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下秋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7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下秋千,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与秋千支架底部固定相连,秋千支架顶部安装有若干把伞,伞的伞支撑管底端与秋千支架固定相连;底座底部设有设备安装腔,设备安装腔设有总控制电路、电源和若干电机,总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和电机电连接,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秋千支架的秋千支撑管内部以及伞支撑管内部后与伞的伞骨架相连控制伞打开或关闭,秋千支架顶部设有横杆,横杆下方设有两个可摆动的座位通过钢绳与横杆相连,秋千支架顶部设有与总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两个座位的摆动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下秋千具有富有趣味、可营造良好的气氛以及展示效果。

Under the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b umbrella, which includes a bas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fix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wing bracket, and a number of umbrellas are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wing bracke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umbrella support tube is fixed to the swing suppor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device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is equipped with a total control circuit, a power supply and a number of motors. The total control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motor, the power output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wire rope. The other end of the wire rope passes through the swing support tube inside the swing support tube and the umbrella support tube inside, and then connects the umbrella with the umbrella framework to control the umbrella. Two swinging seats are connected to the bar through a steel rope, and the top of the swing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detecting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total control circuit to detect the swinging state of the two seat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mbrella swing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interesting, and can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and display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伞下秋千
本技术涉及游乐设施
,特别涉及伞下秋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秋千通常设置于游乐场所中供用户进行游玩,用户通常坐在设置于秋千内的座位后,通过外力或者自身多次撑地面以获得使秋千摆动的作用力,使座位绕秋千支架顶部的横杆进行摆动,并且用户可通过座位摆动幅度逐渐增大,而获得更为刺激的离心感觉,这是秋千游玩时的趣味所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秋千往往只具有摆动功能,而缺乏与用户互动的功能,用户也不能通过座位的不断摆动实现其他功能,因此现有技术的秋千在功能上比较单一,对秋千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富有趣味、结构简单和渲染效果强的伞下秋千,旨在提高伞下秋千的展示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伞下秋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与秋千支架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安装有若干把伞,所述伞的伞支撑管底端与所述秋千支架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设备安装腔,所述设备安装腔设有总控制电路、电源和若干电机,所述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秋千支架的秋千支撑管内部以及所述伞支撑管内部后与所述伞的伞骨架相连控制所述伞打开或关闭,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设有两个可摆动的座位通过钢绳与所述横杆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总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两个所述座位的摆动状态。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两个所述座位的所述钢绳多次同步触碰所述行程开关后,所述行程开关向所述总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红外线传感器,两个所述座位的所述钢绳多次同步触发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时,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向所述总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优选地,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若干盏灯分别与所述总控制电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灯包括多种颜色。优选地,所述秋千支架表面安装有扬声器与所述总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总控制电路板为arduino控制板电路。优选地,所述秋千支架底部与所述底座相连位置内部设置有滑轮,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对所述伞进行牵拉传动。优选地,所述伞骨架设置有弹簧撑开整个所述伞骨架。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同时分别坐于两个座位上的用户多次同步触碰或触发设置于秋千支架上的行程开关或红外线传感器后,总控制电路分别控制电机逆向旋转并通过钢丝绳对伞骨架放松拉紧,以使伞骨架在内部设置的弹簧回弹作用下将伞面撑开,另外总控制电路也控制灯同时照亮伞以及设置于伞下方的秋千以提高本技术技术方案伞下秋千的展示效果。与此同时,可在秋千支架表面设置扬声器与总控制电路电连接,使得总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扬声器发出设定音乐,以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技术方案伞下秋千的渲染效果。另外,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秋千支架底部与底座相连位置内部设置有滑轮,钢丝绳绕过滑轮后对伞骨架进行牵拉传动或放松,可避免钢丝绳与秋千支架之间直接摩擦而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伞下秋千实施例1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伞下秋千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底座4座位2秋千支架5钢绳21横杆6钢丝绳3伞7总控制电路31伞支撑管8电机32伞面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伞下秋千。实施例1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伞下秋千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与秋千支架2底部固定相连,秋千支架2顶部安装有若干把伞3,伞3的伞支撑管31底端与秋千支架2固定相连。底座1底部设有设备安装腔,设备安装腔设有总控制电路7、电源和若干个电机8,总控制电路7分别与电源以及电机8电连接,电机8动力输出端与钢丝绳6的一端相连,钢丝绳6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秋千支架2的秋千支架支撑管内部以及伞支撑管31内部后与伞骨架相连控制伞打开或关闭,秋千支架2顶部设有横杆21,横杆21下方设置有两个可摆动的座位4通过钢绳5与横杆21相连,秋千支架2顶部设有与总控制电路7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两个座位的摆动状态。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两个座位4的钢绳5多次同步触碰行程开关后,行程开关向总控制电路7发出控制信号。本实施例中,秋千支架2顶部设有若干盏灯分别与总控制电路7电连接。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灯包括多种颜色。本实施例中,总控制电路板7为arduino控制板电路。本实施例的秋千支架2底部与底座1相连位置内部设置有滑轮,钢丝绳绕过滑轮后对伞骨架进行牵拉传动,另外,伞骨架设置有弹簧撑开整个伞骨架。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伞下秋千的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秋千支架2的横杆21下方设置有两个座位4,并且两个座位4通过钢绳5分别与横杆21相连,因此本实施例的伞下秋千可以容纳两个用户同时进行使用。当两个用户分别坐于两个座位4后,按照正常游乐设备秋千进行摆动,当两个用户摆动频率和摆动幅度相同,并且两个座位4上方的钢绳5分别同时触碰设置于秋千支架2表面的两个行程开关后,行程开关在每次触碰动作后都向总控制电路7的arduino控制板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优选地,两个用户在一分钟时间内同时触碰行程开关3次及以上,总控制电路7则会向电机发出控制信号。由于在先电机通过钢丝绳6对设置于秋千支架2顶部的伞骨架进行牵拉拉紧,使得伞面32处于收拢状态。当总控制电路7向电机8发出控制信号后,电机8进行逆向旋转,使钢丝绳6放松对伞骨架的牵拉动作,设置于伞骨架内部的弹簧没有受到压缩作用力后进行反弹,从而将伞骨架撑开,最终使伞面32逐渐被撑开。与此同时,总控制电路7控制灯通电点亮,这样使得灯对整个伞下秋千的伞面32以及秋千照亮。从而可为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伞下秋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与秋千支架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安装有若干把伞,所述伞的伞支撑管底端与所述秋千支架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设备安装腔,所述设备安装腔设有总控制电路、电源和若干电机,所述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秋千支架的秋千支撑管内部以及所述伞支撑管内部后与所述伞的伞骨架相连控制所述伞打开或关闭,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设有两个可摆动的座位通过钢绳与所述横杆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总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两个所述座位的摆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伞下秋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与秋千支架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安装有若干把伞,所述伞的伞支撑管底端与所述秋千支架固定相连;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设备安装腔,所述设备安装腔设有总控制电路、电源和若干电机,所述总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连,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秋千支架的秋千支撑管内部以及所述伞支撑管内部后与所述伞的伞骨架相连控制所述伞打开或关闭,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设有两个可摆动的座位通过钢绳与所述横杆相连,所述秋千支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总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检测装置检测两个所述座位的摆动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下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行程开关,两个所述座位的所述钢绳多次同步触碰所述行程开关后,所述行程开关向所述总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东陈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