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4551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内交联剂、潜伏性固化剂、链转移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聚合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固含量较高,凝胶少,稳定性好,高剥离强度,高初粘,具有优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是一种单组分胶粘剂,可直接使用,可制备多种材料的保护膜,如麻面氟碳型材、铝塑复合板以及塑型材保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尤其是指一种麻面氟碳型材、铝塑复合板和塑型材表面保护膜用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技术介绍
保护膜是一种用于保护商品表面的保护、包装材料,使其在制造、运输、二次加工、贮存、使用等过程中免受污染、划伤及氧化等。型材是保护膜产品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型材种类繁多,包括氟碳型材、铝型材、塑型材等,不同类型的型材表面能不同,对保护需求的类型不同。氟碳喷涂是在型材的表面喷涂上一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nCH2CF2为基料或配以金属铝粉为色料制成的涂料,其化学结构稳定,使得其表面能低,再加上喷涂涂料中的金属颗粒造成表面粗糙不平,使该产品出厂时对表面保护膜要求极高,普通保护膜无法粘住其表面,通过加大压敏胶用量制得保护膜虽然可以粘住其表面,但其极易造成大面积脱胶(特别是夏天),造成产品质量事故。目前市场上该类产品都是用包装纸或聚乙烯膜直接缠绕包装,此种包装方法极不美观且极易在产品运输和后加工过程中造成产品表面划伤和破损,极大的降低了产品档次。现有的专利或文献中已有部分关于氟碳型材表面保护膜用压敏胶研究,如冯小平等人的《氟碳型材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的制备》,仅针对单一的氟碳型材,压敏胶应用范围较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234496A公开了《一种表面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到的针对氟碳型材保护膜用乳液压敏胶,使用了双组份的乳液压敏胶,使用复杂且不易保存。目前国内市场上应用于氟碳型材的保护膜用压敏胶初粘小、剥离力小,对氟碳型材的贴覆性较差。因此市场上需求一种涂胶量小,使用方便,使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优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的环保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含量较高、凝胶少、稳定性好,高剥离强度、高初粘、具有优异的耐湿热老化性能的麻面氟碳型材、铝塑复合板和塑型材表面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在保护膜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比例除有注明的外,均为重量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丙烯酸-2-乙基己酯24.2~27.3丙烯酸丁酯14.0~27.3甲基丙烯酸丁酯2.0~13.5醋酸乙烯酯0~2.0丙烯酸甲酯0~3.2丙烯酸-2-羟丙酯0.5~2.0丙烯酸-2-羟乙酯0~1.5丙烯酸0.5~1.5潜伏性固化剂0~0.15阴离子型乳化剂0.5~0.9助乳化剂0.15~0.6非离子型乳化剂0~0.05内交联剂0.08~0.12链转移剂0~0.02过硫酸铵0.5~0.8碳酸氢钠0.12~0.45氨水0~0.4二甲基乙醇胺0~0.3去离子水37.4~50。本专利技术的潜伏型固化剂为二氰二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多乙二醇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二(甲基)丙烯酸多乙二醇酯为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本专利技术所述助乳化剂是一种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乙烯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它能及时调整乳液的HLB值,提高高固含量压敏胶加入所需特种单体(破坏乳液稳定性)时的乳液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乳液破乳的风险。所述阴离子型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4)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在水溶液中不会离解成带电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而是以中性非离子分子或者胶束状态存在,可以是聚氧乙烯类、多元醇类以及烷醇酰胺类,任选它们的一种或者几种,具体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本专利技术所述链转移剂是硫醇类、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硫醇类链转移剂为正十二烷基硫醇或、叔十二烷基硫醇或十八烷基硫醇。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45~55%的去离子水、55~65%的阴离子乳化剂、全部的非离子型乳化剂、50%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链转移剂加入乳化釜中乳化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1;(2)将44~54%的去离子水、35~45%的阴离子乳化剂A和全部的碳酸氢钠加入带有搅拌,冷凝,温度计和加料口的反应釜中,并开动搅拌,待温度升至60±5℃时加入40%过硫酸铵,待温度继续升高5~10℃时加入10%的预乳化液1,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分钟;(3)在剩余的预乳化液1中,加入全部助乳化剂和内交联剂乳化15分钟,制得预乳化液2;(4)然后滴加预乳化液2至反应釜,预乳化液2在约3.5-4.5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2±2℃;(5)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85±1℃,保温反应0.5小时,加入剩余的10%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保温2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加入二甲基乙醇胺或者氨水中和至pH值6.5±0.5,加入潜伏性固化剂,搅拌30分钟,用6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在制备时采用的特殊操作为:在剩余的预乳化液1中,加入全部助乳化剂搅拌(或乳化)15分钟,制得预乳化液2。