向检修门侧弯曲形成的第一翻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翻边的与第一板体相反一侧的按压部,用于将所述限制部插入槽,所述按压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翻边平行且接触的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更远离第一翻边,且固定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的一面上;连接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的第四板体。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板体和第二板体、第四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形成锐角或钝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部呈弧形弯曲。(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支撑检修门,防止检修门掉落,同时达到方便取出换气装置内部部件的效果,点检时无需单手支撑检修门,操作更加方便,根据情况也可将检修门拆卸,给顾客提供多样的检修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换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换气装置的内部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部的结构立体图;其中,(a)为换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图;(b)为局部放大图,转动部的轴插入固定部的承受部;(c)为局部放大图,转动部的轴未插入固定部的承受部。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撑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限制部的结构立体图。图6a和图6b分别为第二开口开启和关闭的状态图。【符号说明】1-上板;2-下板;3-第一侧板;31-吸风口;32-排气口;4-第二侧板;41-给气口;42-回风口;5-第三侧板;51-第一开口;52-第二开口;53-第三开口;6-第四侧板;7-电动送风机;8-热交换元件;9-净化装置;10-检修门;11-固定孔;20-连接部;21-转动部;22-固定部;211-第一固定片;212-轴;221-第二固定片;222-承受部;30-支撑部;301-弧部;302-槽;40-限制部;401-第一板体;402-第一翻边;403-长孔;50-按压部;501-第二板体;502-第三板体;503-第四板体;504-第二翻边;505-条形通孔;50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结合图2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换气装置的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换气装置的内部透视图。如图2所示换气装置,包括:框架、电动送风机7、热交换元件8、净化装置9、检修门10、连接部、支撑部。框架,形成换气装置外框,是由上板1、下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构成的长方体结构,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位于上下板之间,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相互对立,第三侧板5和第四侧板6相互对立。第一侧板3上设置连接室外的吸风口31和排气口32,第二侧板4上设置连接室内的给气口41和回风口42。电动送风机7,包括;给气电动送风机和排气电动送风机,位于框架内靠近第四侧板6的位置。给气电动送风机形成吸风口31到给气口41的空气流。排气电动送风机形成回风口42到排气口32的空气流。换气装置内部还形成有风路,包括:给气风路和排气风路,给气风路定义为由给气电动送风机形成的空气流流动的空间,排气风路定义为由排气电动送风机形成的空气流流动的空间。热交换元件8,位于给气风路和排气风路交叉的位置,用于交换给气风路和排气风路中流动的空气的能量。热交换元件8位于框架内靠近第三侧板5的位置。净化装置9,位于给气风路的热交换元件8的上游侧,用于净化从吸风口31吸入的室外空气,再从给气口41向室内给气。净化装置9与热交换元件8位于框架内的同一侧,即位于框架内靠近第三侧板5的位置。第三侧板5开设有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第一开口51位于与热交换元件8相对应的位置,第三开口53位于与净化装置9相对应的位置,从第一开口51可以取出和安装热交换元件8及电动送风机7,从第三开口53可以取出和安装净化装置9。检修门10,成长方形的板状物,设置在框架的外侧,包括两个相对的长侧边和两个相对的短侧边。连接部,可将检修门10可转动地安装在框架上。当检修门10通过连接部安装在框架后,其与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位置相对,其长侧边平行于上板1和第三侧板5,用于开闭第一开口51、第二开口52和第三开口53。检修门10的与固定有转动部的长侧边相对的另一长侧边设置固定孔11,当转动检修门10将其扣合于第三侧板5后,可使用螺钉通过固定孔11将检修门10固定在第三侧板5上。当需要取出框架内部的部件时,例如热交换元件8、净化装置9、电动送风机7,将检修门10打开从第一开口51取出上述部件。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部的结构立体图,其中,(a)为换气装置的整体结构图;(b)为局部放大图,转动部的轴插入固定部的承受部;(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形成外框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一面的第一开口;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开口的检修门;支撑所述检修门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检修门;弧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与所述检修门所处的平面垂直的面上弯曲延伸形成;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供所述弧部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装置,包括:形成外框的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一面的第一开口;用于开闭所述第一开口的检修门;支撑所述检修门的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检修门;弧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在与所述检修门所处的平面垂直的面上弯曲延伸形成;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框架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面上,供所述弧部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面上设置开闭所述第二开口的限制部,通过所述限制部限制所述弧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部上设置槽,所述槽是弧部的外周向里侧凹陷形成,通过将所述限制部插入所述槽中,用于限制所述弧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