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49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1),包括阻尼管(10)和被沿着纵向轴线(11)在阻尼管(10)中引导的工作活塞(12),工作活塞(12)容纳在从阻尼管(10)引出的活塞杆(13)上。管状主体(14)被布置在阻尼管(10)中以用于抑制压缩阶段冲击,辅助活塞(15)沿着纵向轴线(11)以被引导的方式容纳在管状主体(14)中并且通过弹簧元件(16)朝向工作活塞(12)被预加压力。设置与工作活塞(12)能够一起移动的冲击活塞(17),冲击活塞(17)在活塞杆(13)移动进入阻尼管(10)时倚靠辅助活塞(15)并且在液压阻尼效应以及弹簧元件(16)的压缩之下与辅助活塞一起插入到管状主体(14)中,由此管状主体(14)中的阻尼装置流动经过辅助活塞(15)和冲击活塞(17)。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状主体(14)具有至少一个流动截面(18),当辅助活塞(15)和止挡活塞(17)一起进入管状主体(14)时,阻尼装置通过流动截面(18)平行于冲击活塞(17)的通路而流出管状主体(14),并且流动截面(18)设计为使得插入路径越大流动截面越小。

Shock absorber with hydraulic damping in shock compression stag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amper (1) with a hydraulic damping during a compression stage, including a damping tube (10) and a working piston (12) that is guid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11) in the damping tube (10), and the working piston (12) is accommodated on the piston rod (13) derived from the damping tube (10). The tubular body (14) is arranged in the damping tube (10) to suppress the compression stage impact, and the auxiliary piston (15) is accommodated in the tubular body (14) in a guided way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11) and is preloaded to the working piston (12) by the spring element (16). The impact piston (17) can be moved together with the working piston (12), and the impact piston (17) depends on the auxiliary piston (15) when the piston rod (13) moves into the damping tube (10) and is inserted into the tubular body (14) with the auxiliary piston under the compression of the hydraulic damping effect and the spring element (16), and the damping in the tubular body (14) is thus damped. The device flows through the auxiliary piston (15) and the impact piston (17).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tubular body (14) has at least one flow section (18), when the auxiliary piston (15) and the stop piston (17) are entered into the tubular body (14), the damping device flows out of the tubular body (14) through the flow section (18) parallel to the path of the impact piston (17), and the flow section (18) is designed to make the insertion path a larger flow. The smaller the dynamic cross s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其包括阻尼管和被沿着纵向轴线在阻尼管中引导的工作活塞,其中,工作活塞容纳在从阻尼管引出的活塞杆上,以及其中,为了抑制压缩阶段冲击,管状主体设置在阻尼管中,辅助活塞容纳在管状主体中使得辅助活塞被沿着纵向轴线引导并且在管状主体中该辅助活塞通过弹簧元件在朝向工作活塞的方向上预加压力,以及其中,设置相对于工作活塞可移动的止挡活塞,止挡活塞在活塞杆进入阻尼管的驶入运动期间倚靠辅助活塞并且在液压阻尼以及弹簧元件的压缩下下降到管状主体中,由此在管状主体中存在的阻尼介质移动并且流动经过辅助活塞和止挡活塞。
技术介绍