这可制造一种内软外硬的核壳结构乳液,极大的提高了压敏胶的耐高温性能及持粘性能。所述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单组分压敏胶使用。本专利技术在保护膜中的应用,为所述保护膜由聚乙烯膜和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组成,在聚乙烯膜上涂布所述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压敏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水性乳液压敏胶,环保,无污染,无特殊气味;2、高固含量,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运输、储存的费用;3、高剥离强度,高初粘,耐湿热老化性能良好;4、单组份使用,易于使用、保存;5、可制备多种材料的保护膜,如麻面氟碳型材、铝塑复合板以及塑型材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丙烯酸-2-乙基己酯26.7丙烯酸丁酯14.4甲基丙烯酸丁酯5.3醋酸乙烯酯1.0丙烯酸-2-羟丙酯0.5丙烯酸0.5潜伏性固化剂二氰二胺0.05阴离子型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5助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0.15内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8过硫酸铵0.5碳酸氢钠0.12氨水0.2去离子水50.0所述的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丙烯酸‑2‑乙基己酯                  24.2~27.3丙烯酸丁酯                         14.0~27.3甲基丙烯酸丁酯                     2.0~13.5醋酸乙烯酯                         0~2.0丙烯酸甲酯                         0~3.2丙烯酸‑2‑羟丙酯                    0.5~2.0丙烯酸‑2‑羟乙酯                    0~1.5丙烯酸                             0.5~1.5潜伏性固化剂                       0 ~0.15阴离子型乳化剂                     0.5~0.9助乳化剂                           0.15‑0.6内交联剂                           0.08~0.12非离子型乳化剂                     0~0.05链转移剂                           0~0.02过硫酸铵                           0.5~0.8碳酸氢钠                           0.12~0.45氨水                               0 ~0.4二甲基乙醇胺                       0 ~0.3去离子水                           37.4~50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45~55%的去离子水、55~65%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全部的非离子型乳化剂 、50%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链转移剂加入乳化釜中乳化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1;(2)将44~54%的去离子水、35~45%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和全部的碳酸氢钠加入反应釜中,并开动搅拌,待温度升至60±5℃时加入40%过硫酸铵,待温度继续升高5~10℃时加入10%的预乳化液1,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分钟;(3)在剩余的预乳化液1中,加入全部助乳化剂和内交联剂乳化15分钟,制得预乳化液2;(4)然后滴加预乳化液2至反应釜,预乳化液2在约3.5~4.5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2±2℃;(5)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85±1℃,保温反应0.5小时,加入剩余的10%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保温2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加入二甲基乙醇胺或者氨水中和至pH值6.5±0.5,加入潜伏性固化剂,搅拌30分钟,用6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各组分原料在反应釜中聚合而制备获得,其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如下:丙烯酸-2-乙基己酯24.2~27.3丙烯酸丁酯14.0~27.3甲基丙烯酸丁酯2.0~13.5醋酸乙烯酯0~2.0丙烯酸甲酯0~3.2丙烯酸-2-羟丙酯0.5~2.0丙烯酸-2-羟乙酯0~1.5丙烯酸0.5~1.5潜伏性固化剂0~0.15阴离子型乳化剂0.5~0.9助乳化剂0.15-0.6内交联剂0.08~0.12非离子型乳化剂0~0.05链转移剂0~0.02过硫酸铵0.5~0.8碳酸氢钠0.12~0.45氨水0~0.4二甲基乙醇胺0~0.3去离子水37.4~50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45~55%的去离子水、55~65%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全部的非离子型乳化剂、50%的过硫酸铵及全部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链转移剂加入乳化釜中乳化30分钟,制得预乳化液1;(2)将44~54%的去离子水、35~45%的阴离子型乳化剂和全部的碳酸氢钠加入反应釜中,并开动搅拌,待温度升至60±5℃时加入40%过硫酸铵,待温度继续升高5~10℃时加入10%的预乳化液1,釜温升至最高后再反应30分钟;(3)在剩余的预乳化液1中,加入全部助乳化剂和内交联剂乳化15分钟,制得预乳化液2;(4)然后滴加预乳化液2至反应釜,预乳化液2在约3.5~4.5小时内滴加完毕,滴加过程中保持釜温在82±2℃;(5)滴加完毕,将反应温度升到85±1℃,保温反应0.5小时,加入剩余的10%过硫酸铵和去离子水,保温2小时,然后降温至50以下,加入二甲基乙醇胺或者氨水中和至pH值6.5±0.5,加入潜伏性固化剂,搅拌30分钟,用60目滤网过滤出料,即得保护膜用中高粘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鹏刘明珠姜云刚毛胜华冯小平李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