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式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459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抱式叉车,用于承载搬运集装箱,包括立板、叉脚、抱臂,抱臂包括相互分开并平行的左右抱臂,分别与所述立板相连接,从而从俯视图上形成U字形,左右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比集装箱的宽度宽;叉脚与左右抱臂相平行,能够相对于立板升降,叉脚的长度比集装箱的长度长,在长出的位置设有左、右凹部,左右凹部分别设有能够从凹部立起的第一辅助吊接装置;左右抱臂分别在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包括立杆;立杆上设有升降机构和辅助吊杆;辅助吊杆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立杆上下滑动;辅助吊杆包括转动机构和第二辅助吊接装置,转动装置使辅助吊杆能够相对立杆旋转,从而第一、第二辅助吊接装置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式叉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
技术介绍
图1示出了公开号为CN105967109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站驾式电动叉车”的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叉车。如图1所示,该专利申请公开的叉车通常包括叉脚和车体,叉脚通常由金属制成。该种叉车在进行重物的升降时,叉脚在靠近车体的一端受力集中,因而在叉脚和车体相连的部分通常被制造得较厚,增加了叉脚的重量,而且即便如此,叉脚的寿命也会因叉脚的受力集中部位的疲劳而缩短。另外,由于受力集中,叉脚的长度受到限制。申请号为201520383460.7、专利技术名称为“港口集装箱运输叉车”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图2为该技术所示的图1,在该图中,标号4指示升降气缸。由于多个升降气缸在叉脚的下方,因而叉脚受力均匀。但是由于叉架3位于升降气缸4上方,因而距地面的高度较高,不容易伸到集装箱的下方,或者要求集装箱的下方必须设置较大空间,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通过引用,将以上两篇专利并入本文中,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明了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情况提出,用于缓解或消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项或更多的缺点,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抱式叉车,用于承载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式叉车包括立板、叉脚、抱臂,所述抱臂包括相互分开并平行的左抱臂和右抱臂,分别与所述立板相连接,从而从俯视图上形成U字形,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比集装箱的宽度宽预定距离;所述叉脚与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相平行,所述叉脚能够相对于所述立板上下移动,所述叉脚的长度比所述集装箱的长度长预定距离,在距离所述立板的长度长于所述集装箱长度的位置设有左凹部和右凹部,所述左凹部和所述右凹部分别设有第一辅助吊接装置,所述第一辅助吊接装置能够从所述凹部立起;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分别在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升降机构和辅助吊杆;所述辅助吊杆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立杆上下滑动;所述辅助吊杆包括转动机构和第二辅助吊接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使所述辅助吊杆能够相对所述立杆旋转,从而所述第二辅助吊接装置能够与所述第一辅助吊接装置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叉脚受力过于集中,又不增加叉脚的厚度,或距地面的距离。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叉车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叉车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叉车的侧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叉车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辅助吊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3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叉车的侧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叉车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辅助吊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但是为了清楚,未示出集装箱。这些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并未示出与本专利技术的创新处无关的部件、对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没有帮助的部件、不示出也不影响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的部件。这些图也不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如图3到图5所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叉车包括立板11、叉脚12、抱臂13。从俯视图看,抱臂13包括左抱臂和右抱臂,从而和立板11形成为类似U字形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的U字形并不要求所述的U字形具有底部的弧形,只要大体相似即可。而叉脚12的两个叉脚(左叉脚和右叉脚)与抱臂13的两个抱臂彼此平行。尽管在图中叉脚12被示出为具有分立的左叉脚和右叉脚,但是其也可以是一体的,即形成为板体。抱臂13在远离立板11的一端包括立杆15。立杆15上设有升降机构21、以及辅助吊杆20。辅助吊杆20可以在升降机构21的作用下,沿立杆15上下滑动,从而适应不同高度或不同高度位置的集装箱,并辅助叉脚的升降。