WO2015/105791A1公开了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通用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阻尼管和被沿着纵向轴线在阻尼管中引导的工作活塞。从阻尼管引出的活塞杆布置在工作活塞上,并且工作活塞可以通过活塞杆在压缩阶段冲击的方向上在阻尼管中移动。作为活塞杆的延续来布置的止挡活塞位于工作活塞的活塞延伸部上,在活塞杆进入阻尼管的驶入运动期间,止挡活塞可以与工作活塞一起在朝向压缩阶段冲击的方向上移动。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管状主体容纳在阻尼管的底部区域中,辅助活塞容纳在管状主体中并且通过螺旋弹簧在朝向工作活塞的方向上、特别是朝向止挡活塞的方向上预加压力。如果工作活塞在朝向压缩阶段冲击的方向上移动,则止挡活塞以预定驶入位置倚靠辅助活塞,在进一步继续的驶入运动期间,止挡活塞和辅助活塞一起以堆叠的布置驶入管状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弹簧元件被压缩直到辅助活塞已经最终完全驶入管状主体。管状主体还容纳在另外的管状主体中使得驶入运动在另外的螺旋弹簧的压缩下继续,其中,两个管状主体彼此以伸缩的方式滑入内侧。螺旋弹簧的压缩基本在力直线增加下发生,除了螺旋弹簧的压缩力之外,由于流动经过止挡活塞的阻尼介质所以产生阻尼。流动通道包含在止挡活塞中,在驶入运动期间阻尼介质流动经过流动通道进入管状主体,并且流动通道由阀弹簧盘覆盖使得通过阀弹簧盘的偏斜产生具有相应特性的阻尼效应。由于止挡活塞对辅助活塞的冲击以及由于第一螺旋弹簧在第一管状主体中受到限制的弹簧行程,所以发生第一管状主体的骤然运动以产生进入第二管状主体的伸缩滑动运动,使得由此产生具有阶梯形式的力/行程发展。然而,反而期望压缩阶段冲击具有阻尼力基本连续增加到压缩阶段的最终冲击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研究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其中,该目的是直到阻尼阶段中的最终冲击,实现阻尼力的最光滑可能增加。在这种情形下,构造努力应当尽可能最小化。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和特征部分的特征开始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有益发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技术教导,即,至少一个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形成在管状主体中,当辅助活塞和止挡活塞一起驶入管状主体时,阻尼介质通过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平行于经过止挡活塞的通流而流出管状主体,其中,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形成为使得流动截面随着驶入路径增加而变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保持止挡活塞在活塞杆上的布置,以及在于将管状主体布置为具有在管状主体中被引导的辅助活塞,使得通过根据阀弹簧盘覆盖止挡活塞而以简单的方式设置柔性特性。由于止挡活塞与进入管状主体的下降深度无关的恒定特性,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流动几何形状部,阻尼介质可以通过该流动几何形状部平行于经过止挡活塞的通流流出管状主体。根据辅助活塞与止挡活塞一起的驶入深度,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变化使得剩余流动截面随着止挡活塞与辅助活塞的下降深度增加而减小。因此,在压缩阶段冲击的阻尼力中产生连续的或者几乎连续的增加,其中,利用管状主体中完全闭合的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通过止挡活塞形成剩余残留截面。因此,作为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的结果,由于阻尼介质能够以绕过的方式平行于经过止挡活塞的通流流出管状主体,所以止挡活塞可以构造为具有相应较硬的特性。因此,产生压缩阶段冲击在驶入路径之上的力发展的平滑阶梯特性,其中,由于在管状主体中简单地包含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以产生相应的压缩阶段冲击,因此不显著增加构造成本。根据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的第一实施例,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通过包括穿过管状主体的壁的多个孔的至少一排孔形成。在这种情形下,管状主体的壁中的至少一排孔特别有益地沿着或平行于纵向轴线延伸。如果止挡活塞和辅助活塞一起驶入管状主体,则至少一排孔中阻尼介质可以压出管状主体的剩余孔的数量随着活塞下落深度的递增而减小。剩余孔的数量越小,流动阻力越大并且阻尼力越高。以这种简单的方式,仅通过管状主体内的活塞的运动控制阻尼力,其中,活塞进入管状主体的增加的下落深度本质上导致增加的阻尼力。如果活塞再次从管状主体撤回,则阻尼介质经过止挡活塞以及经过数量再次增加的至少一排孔的孔再次返回管状主体的内部区域中。另外有益地,至少一排孔的孔彼此相同地形成,或者设置为,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接连地,至少一排孔的孔具有变化的截面或者彼此隔开不同间隔。当活塞进一步驶入时,用于来自管状主体的内部区域的阻尼介质的剩余流出截面的变化不必是线性的,这是指可以通过孔的几何形状、数量和/或相互间隔设置阻尼力中递增或递减的增长。另外有益地,多排孔可以设置为在管状主体的圆周上分布,其中,管状主体优选地构造为具有多排孔使得制造多孔网格状管状主体。根据用于形成流动截面的另外可能实施例,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可以由管状主体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截面变化的槽形成。