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减震鞋底及轻盈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541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及轻盈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防滑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及多个防滑减震组件;鞋底本体包括脚掌部、足弓部及脚跟部,脚掌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第一分流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脚掌部,第二分流槽沿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脚掌部,脚跟部设置有减震凹槽,减震凹槽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脚跟部;多个防滑减震组件设置于脚掌部、脚跟部及足弓部,相邻的两个防滑减震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多个防滑减震组件在足弓部围成缓冲区。该防滑减震鞋底,具有防滑减震组件,增强鞋底本体的抓地力,便于排出鞋底积水,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该轻盈鞋,为老年人提供质轻、柔弹、防滑、抗震的休闲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减震鞋底及轻盈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及轻盈鞋。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只是用来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这就涉及到鞋底的结构形状以及材料的好坏。现有鞋子的鞋底的结构较为单一,防滑工艺较差,无法满足雨水环境的防滑需求,同时,鞋底的减震效果不佳,时间长了,穿着者会感觉累脚,穿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具有防滑减震组件,增强鞋底本体的抓地力,便于排出鞋底积水,具有防滑、减震的功能,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盈鞋,为老年人提供质轻、柔弹、防滑、抗震的休闲鞋,减轻老年人穿着负担,常穿不累脚,保护老年人的脚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及多个防滑减震组件;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足弓部及脚跟部,所述脚掌部相对于所述足弓部上翘,所述足弓部相对于所述脚掌部及所述脚跟部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所述脚掌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第二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设置有减震凹槽,所述减震凹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跟部;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及部分所述足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减震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在所述足弓部围成缓冲区。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二分流槽将所述脚掌部分为第一防滑减震区、第二防滑减震区、第三防滑减震区及第四防滑减震区,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位于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位于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远离所述足弓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的面积,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的面积,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设置有第三分流槽,所述第三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由所述脚掌部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分流槽,所述第三分流槽与所述第一分流槽相通。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跟部设置有防滑区,所述防滑区位于所述减震凹槽的一侧,所述防滑区位于所述脚跟部的远离所述足弓部的一端,所述防滑区相对于所述减震凹槽远离穿着者的脚跟内侧。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减震组件包括防滑吸盘和减震凸台,所述防滑吸盘位于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第二防滑减震区、第四防滑减震区和所述防滑区,所述减震凸台位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及部分所述脚跟部。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吸盘为口字形结构,所述防滑吸盘包括吸盘座和吸盘体,所述吸盘体位于所述吸盘座且所述吸盘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吸盘体的表面设置有水泥防滑纹。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凸台设置有多个减震条,所述多个减震条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所述减震条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减震条之间形成减震沟槽,所述减震条的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跟部的远离所述足弓部的一端设置有减震台,所述减震台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所述减震台沿所述脚跟部的周向延伸,所述减震台包括多个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厚度方向并排分布的减震槽。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轻盈鞋,包括鞋面及上述的防滑减震鞋底,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本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防滑减震鞋底,具有防滑减震组件,增强鞋底本体的抓地力,便于排出鞋底积水,具有防滑、减震的功能,为穿着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该轻盈鞋,为老年人提供质轻、柔弹、防滑、抗震的休闲鞋,减轻老年人穿着负担,常穿不累脚,保护老年人的脚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滑减震鞋底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滑减震鞋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轻盈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轻盈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防滑减震鞋底;200-轻盈鞋;1-鞋底本体;11-脚掌部;111-第一分流槽;112-第二分流槽;113-第三分流槽;114-第一防滑减震区;115-第二防滑减震区;116-第三防滑减震区;117-第四防滑减震区;12-足弓部;121-缓冲区;13-脚跟部;131-减震凹槽;132-防滑区;133-减震台;1331-减震槽;2-防滑减震组件;21-排水槽;22-防滑吸盘;221-吸盘座;222-吸盘体;23-减震凸台;231-减震条;232-减震沟槽;3-鞋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减震鞋底100,包括鞋底本体1及多个防滑减震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鞋底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及多个防滑减震组件;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足弓部及脚跟部,所述脚掌部相对于所述足弓部上翘,所述足弓部相对于所述脚掌部及所述脚跟部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所述脚掌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第二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设置有减震凹槽,所述减震凹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跟部;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及部分所述足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减震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在所述足弓部围成缓冲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及多个防滑减震组件;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脚掌部、足弓部及脚跟部,所述脚掌部相对于所述足弓部上翘,所述足弓部相对于所述脚掌部及所述脚跟部朝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拱起,所述脚掌部设置有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第一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第二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设置有减震凹槽,所述减震凹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脚跟部;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脚掌部、所述脚跟部及部分所述足弓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减震组件之间具有排水槽,所述多个防滑减震组件在所述足弓部围成缓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槽与所述第二分流槽将所述脚掌部分为第一防滑减震区、第二防滑减震区、第三防滑减震区及第四防滑减震区,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位于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位于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相对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远离所述足弓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防滑减震区的面积,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防滑减震区的面积,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防滑减震区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防滑减震区设置有第三分流槽,所述第三分流槽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宽度方向由所述脚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丽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孝夕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