辅助吊杆20包括转动机构(未示出),从而可以相对抱臂13旋转90度。两个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集装箱的宽度。辅助吊杆20包括勾体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抱臂13的下方具有轮部14,从而叉车可以方便地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轮部14包括万向轮,从而叉车可以方便地转弯。叉脚12可以相对立板11上下滑动,从而升降所承载的集装箱。叉脚12之间的距离使得叉脚可以深入到集装箱的底部设置的叉脚孔中。叉脚12的远离立板11的一端设置有凹部18,凹部18内安装有环体19,环体19可以由一旋转装置(例如一个轴体,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更复杂的结构)立起,从而垂直于叉脚12。叉脚12的长度略长于所承载的集装箱。在叉脚为一个一体的板体的情况下,图中所述的左叉脚上的凹部和右叉脚上的凹部可以连一起,环体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为方便描述,与左侧辅助吊杆相连接的环体及承载其的凹部仍然被称作左凹部和左环体。与右侧辅助吊杆相连接的环体及承载其的凹部仍然被称作右凹部和右环体。环体和勾体可以互相置换,只要它们能够相互连接即可。环体和勾体分别是第一辅助吊接装置和第二辅助吊接装置的示例,第一辅助吊接装置和第二辅助吊接装置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只要可以互相配合即可。在工作时,叉车靠近集装箱,叉脚12从集装箱底部的叉脚孔的一侧穿入,由于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集装箱的宽度,因而抱臂处于集装箱的两侧,如同抱住集装箱一样。随着立板逐步接近集装箱,叉脚的远离立板11的一端从集装箱的叉脚孔的另一侧穿出。并露出凹部18,此时使环体19从凹部18中立起。与此同时,使辅助吊杆20相对立杆15向内侧旋转90度,从而勾体16位于环体19处,并与环体19相连接。当勾体16和环体19连接之后,可以启动立柱15中的升降机构21以及立板11处的升降机构22,从而使叉脚12进行升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叉脚12在两端受到的力的作用,不会使受力点过于集中。同时,升降机构处于抱臂的立柱处以及立板处,因而不会增加叉脚12的厚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辅助吊杆20还包括连接部件17。用于使该叉车的左右两侧两个辅助吊杆20在工作时相互连接,从提高辅助吊杆的刚度,避免力的集中。连接部件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不要求左右两侧的连接部件17完全相同,而可以是公母配合的连接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方式来实现该链接部件17,因而在此不予赘述。应该注意,图3中,为了说明的方便,辅助吊杆和叉脚分别上升了不同高度,实际使用时,第一、第二辅助吊装装置结合之后,辅助吊杆和叉脚同步将同步升降。另外,所述叉车可以包括左右的连杆,左连杆连接左侧立杆和所述立板11,右连杆连接右侧立杆和立板11,从而可以增强所述叉车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详细的描述仅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权利要求所保护的内容的实施,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仅有权利要求用于确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获得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有用实施例,在说明书中给出教导的各种不同的特征可通过多种方式结合。这些组合以及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特征的等同替代都在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式叉车,用于承载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式叉车包括立板、叉脚、抱臂,所述抱臂包括相互分开并平行的左抱臂和右抱臂,分别与所述立板相连接,从而从俯视图上形成U字形,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比集装箱的宽度宽预定距离;所述叉脚与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相平行,所述叉脚能够相对于所述立板上下移动,所述叉脚的长度比所述集装箱的长度长预定距离,在距离所述立板的长度长于所述集装箱长度的位置设有左凹部和右凹部,所述左凹部和所述右凹部分别设有第一辅助吊接装置,所述第一辅助吊接装置能够从所述凹部立起;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分别在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升降机构和辅助吊杆;所述辅助吊杆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立杆上下滑动;所述辅助吊杆包括转动机构和第二辅助吊接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使所述辅助吊杆能够相对所述立杆旋转,从而所述第二辅助吊接装置能够与所述第一辅助吊接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式叉车,用于承载搬运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式叉车包括立板、叉脚、抱臂,所述抱臂包括相互分开并平行的左抱臂和右抱臂,分别与所述立板相连接,从而从俯视图上形成U字形,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的内侧之间的距离比集装箱的宽度宽预定距离;所述叉脚与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相平行,所述叉脚能够相对于所述立板上下移动,所述叉脚的长度比所述集装箱的长度长预定距离,在距离所述立板的长度长于所述集装箱长度的位置设有左凹部和右凹部,所述左凹部和所述右凹部分别设有第一辅助吊接装置,所述第一辅助吊接装置能够从所述凹部立起;所述左抱臂和所述右抱臂分别在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升降机构和辅助吊杆;所述辅助吊杆能够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立杆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希文赵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兆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