以类似于成排孔中形成孔的方式,管状主体的内侧壁中流动槽的截面变化也可以用于当活塞进入管状主体的深度变化时,改变用于来自管状的内部区域的阻尼介质的剩余流出几何形状部。当与辅助活塞形成闭合截面轮廓的槽变小时,阻尼力变大,使得槽在辅助活塞的递增下落深度的方向上变小。尤其,在内壁中可以包含多个槽并且该槽在管状主体的圆周上分布。因此作为示例,管状主体的内侧壁中的截面变化的槽设计为使得其朝向管状主体的自由端变深和/或变宽。可替换地,在管状主体的内侧壁中的槽的数量也可以在管的纵向方向上变化。根据优选实施例,减振器具有底部阀,该底部阀被布置在管状主体的底部容纳区域中。此外优选地,管状主体设计为使得其朝向底部阀闭合,并且来自管状主体和阻尼管之间的环形间隙的阻尼介质能够流入底部阀。特别有益地,减振器设计为具有内管和外管的双管阻尼器,其中,内管形成上述阻尼管。附图说明以下参照附图结合本专利技术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更详细地阐释改善本专利技术的另外方式,其示出:图1是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的截面图;图2是具有由成排孔形成的截面几何形状部的管状主体的立体图;和图3是具有由截面变化的槽形成的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的管状主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在截面图中示出减振器1,其具有阻尼管10和被沿着纵向轴线11在阻尼管10中引导的工作活塞12。工作活塞12容纳在从阻尼管10引出的活塞杆13上,其中,为了抑制压缩阶段冲击,管状主体14设置在阻尼管10中。辅助活塞15包含在管状主体14中,该辅助活塞为环形设计并且包括中心通路。弹簧元件16以预加压力的方式插入辅助活塞15和管状主体14的底部区域之间,其中,弹簧元件16由螺旋弹簧形成。在这种情形下,弹簧元件16对辅助活塞15施加预加压力以防止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1),包括阻尼管(10)和被沿着纵向轴线(11)在所述阻尼管(10)中引导的工作活塞(12),其中,所述工作活塞(12)容纳在从所述阻尼管(10)引出的活塞杆(13)上,以及其中,为了抑制所述压缩阶段冲击,管状主体(14)被布置在所述阻尼管(10)中,辅助活塞(15)容纳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使得所述辅助活塞沿着所述纵向轴线(11)被引导并且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所述辅助活塞通过弹簧元件(16)在朝向所述工作活塞(12)的方向上被预加压力,以及其中,设置与所述工作活塞(12)能够一起移动的止挡活塞(17),所述止挡活塞(17)在所述活塞杆(13)驶入所述阻尼管(10)的驶入运动期间倚靠所述辅助活塞(15)并且在液压阻尼效应以及所述弹簧元件(16)的压缩之下与所述辅助活塞(15)一起下降到所述管状主体(14)中,由此所述管状主体(14)中存在的阻尼介质发生位移并且流动经过所述辅助活塞(15)和所述止挡活塞(1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形成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当所述辅助活塞(15)和所述止挡活塞(17)一起驶入所述管状主体(14)时,所述阻尼介质通过所述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平行于经过所述止挡活塞(17)的通流而流出所述管状主体(14),其中,所述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形成为使得流动截面随着驶入路径增加而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04 DE 102015121140.81.一种在压缩阶段冲击中具有液压阻尼的减振器(1),包括阻尼管(10)和被沿着纵向轴线(11)在所述阻尼管(10)中引导的工作活塞(12),其中,所述工作活塞(12)容纳在从所述阻尼管(10)引出的活塞杆(13)上,以及其中,为了抑制所述压缩阶段冲击,管状主体(14)被布置在所述阻尼管(10)中,辅助活塞(15)容纳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使得所述辅助活塞沿着所述纵向轴线(11)被引导并且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所述辅助活塞通过弹簧元件(16)在朝向所述工作活塞(12)的方向上被预加压力,以及其中,设置与所述工作活塞(12)能够一起移动的止挡活塞(17),所述止挡活塞(17)在所述活塞杆(13)驶入所述阻尼管(10)的驶入运动期间倚靠所述辅助活塞(15)并且在液压阻尼效应以及所述弹簧元件(16)的压缩之下与所述辅助活塞(15)一起下降到所述管状主体(14)中,由此所述管状主体(14)中存在的阻尼介质发生位移并且流动经过所述辅助活塞(15)和所述止挡活塞(1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形成在所述管状主体(14)中,当所述辅助活塞(15)和所述止挡活塞(17)一起驶入所述管状主体(14)时,所述阻尼介质通过所述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平行于经过所述止挡活塞(17)的通流而流出所述管状主体(14),其中,所述流动截面几何形状部(18)形成为使得流动截面随着驶入路径增加而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汀·威尔特姆亚历山德鲁马塞尔·摩尔多万奥勒·格茨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比尔斯坦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